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乔迁新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能够释放出结丹后期威压的,在整个苍云州仅有碧云宗太上长老本人,以及拥有碧云宗烙印身份玉牌的内门精英弟子以上者方可。  

显而易见,眼前的李丹师拥有了此般玉牌!  

随着玉牌激发的威压散去,集院内所有人都被惊动,纷纷出府探寻。  

“李丹师果然成为了上宗客卿!”  

“这倒是意料之中的事。”  

“恭喜恭喜。”  

集院内众人纷纷拱手道喜。  

新任城主愣在原地,心中已经是懊恼不已。  

不过,好在如今碧云宗早已宣布闭宗不问世事,就算李季安已经成了碧云宗客卿丹师,也与他再无甚关系。  

而且刚刚是柳家得罪,他仅仅是和事佬角色。  

“恭喜李丹师荣登上宗客卿。”  

对着李季安讪讪一笑,拱手后退。  

李季安没有理会他,只是扭头看向已经一脸凝重的柳长庚。  

柳长庚死死盯着李季安手中的碧云宗身份玉牌,一口气憋在喉咙。  

他此番来,其实并非是为了所谓的阵法传承。  

甚至他根本不确定尤清词有没有把阵法传承传给李季安。  

而是为了当年族内暴乱时,丢失的族内一册上古奇书。  

当年柳静春策动谋逆,虽被老祖弹指镇压,但是柳静春一脉有多人趁乱逃跑。  

其中柳静春亲子亦是被叛乱族人带走,而那本奇书大概率就在其身上。  

这么多年过去,已经找到了不少当年叛徒的族人,皆没有那册奇书的下落,最终目标缩小到柳香山夫妇。  

不过,他们其实并不能确定奇书在尤婆婆身上,最大可能是在柳香山身上。  

否则就不会这么光明正大的上门试探了。  

深吸一口气,柳长庚朝着李季安躬身告罪:“老朽有眼无珠,不知李丹师已经入驻上宗,方才口出狂言,万望见谅。”  

其姿态摆的很低,与方才的傲慢形成鲜明对比。  

无它,碧云宗是苍云州所有人心中的一座大山。  

而作为苍云州内五大家族之一的柳家,他们更是对宗门诚惶诚恐。  

因为建立柳家的那位先祖相对于其它四族,身份地位皆略低,立族千百年来,他们也一直受其余四族明里暗里轻视。  

甚至五六百年前,柳家产业不兴,阵法不精,州内已经出现分食柳家的风声。  

上宗对此也态度飘忽。  

那时全族上下皆风声鹤唳,担心某日家族不存。  

若非当代老祖励精图治将族内阵法一道推至鼎盛,或许柳家早已经不存在了。  

而现在,更是老祖最关键的时期,绝对不能引起上宗对族内的过多关注。  

此番他是当真后悔不迭,本以为只是散修,哪怕仙城首席柳家也完全可以以势压人,却是万万没想到其如此年轻,居然就有了能够成为碧云宗客卿的资格。  

“此话,你留着与执法堂讲吧。”李季安冷哼一声,甩下一句话就要进府。  

柳长庚顿时一急,也顾不得集院内众人的围观,快走两步,掏出一个储物袋递给李季安:“李丹师,大人有大量,老朽刚刚实在是不知道李丹师已经成了上宗客卿,否则,就算给老朽十个胆子,老朽也绝不敢对李丹师无礼。”  

李季安淡淡一笑,心中稍感欣慰,其能如此惧怕碧云宗,说明其族内之事,应该与碧云宗无关,且他们还十分惧怕宗门知晓。  

沉默片刻,看了眼鼓啷啷的储物袋,李季安伸手接下:“奉劝柳道友日后行事莫要那般莽撞,不是谁都像我这般大度的。”  

毕竟今日之事,对方不知道他客卿身份在先,就算真上报执法堂,也不会真怎么样。  

不当面将今日恩怨释怀了,难保其后续会不会兵行险着。  

“多谢李丹师教诲,老朽铭记在心!”见其收下赔礼,柳长庚挤出一丝笑意,再度拱手道谢。  

直到进了府邸,李季安嘴角泛起一丝笑意,更是多看了身份玉牌一眼。  

随即却是暗暗摇头,人生在世,只要活着就不可能完全避免因果,尽管他已经尽量不过早调查当年血奴一事,却还是不知不觉与柳家有了牵扯。  

好在,如今的自己已经不是前世初入修行界的无根浮萍。  

不过,这种被人盯上的感觉,还是给他带来不踏实之感,若有机会,越早解决越好。  

“李叔,刚刚外面…”小乔躲在前院门口,一脸担心。  

李季安笑着摆手:“无妨,一点小误会,收拾东西,我们搬家。”  

“嗯,好。”小乔乖巧点头,没有问任何问题。  

她不在意搬去哪,好或者坏都无所谓,只要带她一起搬就行。  

当晚,呱呱将府邸内药田连带其上药材灵植吞下,不过,其口中乾坤空间还是有限,只能将药田核心处吞下,还是有不少栽种的药苗只能舍弃。  

李季安和小乔联手,亲自将小乔以尤婆婆阵法传承的手法布置的阵法拆掉,并让小火灵灼烧一遍,确保不留任何痕迹。  

其实自从半年前小乔开始研究地灵师之法门后,尤婆婆当年的阵法传承几乎无用。  

因为一阶地灵师的能力,便是抬手间接引大地灵机,只要有符合容纳灵机之物,可以说随手成阵。  

且此种天成阵法,几乎与大地之机浑圆天成,已经接近先天阵法,完全不是人族阵法师这种后天阵法可比,倒是不再担心柳家的探查。  

翌日一早,集院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