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妖帝城(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样的人生,真的说不要就不要你不要,但老夫我要啊…  

休息许久之后,众人开始动身,而季忧也被抬上了马车。  

这里还仅仅是蛮族与妖族的交界地带,尽管那些蛮族因为和妖族之间微妙的关系而并未追击而来,却并不意味着此地一定安全,所以众人还是打算尽早出发。  

此间,季忧曾睁开过一次眼。  

望着车厢里的碎剑,沉默不语,便又沉沉睡去。  

由海隆城继续向北,气温越来越低,庞大而高耸的雪山已近在眼前,不过他们不打算翻越这座雪山,而是打算绕路西行。  

毕竟雪山之上寸草不生,方向难辨,而向西侧绕行则会有不少妖族城池,可以让他们暂时歇脚。  

与此同时,寒铁关有一则消息被快马加鞭送出,由北境抵达了盛京。  

人族在东部战区赢得了一场小胜,杀敌数千。  

崇王与魏厉此时正在王府后花园的听香水榭之中,看着黄叶凋零,听着府中小厮宣读战报,眼睛微微眯起。  

若是寻常时节,寒铁关外有胜迅传来这确实是一件好事,但此刻却并非如此。  

因为根据战报来看,东部战区前几日有十三位兵王和的无数上将境蛮族忽然离开了战场的,向着北方疾驰而去。  

没了战力强悍的大将,人族自然可以小胜一场。  

但那些忽然离去的战将又杀向了谁,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于是在同样的时间里,曹劲松的眼皮狂跳了一夜,如同烙饼一般辗转反侧到了黎明,早上一睁眼便出了门。  

温正心与班阳舒也是一夜未得好眠,便与他在碧水湖畔相遇。  

“如今寒铁关外战事吃紧,蛮族大将不会无缘无故地离开战场,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发现了使团的踪迹,追击而去。”  

温正心捏住了拳头:“兵王是何境界”  

班阳舒转头看着她:“我去司仙监打听过,据说实力介于应天与无疆之间。”  

曹劲松面色沉沉地看着四周:“他们绝对已经遭遇了追兵,我眼皮跳向来不是没有原因的…、。  

“准吗”  

“每次季忧匪心忽然通明,想要回归本职工作,它都会狂跳,像是催促我快跑,你说准不准”  

温正心沉默许久后开口:“师弟道心通明,又心思缜密,就算遇险应该也能逢凶化吉。”  

曹劲松摇了摇头:“你们不懂,以我对他的了解,若真的到了危急时刻,他向来都会做最危险的选择,就如同当初在玉阳县,他一夜…连冲两境。”  

温正心和班阳舒瞬间一脸愕然,随后转头看向了曹劲松。  

院中人都知道季忧入院的原因,说他是运气极好,在紧要关头功行圆满得入天书院,但从来没人知道季忧在那夜之前只不过是凝华中境,连上境都未曾达到。  

曹劲松之所以没说,也是因为这件事实在过于骇人听闻了乡野私修入仙宗本就是容易引人注目的事情,在他看来低调一点也是好事。  

不过相处许久之后,曹教习也算是了解了温正心与班阳舒的秉性,更何况季忧现在已经入了内院,也建立了世家,隐不隐瞒便没有那么重要了。  

“师弟曾一夜连冲两境”  

“如若不是这样,我岂敢与那马教习、丁教习对赌一百灵石。”  

曹劲松心生忧虑,十分担心季忧真的会奋不顾身的冒险。  

心存善念,愿为生民立命这是好事,但也不必让自己深陷死局才对。  

此时的丰州府向西十里,原落霞山庄旧址,季寨。  

身着棉衣的女童正盘膝坐在蒲团之上,周围有微弱的气流缓缓向此汇聚不过没等那些气流接触到她的皮肤,她就忽然睁开了眼睛,眼看着四下无人,于是悄摸声地打算出门。  

这庄子太大了,她到现在也没摸明白,但厨房的位置却记得比谁都清楚。  

不过没等她冲进厨房,她就被裴如意被伸手抓住,提溜着领子拖回了房间,吓得眼泪都从嘴里流出来了。  

“师傅…”  

“好好修炼,丰州那么大,终归不能只靠季忧一个人守着。”  

裴如意将邱茹抱到床上,随后孤身走出了季寨,沿路向着城外而行。  

此时已经是深秋时节,冬意已经逐渐明显,丰州府的农官近几日正在和邱忠一起,划分着来年便要开垦的土地,时不时地就会奔赴现场。  

而在他们的队伍之中还有许多百姓,他们今年不用再担心无粮过冬,便也自发地加入到开垦地的规划当中。  

另外有一批妇人,则正在比对着今年收成后留下的粮种。  

以前交上税奉之后所剩下的粮食连养活人都不够用,自然不会有人关心什么种子能长出更好的庄稼,有什么种什么。  

不够播种的,甚至都要用借一换十的方式去管家粮仓里借。  

而如今余庆颇多,自然有人开始研究哪家的长势好,收成高。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丰州百姓此刻都在殷切地盼望着来年,而不是像之前一样,觉得能挨一年是一年。  

这一切的变化都源自于季忧在此处建立了世家,拿回了税奉额度。  

可这些刚刚松了口气的百姓也许并不知道,离此处不远的北境,却还有更大的危机在跃跃欲试。  

与此同时,在白茫茫一片的雪域边境,马车经过了长达三日的的疾驰,终于缓缓停下。  

石君昊面色苍白地从马车上跳下,他的肩头受了撕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