第十八章 斗士不再(1/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伯纳德金的到来,让开拓者的板凳有了更好的深度。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金能否真正融入到开拓者的体系中,还需要比赛的考验。  

而且金到来后并不是顶替彼得洛维奇的,两者完全是两个时代,两种风格的球员。  

彼得洛维奇更年轻,打法更加现代,他的急停跳投,远射,传球,突破,都符合当前潮流。  

在开拓者的普林斯顿体系中,彼得洛维奇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他经常在高位、弧顶做球,和萨博尼斯、阿甘做掩护配合,以撬开对方的防守。  

有他和特里波特在,保证了开拓者外线始终有两个重要的远射火力点。  

他们像球场上的两个犄角,撑开了开拓者的阵型空间。  

本赛季开拓者的进攻比之前更加流畅,火力更加旺盛。  

一个原因就是彼得洛维奇达到了自己的顶峰状态。  

受伤前,他的场均得分已经达到21.5分,在队中仅次于阿甘。  

而伯纳德金已经来到了生涯的末期,他成长的年代是60、70年代。  

那时候NBA根本没有三分线,伯纳德金是典型的古典派小前锋。  

没有远投,运球高,背身出色,擅长低位得分,不怎么管防守。  

这个类型的小前锋正慢慢从NBA消亡,丹特利、阿奎尔都步入生涯晚期。  

80年代成长起来,90年代进入联盟的外线球员都不这么打了。  

90年代的小前锋以皮蓬为标杆,有远射能力,防守强,综合能力要求高。  

得分可以不是第一要务,防守不能没有,如果有一点组织能力就更好了。  

背身进攻属于锦上添花,但不再是吃饭的家伙。  

现在开拓者的替补前锋马里奥艾利就是典型的新时代前锋。  

防守积极,进攻端有一手很不错的三分球,组织、持球都是平均水平。  

这样的球员在1985年压根就进不了NBA,因为那时候联盟不需要这种球员。  

可随着时代变迁,到90年代,艾利这样的球员突然吃香起来。  

年龄比甘国阳还要大一岁的艾利,在1991年重新被NBA球队签下。  

他个人的努力,不放弃当然很重要,他的技术特点契合时代才是关键。  

所以说,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正因为艾利契合当前的联盟潮流,在杰罗姆柯西因各种原因缺席后,艾利占据了轮换的重要位置。  

所以签下伯纳德金后,鲍比贝尔曼也有些头疼。  

该怎么使用这位曾经的全明星老将呢?  

彼得洛维奇缺席,开拓者是有准备的。  

球队一直留着戴尔库里,就是给波特、彼得洛维奇做的备份。  

在锋线位置上,艾利打得很好,更不用说雷吉刘易斯是铁打的主力。  

刘易斯正朝着全能小前锋方向不断发展。  

在开拓者的规划里,阿甘绝对核心,刘易斯外线多面手,彼得洛维奇专注得分。  

90、91年的阿甘萨博尼斯双塔体系,随着萨博尼斯伤病过多,逐步让位于新铁三角。  

有他们三个做架构,开拓者还能保持4到5个赛季的冠军竞争力。  

更别说板凳席上还坐着杰罗姆柯西,他拿着一百多万的工资。  

状态再差,终究是球队元老,是开拓者最熟悉体系的人。  

总不能不让柯西打,让更老,更没有防守的金上场吧?  

如果金是普通的老将就算了,比如当初的琼斯。  

或者替补席末端的维恩库珀,就是做第12人、13人的。  

偏偏金是个心高气傲的明星,曾经做过球队之王的人。  

你让他打得少,给人打下手,心里会有怨气。  

一旦处理不好和队友的关系,容易成更衣室炸弹。  

贝尔曼当然知道金和阿甘是很好的朋友。  

在旧金山时期就熟识,贝尔曼也认识金。  

那时候贝尔曼是个名不见经传的高中篮球教练。  

金风华正茂,是联盟知名的超级得分手,球场明星。  

时过境迁,贝尔曼已经是名满全美的冠军教头。  

而金因为反复伤病,来到退役的边缘,几乎无人问津。  

他的名头一时闪亮,但在新时代被别的球星完全盖了过去。  

在昨天的签约仪式上,除了记者之外没有太多球迷到场。  

伯纳德金在冷冷的雨水中展示自己的开拓者30号球衣。  

英雄迟暮的萧索尽显无疑。  

贝尔曼在训练中和杰里韦斯特交谈:  

“交易掉马克可以接受,我们前场的球员确实太多了些。但皮特受伤,我们应该签一个后卫的。”  

韦斯特看着眼睛望着训练场,淡淡道:  

“后卫?你觉得我们还需要后卫吗?”  

“当然,现在我们队里只有两个正经后卫了,波特和库里。刘易斯可以做后卫,但他现在更多出现在三号位上。”  

鲍比贝尔曼更希望韦斯特签一个小后卫回来。  

以保证彼得洛维奇缺席的这段时间,球队后场能多一个备份。  

否则仅靠波特和库里,开拓者的后场很可能吃不消。  

赛季初始阶段,波特因伤缺席。  

只有两个后卫的开拓者捉襟见肘。  

那时候是甘国阳站出来,承担了很多后卫职责。  

想到这里,贝尔曼似乎明白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