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 史上最强的卫宫(1/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114、卫宫士郎不死于补魔.jpg  

随着通灵补魔的成功发动,属于雅典娜的记忆——导致她下场参与到人理烧却事件中来,搞出了这么一出闹剧的理由的、她过去记忆的断章,也随之涌入了士郎的脑海里。  

要说复杂,也不是多么复杂的故事,但要说简单也称不上简单。  

雅典娜并非是独立存在的神灵,而是复数个体的融合产物——以人类的视角来看,会觉得这种缝合怪很离谱,但在诸神里这种事情很常见。  

不如说,能完全独立存在的神灵才是极少数。  

也无怪伊阿宋会根据经验之谈说:“想要彻底理解神灵,或者跟某个神灵完全搞好关系是不可能的,正确的做法是‘尽量只与她友好的那一面打交道’。”  

因为超古代时期的地球吃鸡大赛,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现在的许多神灵,与过去的自己,是字面意思的不死不休的死敌关系。  

这种另类的我杀我自己也算是型月世界传统了。  

雅典娜并非是美杜莎,她是古神墨提斯、是罗马神密涅瓦,也是迷宫女王雅典娜,但并非美杜莎。  

可她的确是与美杜莎有着剪不断理还乱关系的神灵。  

正如四天王总是有五个人一般。  

既是神灵也是怪物的‘蛇怪三姐妹’——戈尔贡三姐妹,在最初的时候,并非是三人。  

更准确的说,戈尔贡最开始并非是特定的某个神或者某个怪物的名字,而是某个族群的名字,她们自然也不可回避的被卷入了那场超古代地球吃鸡大赛中——逃是没用的,不战斗就无法生存,不是什么物种都跟人类一样有着特殊地位的。  

那年头神与怪物的身份本来就没有区分的那么清楚,各路神灵与怪物既是参赛者,同时也是用来给胜者强化用的素材——不管是直接吞噬还是剥去素材制作武器。  

最初的雅典娜,是戈尔贡姐妹一族的长姐,又或者说是母亲一般的存在,是自大地神性中孕育而出的最初的‘戈尔贡(蛇怪)’也是‘蛇怪之神(大地之龙)’。  

那时候她还不叫雅典娜。  

但是——现在的雅典娜,已经遗忘了自己最初的名字。  

不对,应该说,现在的雅典娜已经很难算是那个最初的‘真名不详’的大地女神了。  

超古代大战的终局——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终局。  

因为在根本看不到尽头的无止境厮杀中,甚至连大地、海洋、天空这些构成世界的概念基础本身,都是大战的角逐者。  

大地与海洋竞争,竞争着星球的世界应当是海洋占据主导还是大地占据主导,天上的天神并不与大地海洋有直接接触,因此具备着巨大的优势,可天空本身也希望制造出一个气化的星球世界。  

战斗最后的结果可以称得上是虎头蛇尾。  

各个势力为了变强,在这过程中分别孕育出了各自繁荣的强大文明,而这些文明——或许是单纯巧合的倒霉,又或许是某种必然的吸引。  

‘劝架’的存在,有着压倒性力量,对诸神的文明有着强烈克制能力,甚至可以称之为神话的清道夫的‘白色巨人’,从银河系另一头来到了地球。  

其名为‘捕食游星’。  

没人知道‘游星’的存在,是某个在宇宙间游荡的超级文明,还是某种宇宙规则显现的清道夫。  

捕食游星向地球释放了‘游星尖兵’,那是诸神文明的克星,繁荣璀璨的神话时代,在被称呼为‘白色巨人’的游星尖兵眼中,也不过是单纯的粮食罢了。  

甚至都不是打不打得过的问题,而是没法打的问题——诸神并非是被白色巨人击败,而是被白色巨人屠杀与啃食。  

而最有机会与之抗衡的,是来自其他宇宙的漂泊者——也就是奥林匹斯机神文明。  

能不能赢不好说,但至少面对白色巨人的时候,真体机神能够与之进行战斗,而不是倾尽全力一击下去,被白色巨人直接全部吸收——不但回血而且吸收的越多,还会不断进化。  

而机神们还能靠着机械躯体与之进行肉搏战。  

但意外还是出现了,十二机神里的战神阿瑞斯,是最初与白色巨人遭遇的倒霉蛋,阿瑞斯的机神体直接被摧毁,武器军神之剑被夺走,那把剑同时也是操纵机神们的卫星轨道炮群的钥匙,也一并被白色巨人夺走。  

最大的问题还是,因为少了阿瑞斯,机神们最大的王牌‘合体机神’用不出来了。  

那场大战最终的结局是无数神灵陨落(更准确地说是被吃了),幸存下来的几乎全数实力大损,奥林匹斯机神们在宙斯的带领下,以原本的机神体全灭为代价,拖到了星球与人类合作,选出了圣剑使,再以星之圣剑将白色巨人击败。  

超古代神话大战时代因此被极大的加速结束了,符合一般现代人印象的神话时代就此拉开了帷幕。  

虽然超古代大战没了,但白色巨人被讨伐之后荒芜的地球上,诸神们之间依旧开始了一场新的生存竞争。  

在遭受重创的地球上,为了能够活下去,诸神需要更多的神性。  

当然,这场战争并没有持续太久,也算不上太过激烈,比起以前的超古代大战,这场生存竞争可以非常轻易的看到尽头。  

甚至,有不少神灵干脆没有经过互相厮杀,而是选择了彼此融合——毕竟大家都奄奄一息了。  

机神雅典娜、戈尔贡们的蛇之女神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