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妖帝城(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之伤,现在已经被绷带扎好,但随着手臂动作,还是会有血迹渗出。  

而其他人也或多或少都身负伤痕,看上去有些风餐露宿的疲惫感。  

雪域很大,除了妖族城池之外,到处都是人迹罕至的雪地,在使团经过之时变成了杀机的温床。  

因为蛮族并不甘心,先前在妖族城池之中不敢动手,却在这种没有妖族的地方设下了埋伏。  

他们在绕过雪山的时候曾遭遇了蛮兽的突袭,险些引起了雪崩,同时还在雪山岭被忽然冒出的蛮族袭杀,心悬了一路。  

不过幸好的是,这场战斗并未如行踪暴露时那般惨烈。  

毕竟是妖族领地之上,他们就算未经允许地潜入进来,终究还是不敢大张旗鼓地动手,袭杀不成也只能离去,以免偷鸡不成蚀把米。  

此时的众人的在寒冷彻骨的风雪之中极目远眺,便看到两座巍峨雪峰拔地而起,似利剑直插云霄,气势磅礴。  

在这两座雪峰的夹峙之间,则静静坐落着一座广阔无边的城池。  

九州之中面积最小的是中州,而面前这座城池已经有中州那般大小,仿佛镶嵌在了皑皑白雪之中。  

“妖帝城…”  

“总算是到了。”  

众人遥望那座宏伟的城池,忍不住被起壮阔而吸引。  

与人族分部九州,各自为营不同,这座妖帝城便是雪域妖族的权力核心。  

即便相隔十几里远,他们就已经感受到城中某些强大的气息。  

而自太古之后的千百年来,他们是第一批抵达此处的人族。  

“前面就是妖帝城了,但还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妖族内部对我人族的态度也是各不相同的,毕竟我人族占据了肥沃九州多年,妖族虽不比蛮族过的艰苦,但对九州也是心存期盼的。”  

彭东阳压低声音道:“妖族各部,有的愿意与我人族通商,但也有人是极力赞成与蛮族联合的,甚至我们无法确定是不是有一部分人已经与蛮族互通有无,便要时刻警惕。”  

这位司仙监副监的话其实也是如今妖族的真实情况。  

有些心思不动也就算了,可一旦动了,便会有各种不同的选择浮现出来。  

有人觉得战争不好,但也有人觉得战争是最能迅速见到结果的方式。  

不过好就好在,妖族帝王与人族帝王不同,是雪域妖族真正的领袖,青云天下最强之一,使团也只需要说服他不要开战,此行目的便算是成功。  

姜晨枫此时不禁开口:“妖帝有多强”  

问道宗长老捋了捋长须:“没有人见过妖帝出手,所以无人知道他有多强。”  

“上五境圆满”  

“只论战力,我认为应该是在上五境圆满之上。”  

山海阁长老此时也忍不住在寒风之中眯起眼睛:“与蛮族这种在饥寒交迫之中成长起来的种族不同,这妖族是从太古时代便能与我人族争夺天下的种族,妖帝一脉也曾机会执掌天下。”  

闻听此言,仙宗天骄们忍不住相互对视。  

妖族没有道统,妖帝自然无法与人族一样可以证道临仙。  

他的强大应该来源于自身的血脉,如蛮族那般横练本身,向内而求,已达到境界提升。  

只可惜即便是强大到这种地步,没有道统仍旧无法成仙,也只能带着族人蜗居在这雪域,孤坐与此。  

彭东阳看着他们在这议论妖帝的实力,忍不住再次开口:“此地到处都是妖族,还请各位一定要避免与他们起冲突,我们毕竟是外乡人。”  

姜晨枫看他一眼:“彭大人多虑了,我等自然不会。”  

“那便好。”  

“不过若妖族率先挑事,那便另当别论。”  

听到这句话,彭东阳捏着手,半晌之后将话又咽了回去,忍不住轻叹一声,心说有的人敢剑斩蛮族兵王,有些人却只敢在嘴上逞凶。  

随后车队便沿着一条宽广的大道向着妖帝城而去,迎着风雪来到了城池之前。  

而此时的妖帝城外城,早就有人伫立于城头之上,乜斜地看着他们。  

与人族第一次在盛京街头见到妖族一样,此间的妖族也是第一次见到人族。  

“看上去弱不经风的,像是一伸手就能掰断一样,不过他们气息倒是很强…”  

“那便是天道的眷顾,人族口中的仙道便是如此。”  

“比起人族,我更喜欢蛮族。”  

城墙之上,有五大三粗的黑瞳妖将,两只大耳高竖,粗大的鼻孔呼出一阵白烟。  

城墙之上议论纷纷,就像是彭东阳先前所说的那般,各种态度都有,但并没有人真的阻拦使团的进入。  

妖帝城分为外城与内城两部分,外城面积巨大,建筑多为尖顶,应对的就是全年不断的大雪,每座房屋都有高耸的烟囱,不断外冒着浓烟,与这雪白的大地混成一片。  

城区之中多是针叶类的常青之物,在极寒之下仍旧生命勃发。  

此时,妖族已经有的人从内城而来,幽蓝色的妖瞳闪烁着,和颜悦色地迎向了他们。  

走在最前方的有三人,中间那位是面容清秀的妖族公子,在其左侧则是一位仙裙垂地的女子,都是头角峥嵘,脖生细鳞,贵气逼人。  

妖族第一次出现在九州时,有一位曾经自称为妖帝之子的人,便是眼前名叫这位,名叫寒夜。  

而另一位则是他的胞妹,妖族公主封阳。  

“各位远道而来,辛苦了。”  

彭东阳躬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