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三节教学(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全明星赛前,甘国阳在逐步进入他的历史最佳状态。  

对阵魔术的比赛中,甘国阳客场狂砍57分,将稚嫩的小鲨鱼奥尼尔打自闭。  

这让人们看到精心准备,全力以赴的甘国阳有多可怕——事实上他还算不上全力以赴。  

真正全力以赴的甘国阳不会炫技,而是会用最简洁、高效的方式反复砍分。  

一直打到对手完全崩溃。  

他在技巧、经验、心理状态上都进入了史无前例的最高水平。  

所以对于开拓者队内的伤病、舆论问题,队友、工作人员的懈怠,球迷的低期望等等,他一概不在乎。  

对他而言根本就不重要了,你们怎么想,怎么玩,我都不在乎了。  

他准备独自一人在山巅起舞。  

挡在我面前的,和拖我后腿的,都没关系。  

是敌是友,你们一起上吧。  

这种心境和状态,只有甘国阳自己能体会。  

和上个赛季最后阶段的偶尔的困惑和迷惘截然不同。  

他走在了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上,遥遥领先。  

鲍比贝尔曼能觉察到这些。  

他知道,甘国阳现在打球很多时候就是玩乐。  

他充分的投入到其中,用游戏的心态拿捏对手和比赛。  

用他自己想用的方式完成一场篮球赛。  

常规赛赢球不再是唯一的目标,取得乐趣同等重要。  

他像一个棋手控制着场上所有人,包括队友、对手、观众,甚至裁判。  

在球队面临着重重困境和庞大卫冕压力的情况下,他却松快的像个少年。  

他没有训斥队友,没有给管理层施加压力,没有要求交易,没有在输球后抱怨。  

他只是无比投入和认真的打球,残暴的对待对手,一点一点给球队传递信心。  

在和奥兰多魔术的比赛结束后,甘国阳坐在更衣室里接受采访。  

单场57分,打得奥尼尔落花流水,所有人都为之疯狂。  

记者们已经想好了各种各样的通稿,还有脱口秀的段子。  

球迷们迫不及待的想要买明天的体育报纸和杂志,来看这场比赛的解读。  

看阿甘、奥尼尔还有其他人的赛前赛后言论。  

这是一场乐事,一个只有奥尼尔一人受伤的美丽世界。  

众人将坐在长条椅上的甘国阳团团围住。  

甘国阳脱去球衣,裸露着上身,他的肌肉完美的如同雕塑。  

他双手向后撑,用一个很放松,很自然的姿势面对众人。  

他身边自动形成了一个空圈,将他和旁人隔离开来。  

周围一段距离内没有人靠近,仿佛他身上有一个无形的罩子。  

记者们都期望阿甘能对奥尼尔大家嘲讽,再给这场屠杀加点料。  

但面对记者的赞誉和这场大胜,甘国阳却反过来一直夸奖奥尼尔。  

“他充满了天赋,他是个独一无二的怪物。”  

“他的身体无与伦比,新秀时期的我在对抗上不是他的对手。”  

“如果他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在篮球上,他在某些方面可以超越我。”  

“我敢肯定,他会是一个伟大的篮球运动员,他有很好的性情,他值的更多鼓励。”  

记者们表示,这是阿甘的一种谦虚,场面话。  

甘国阳却很严肃地说:“不,我是认真的,不是场面话。”  

“奥尼尔很优秀,只要他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留给他的时间还很多,每个人都要有耐心。”  

甘国阳的这些话让第二天媒体对奥尼尔的讥讽弱了很多。  

对此奥尼尔心怀感激,不过阿甘留给他的阴影依旧无比大。  

和萨姆鲍维、梅尔文特平等人不同。  

鲍维、特平面对阿甘留下的阴影,他们只要承认“我就是个普通人,我做好我自己是事,不要和阿甘比肩”就可以了。  

那一刻,他们就能放下心中的挂碍,投入到比赛中,诚实的展现自己即可。  

奥尼尔不行,他必须要做到和阿甘比肩。  

尤其在阿甘对他进行褒奖后。  

这些对他的赞誉,也将成为他的诅咒。  

它们随着这一战,牢牢印刻在奥尼尔的胸前。  

当有一天他堕落、沉沦时,它们就会发红、发烫。  

逼迫他继续前进,不断攀登,时刻警醒着他。  

在喧闹的采访结束后,离开球场去机场的路上。  

球队的下一站是夏洛特,在击溃92年的状元奥尼尔后,下一个要遭毒手的是榜眼阿隆佐莫宁。  

车上,大家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大部分人都抓紧时间休息睡觉。  

贝尔曼坐在甘国阳旁边,说:“桑尼,我今天在更衣室里看着你接受采访,你猜我看到了什么?”  

“看到什么?你发现叛徒了?”  

“和你说正经的。我最近在读佛教的一些故事、典籍。”  

“什么?为什么你要学菲尔杰克逊看这些噢…我明白了,因为你结婚了。”  

“别岔开话题桑尼,我站在门口看着你,仿佛看到了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给他的信徒们讲经,你身上散发着一种光,让人想靠近,又不敢触摸。”  

“鲍比,我早就劝过你,不要随便结婚。你看你,脑子都出现幻觉了。”  

贝尔曼摇了摇头,虽然甘国阳在打岔、开玩笑,但他知道自己的感觉是正确的。  

从1992年总决赛、夏天的奥运会后,阿甘已经进入了无人触及的篮球至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