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大梦一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两人牵着灵驹,霍然转身。  

一个满脸沧桑的汉子从街边酒楼起身,迎了出来。  

其虽着锦衣,却明显有些不合身,最关键的是,其右臂空荡荡。  

“江陵!”  

“董兄!你的胳膊…”  

李季安和张铁柱来到酒楼前,目光落到其右臂上,张铁柱惊呼出声。  

“这…说来话长,先坐!”董江陵一只手将二人迎进酒楼。  

两人打量董江陵的同时,董江陵也在打量他们。  

一别十年,董江陵没有寄回来一封信,之前张铁柱还和李季安抱怨过,说董江陵到了修行界就忘了他们了,白眼狼。  

身为仙赐皇朝经历生死来到这里的五人,按道理来说,算得上整个修行界最亲近最懂彼此的人,其实应该团结互助,甚至大多数会选择抱团取暖。  

不过五人却和一般人不同,皆是仙赐皇朝的一代天骄。  

除了各自在炼体方面根骨超绝外,心性、见识亦是不凡,还都很有主见。  

所以哪怕面对未知的修行界,几人也都充满斗志。  

李季安还记得董江陵离开时的态度,其实是有些心气的,且对他有些不看好并宽慰他。  

这是人之常情,亦是现实,毕竟他的灵根实在太差。  

“李大哥,铁柱,十年过去,你们可还好?”董江陵脸上有些苦涩,特别是刚刚第一眼看见李季安所乘骑的灵驹,确认是他买不起的品级。  

“先不说我们,说说你,为什么十年没有一封信,还有你这胳膊…”张铁柱显得有些焦急。  

董江陵咬了咬下唇,恍然一笑,低下头:“都怪我,起初是想着等有一番成就了再联系你们,结果…”  

简而言之,董江陵离开聚集区后到了联合坊市,在那里没多久就看出了无依无靠的散修的困境,别说修行,便是生存下去都很艰难,看不到一丝希望。  

而他那会心气正高,最终决定北上寻找机会。  

身为曾经的天骄,他无法接受沦落为平凡人的生活。  

而在离开坊市的那日,他曾回头深深看了眼此地,亦在心中发下誓言,一定要闯出个名堂,否则绝不回来。  

结果北上之行并不顺利,遭遇劫修,九死一生,最终凭借体修实力逃了出去。  

那一次截杀让他在沙暴绝地路上眼见李季安斩杀修士,以为自己也不会太差的豪情彻底泯灭,随后收敛锋芒,一路苟且到了北方一座大一点的坊市。  

结果除了修行资源确实更多一点外,对于他,没有区别。  

那时他面临选择,要么以体修实力加入家族从底层干起,要么入职商行,做镖师杂役。  

然而,在仙赐皇朝的身份,其太监便宜爷爷对他的影响太大,虽然声名显赫,但…背地里的讥讽辱骂轻视从未少过,所以自从他少时确定有武道天赋后,便发誓此生不会再多谁的奴才。  

正是因为如此心志,其还是选择了成为最艰苦的散修。  

散修不易,只靠正规行当,这辈子也别想有出息,一辈子牛马。  

但其心气亦不愿意做那打家劫舍的腌臜劫修。  

在一次狩猎妖兽时,他偶然听同行散修说了些气运之子的故事,从那以后,他便开始了冒险。  

悬崖峭壁、激流深潭、荒野乱葬岗…但凡人去的少的地方,他便拿命去冲。  

也因此结识了几个同样有野心,有胆气的道友。  

期间也确实得到过机缘,并且成功练气,但更多的是险象环生。  

四年前北地惊现一处上古遗迹,其闯了进去,结果被遗迹中的诡异之物生生撕下一条胳膊。  

若非同行一位女修相救,早已经死在了里面。  

也是那一次,他的雄心壮志彻底泯灭,本就灵根低劣,道身再损,此生无望再进一步。  

其实那时他已经心生死志,准备了此残生。  

结果那位女修对他一年照顾,让他回望一生,终于醒悟。  

从小追求的成仙是虚妄,错过了年少时的欢愉。  

来此界后的求仙,亦是逆天而行,没有任何基础的妄想,错过了一路上的风景。  

整个前半生…大梦一场!  

还好,梦终究是醒了。  

三年前其与那名女修结合,在附近聚集区生活下来。  

也放弃了法修之路,猎取妖兽养家糊口的同时,继续深耕体修一道。  

如今一阶中期体修,让他在那个聚集区也有了曾经陈兆虎在此地的地位。  

两年前其道侣诞下一女,如今也算其乐融融。  

后半生心愿便是希望为其女提供一个好的修行环境,弥补他和道侣此生的修行遗憾。  

“叫你们笑话了,此件法袍乃贱内早些年在一处前辈坟冢所得,此次知晓我来见故人…哈哈哈,惭愧惭愧。”说完话,董江陵索性将身上那件一阶法袍脱下,装入储物袋中。  

听完其十年经历,张铁柱一脸沉重,下意识看向李季安,想要从李季安这里获得一些同样的情绪。  

但却让他失望了。  

李季安对于董江陵的经历,并不意外,其六缕金灵根感应度,亦是下品,且那时年龄也已经二十三,跟他差不多。  

潜力很小。  

不过,其选择的路确实是容易出奇迹的路。  

但…哪那么多天命之子?  

相对来说,他算幸运的,起码没有成为荒野枯骨。  

还有认清现实的机会。  

张铁柱心里有些难受。  

他其实相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