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1D1000=1000(1/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104、我将孙悟空与二郎神进行迭放二郎神的存在本身,虚构的性质非常大,因此以其为目标或触媒进行召唤的话,可能会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二郎神本身,就是非常世俗化的神话、甚至可以说是人类神话——归根究底,就连如今叫习惯‘二郎神’或‘杨戬’的名字,其实也不过是意外罢了。  

杨戬之名是《封神榜》中出现的名字,现实中的二郎神并没有名字——  

也就是说!杨戬这个名字,对神来说才是后来者!  

但还没完!  

‘二郎神’这个称呼,实际上也是后来者!  

是的没错!  

最开始的时候,二郎神的起源应该是川蜀地区对山川自然的原始信仰,当战国时代,秦国于此修建都江堰,将川蜀盆地改造为天府之国,于是感恩的人们将负责主持修建的官员李冰视为神灵,与原始信仰结合了起来——  

但到这里!二郎神的称号仍旧不存在!  

二郎神之名的出现,已经是很久以后的事情。  

说到底,为什么不是李冰本人,而是李冰的‘二儿子’后来得到了广泛信仰这点本身就很奇怪,更奇怪的是受到了广泛信仰似乎有历史追溯的二郎神本人的名字居然没有流传下来。  

有一种说法是,所谓的二郎神,并非是某个人的二儿子,而是‘二位郎君’,也就是治水的官员有两个,李冰只是其中一人,误传之下被整合在了一起。  

也有说李冰最终累死在了工程上,没有留下子嗣,古时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于是人们在流传的过程中,自动帮他美化了这个‘缺点’,凭空给他变了个‘儿子’出来。  

但为什么必须是‘二儿子’呢?  

这就说来很微妙,也很有东方大国对神话的‘实用主义色彩’在里面了。  

李冰的信仰后来被二郎神信仰后来居上、取而代之、整合为一个山川之主,跟尊号‘圣人可汗’的隋文帝杨坚有关,为了跟杨坚讨好关系——尤其是跟杨坚当时英明神武的二儿子杨广讨好关系。  

李二郎变成了杨二郎。  

后来隋炀帝杨广上位,恐其暴虐,为了进一步讨好他,当地官员将杨·二郎神的地位捧上了天。  

再后来,这杨老二不干人事,隋被唐取代,而唐高祖也姓李,也有个英明神武不得了的二儿子李世民,于是又顺势改回了李二郎神。  

只不过这个‘李’到底代指的谁,已经发生了变化。  

二代李二在军事上的强势,成为了大唐事实意义上全军全国上下崇拜的‘军神’的他,让二郎神从原本的山川河流之主、狩猎之神之外,多了‘军神’、‘战神’的特征,并且反复强调,深入人心——  

总而言之,就是从这个时代开始,二郎神必须‘能打’!  

而‘二郎神’这个本身只能算是‘外号’,而不是正式神名的称呼,之所以深入人心,除了李世民这个‘李二’之外——还因为后来还有一位新的‘二郎神’被实用主义川蜀信仰给拍马屁咳咳,是缝了进去。  

到底是谁呢?  

那就是三代目二郎神——赵·二郎神!  

这位赵二郎神的赵赵,又是缝的谁、哦不对,是为了讨好谁而出现的呢?  

答案是——宋太祖!赵匡!  

这也算是个现代人经典思维盲区了,因为习惯性的称呼赵匡为赵大,他弟弟为赵二,所以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赵匡也是‘二郎’,他是次子,他上面还有个哥哥。  

现代人所熟悉的诸多二郎神的降妖除魔的故事,其实是在这位赵赵的时期普及开来的。  

换句话说!  

所谓的二郎神,本来就是‘空想之神’,或者说,是诞生于人们之间口耳相传,被东方大国的人们‘发明’出来的‘人类之神’!  

非要追根溯源的话,不谈原始时期的山川之主信仰,人格化的初代目的二郎神是杨广.但这位已经完全成黑历史了。  

东大的神也得是人民的神,人民群众不喜欢那你算老几?  

正因如此,二郎神这个名字,在通过英灵召唤系统进行召唤时,就像是在开盲盒。  

里面出来啥奇奇怪怪的东西都正常。  

可能是历史上作为‘缝合怪·二郎神’的其中某个缝合素材。  

又或者单纯是从《封神榜》或《西游记》的故事里冒出来一个‘角色从者’。  

也有可能是现代某位重新定义了二郎神外貌形象的演员,得到了传承之力冒出来了——按照型月世界各种都市传说都是真的的设定,指不定会变成‘其实那位演员就是二郎神自己下凡来演自己’这样的情况。  

甚至可能压根开不出来东西,只是呼唤来了从古至今,不同时代的人们,赋予二郎神这个名字的各种意义——也就是说,所谓的二郎神之名,就像是容器,就像是圣杯,承载了许许多多人们的愿望。  

孙悟空之名也是类似的情况。  

天庭可能是坏的,但二郎神一定是好的。  

坏的二郎神——那就不是二郎神!  

正因如此。  

如果用魔术师们思维角度来分析的话——  

考虑到二郎神一开始极有可能压根不存在,是人们误会中口耳相传凭空变出来的。  

那么,二郎神真正的最初原型,应该就是负责建造都江堰,让川蜀盆地成为天府之国的李冰。  

但问题在于,因为误会太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