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柳家上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回仙城的一路上摩挲着碧云宗玉牌,李季安对于未来满怀期待。  

此番成为碧云宗客卿丹师,按照契约约定,他每月只需要产出三十枚二阶初期丹药,或者二十枚二阶中期丹药,若是品质超过上品,则还可降低数量要求。  

以他的丹艺,每月开炉四五次足够。  

而碧云宗给他的报酬,除了二阶中品的独立外峰道场外,还能获得对应的炼丹贡献度,贡献度与门中弟子做任务所得相同,可以兑换大众资源。  

以最低要求能够获得的贡献度换算,大概相当于每月能够兑换近六百灵石的资源,且有些资源是仙城内用灵石都买不来的,酬劳算得上优渥。  

更主要的是,宗门提供的药材是按照同阶资深丹师的成丹率配制的,以他的丹艺,可以合情合理的截留下至少三成的药材。  

这一部分才是大头。  

便以最基础的丹药换算,每月能够截留的药材估值近千。  

另外在其满足宗门要求的条件下,原则上是不限制其私人业务的,不过他暂时没这个打算。  

当然,李季安之所以愿意来当这个客卿,最主要在于既享受了宗门灵脉道场,又有了兑换部分资源的资格,且还不会强制他承担宗门弟子的责任和义务。  

“李丹师,你可算是回来了,柳家贵人已经等候多时。”一路心情舒畅,然而刚刚回到集院门口,相熟守卫急忙提醒道。  

“多谢!”李季安微微凝眸,笑着对守卫点点头,大步走了进去。  

此生与柳家的交集,就在于此前宗门征召时帮柳静春炼制了延寿丹。  

除此之外并未有过任何交际。  

柳家族内的丹师据说丹艺高超,不比宗门执事丹师差。  

“找我作甚?”思绪间,李季安回到了李府。  

在李府门口,他看见等候在外的两人,皆身穿柳家服饰。  

为首者筑基中期修为,是半年前他藏身呱呱口中见过的那个阻止柳静春和秦贺年对峙的柳家族老,当时便看出其阵法天赋颇为不凡。  

“敢问可是李丹师?”对方一双三角眼,眼神给人一种压迫感。  

“二位寻李某何事?”李季安问道。  

“鄙人柳长庚,柳家二长老,此番有要事与李丹师交涉。”三角眼言辞平和,但是却有种不容拒绝的蔑视。  

“交涉?”李季安脸上泛起疑惑。  

“不若我们进屋详谈?”柳长庚看了眼李府。  

李季安微笑摇头:“不必,若道友有事就在此处说罢,李某今日还有要事。”  

柳长庚明显愣了一下,三角眼越发阴鸷:“这就是李丹师的待客之道?”  

“抱歉,今日有事,不宜待客,或者道友改日再来。”李季安依旧淡然平和。  

改日来,他就去碧云宗了。  

“好,好,既然如此,那老夫就在这里说了。”  

“敢问李道友,可认识一位尤姓阵法师?”柳长庚眼中光芒一荡,明显施展了某种望气术。  

李季安点点头,这种事情是明面的事,否认也没用。  

不过,他却是突然反应过来。  

除了柳静春外,自己和柳家的交集还有尤婆婆。  

当然,那柳香山也是,只不过应该不会有人知道罢了。  

“好,李丹师够坦诚,那就简单了。”柳长庚得意一笑。  

“还请李丹师将我柳家阵法传承交还回来!”  

“嗯?”李季安顿时愣了一下。  

他却是没有想到这一点。  

柳长庚直直盯着李季安。  

他们也是上次宗门征召时,在遗迹边上发现一套类似他们柳家传承阵法的手段,最终找到与柳家关系亲近的一位假丹长老询问。  

才知道了尤清词之事。  

不过尤清词在协助宗门破除禁制中期,意外身死。  

然而,根据那位假丹长老言辞,他们知晓了尤清词被宗门带走时,曾托付李季安照顾一孤儿,并且交给了李季安一个储物袋。  

“道友恐怕误会了,李某一介丹师,怎么会有你们柳家的阵法传承?”李季安回过神,一口否定。  

这种事情打死也不能承认,哪怕交换了传承玉符,对方也一定怀疑你学习了,或者复刻了,说不清的。  

“哼!李丹师莫不是还想狡辩?”柳长庚筑基中期威压骤然放开。  

可惜,李季安手戴木质手链,头戴护额法器,对于其威压感知并无压力。  

“柳道友莫要含血喷人。”  

见李季安丝毫不受自己威压影响,柳长庚稍感意外,更显恼怒:“是与不是可敢让老夫进府一探?”  

这就说到李季安软肋了,府邸内确实有小乔修习尤婆婆阵法传承布置出的两套迭加屏蔽阵法。  

可经不起对方查探。  

更关键是,在深渊洞府内,通过柳香山的言辞,他大概猜测小乔很可能是柳静春的孙女。  

这就更不能让其见小乔了。  

“柳道友未免欺人太甚!”李季安脸色也沉了下来,倒不是真的生气,只是必要的姿态,同时也是给集院外的守卫传递出这里有人闹事的信息。  

“哈哈哈,我柳家有必要欺你一个散修?”柳长庚不屑一笑。  

李季安寸步不让。  

很快,集院外的守卫匆匆赶来。  

新任仙城管事在看到对方柳家族老的身份后,面露难色。  

强龙不压地头蛇,况且,他得族内命令是专心搞钱,尽快搞钱,毕竟仙城使用权只剩七十多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