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红颜已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闻听此言,张铁柱心中最是激动。  

“临仙怎么不一般了?”  

相比于李季安、董江陵还有赵姝瑶,祝临仙和张铁柱年龄最小,而且他们两是灵根最好的。  

董江陵稍稍昂起头,回忆道:“十年前我们三人去了坊市,赵姐最先认清自己的不足,所以决定先生存下去,所以去了商铺,而临仙了解了下品灵根的潜力后,决然的去了碧云宗!”  

“碧云宗!她…有资格去碧云宗?”张铁柱惊讶道。  

十年过去,他们都不再是修行界小白。  

对于此修行界的认知更加清晰。  

他们现在身处的地界,乃天苍域修行界的最南端苍云州,苍云州的碧云宗便是此州最大宗门,是唯一有结丹真人的魁首。  

此界修士,谁不想加入碧云宗?  

有上千年宗门传承,功法法术多不胜数,还有诸多产业攒下大量资源,更有师门传道受业解惑。  

其更是代表着苍云州至高权威,一旦加入碧云宗,几乎可以在整个苍云州横着走。  

奈何,宗门招收弟子,要求很高。  

十五岁以下,中品灵根,且还需要心性、悟性考核,优中取优。  

他们五人,只第一项年龄关都过不去。  

董江陵摇摇头:“她当然不是去参加宗门考核,她是去试药!”  

“试药!”  

张铁柱回想起来,十年前刚刚到此聚集区时,便有碧云宗在联合坊市的分阁招收试药人的信息。  

“不错,临仙求仙之志很迫切,在得知正常的路潜力未知,且还必定要很长时间时,她选择成为药人,她从碧云宗分阁了解到碧云宗灵药阁总阁在招宗门丹师研制的可强行拔高灵根的试药人。”董江陵解释道。  

“结果呢?”  

“我后来了解到,灵药阁试药,特别是那位长老的药,可以说的上九死一生…如此不由自己掌控的风险,我当年都退避三舍。  

本以为临仙凶多吉少。  

结果三年后的一次遗迹探险,我又远远看见了她,而且其身侧还跟着碧云宗的弟子。”董江陵回忆道。  

“啊?难道试药成功了?她加入碧云宗了!”张铁柱颇为激动。  

董江陵摇摇头:“我也不知是否成功,是否加入了碧云宗。”  

“那你没去和她相见吗?”  

董江陵略显惭愧的摇摇头:“哎,那时…你就当我年轻气盛,不愿让故人看见我落魄的样子吧。”  

“她一定加入碧云宗了!她在绝灵地十八年,还能有九缕灵韵的灵根感应,必定本源极好,肯定是有什么方法可以修复灵根!她一定成了,说不定现在都筑基了!”张铁柱激动不已,仿佛看到了他自己的希望。  

更是当即起身,走到酒楼外,急迫的想要见到祝临仙,想要完全确认!  

“赵姐…”  

然而刚刚走出酒楼门口,没有看见祝临仙,却看见了站在街边,孑然独立,直直看着他们这一桌的赵姝瑶。  

其实李季安在董江陵说起祝临仙时,就已经发现了默默注视着他的赵姝瑶。  

其来有一会了,但却没有进来,只是遥遥看着。  

但是李季安装作没有感觉到,不想展露远超董江陵和张铁柱神魂感应。  

“赵姐!”董江陵也当即起身,朝着赵姝瑶拱手。  

此刻,他发现自己终于可以平静的直视赵姝瑶了。  

曾几何时,他因为内心的爱慕,又因为其高高在上的皇族公主身份,向来不敢如此直视的。  

而也就在这一刻,他突然发现,好像曾经心中倾国倾城的赵姝瑶,似乎…并没有自己曾经认为的那般不可方物了…甚至,好像与翠娘也没什么太大区别。  

李季安最后起身,看向赵姝瑶,微微颔首。  

而赵姝瑶在面对李季安注视时,能够感觉到其隐晦的一丝躲闪和紧张。  

“哎。”  

李季安心中轻叹一声,他强盛的灵识已经感应到赵姝瑶体内没有法力气息。  

一丝都没有!  

其实,这一点也可以从其如今的容貌看出来。  

三十八岁的她,没有法力滋养,皮肤已经暗淡,眼角有了鱼尾纹,眼中也已经没有了光。  

其实赵姝瑶的容貌,就算在仙赐皇朝,也并不是特别出众,而当年之所以被众星捧月,多在于其身份的加持。  

如今来到修行界,其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灵根极低劣的凡人,也就武道根骨好一点。  

其气血让李季安稍稍挑眉,居然已经比他还强盛了。  

果然如五年前其给张铁柱的信中所言,放弃法修,专注体修,还得到了东家的支持。  

“看来这东家财力不俗!且慷慨。”李季安暗暗点头。  

据他所知,一阶后期体修的锤炼体魄熬炼气血,所需的锻体灵物是中期的数倍,当年他从颜鸿升处白嫖的那点雷炎晶都至少价值两百多灵石。  

李季安现在很好奇,不知道赵姝瑶能否突破二阶体修。  

体修突破二阶需要特殊二阶妖核!  

二阶妖兽堪比人族筑基道人,而有些特殊二阶妖兽,甚至比大部分筑基道人都要强横,因为有的妖兽在突破二阶时,有几率觉醒二阶天赋。  

是故,二阶妖核在此地可珍惜的很。  

“李大哥!江陵、铁柱。”沉默片刻,赵姝瑶微微欠身,对着三人见礼。  

“赵姐,请坐!”董江陵大方得体,再不似曾经那般殷勤。  

“赵姐,你可见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