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玩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开个玩笑,”晋阳公主瞟了一眼张口结舌的官员,轻笑一声,“王大人别在意啊。”  

“啊…这自然…”那官员有点结巴,刚刚被晋阳公主轻飘飘看了一眼,不知为何他后背居然冒了冷汗。  

要知道这位在神都是有名的花瓶公主,平素大家都捧着她,她也识趣,鲜少发表自己的意见。  

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公主这么说话,原来是玩笑么…  

说完晋阳公主又恢复了之前懒洋洋的样子,身边的女官给她打着扇子。  

武官回了回神,才想起之前争论的原因,语气放和缓了许多,“殿下…您为什么…”  

为什么会把剑借给那个女子?  

所有人都想问。  

众人看向半睡半醒的晋阳公主,百思不得其解。  

大人物们的视线在不同高台上的两个女子之间逡巡,心中千回百转。  

杜昊乾眯起眼睛…没有看晋阳公主,而是看向她身边的方伯年。  

老阁老眼睛微眯,居然也像是要睡着了似的。  

但老人身上的气息可不像是睡着了的样子,杜昊乾不留痕迹地挪开视线。  

看了眼…这位被逼离开神都,被流放到徽州的公主。  

他想起之前看到的和英国公府朱九小姐相关的密报,虽然没有任何探子重点提及,但他还是从字里行间发现了…晋阳公主的身影。  

因为段立峥,这两人本该是水火不容的关系。  

但晋阳公主来徽州这么长时间,并没有为难她,之前被冲撞后据说也没有严惩。  

但考虑到晋阳公主的处境和在神都性情温和的名声…  

杜昊乾沉吟。  

就在此时晋阳公主不知是不是别看烦了,睁开一眼瞪了一眼众人,像是赌气一般说道。  

“为什么?不借赤子剑?难道还让她用二郎的寒月吗?!”  

女子的声音隐隐有些颤抖,听起来居然有些委屈。  

众人脸色变得精彩起来。  

瞬间懂了晋阳公主的言下之意。  

这个女子实在是太跋扈…  

段二公子实在是太不懂事…  

而自家的殿下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众人飞速脑补了整件事的经过,都以为自己猜出了整件事情的经过。  

看来是这个女子不用名剑不甘心,甚至觊觎段二公子的寒月,为了不让段二公子的剑落入这个女人手中,晋阳公主只好勉为其难借出了自己的赤子剑。  

段二公子和朱九小姐走的很近的传言近期在徽州城内沸沸扬扬。  

看来无论是地位多么高的女人,在男人面前也只好委曲求全。  

这作为大周公主倒是难得的。  

这位公主和她的姐姐和母亲看来的确是不同的…  

段二公子实在是过于出色,也不是晋阳公主能轻易降伏的。  

这样看来也挺好,如果段二公子真一意孤行想享齐人之福,这位殿下看样子倒也不是个不容人的…  

高台上宋雪松的嘶吼打断了众人的思绪,众人才恍然意识到思路跑偏。  

这借剑一事之后再追究,现在场上的情形到底如何了?  

是的,对战还没有结束。  

和李文曜那场人倒剑断不同,虽然宋雪松手中剑已断,但他还没有倒下。  

不如说比起衣衫破烂,看上去要多惨有多惨的朱鸾,毫发无伤的宋雪松才像是占有绝对优势的人。  

“还好,宋大公子果然实力雄厚,”台下有人感叹,“和那些烂泥扶不上墙的人不一样。”  

刚刚断剑发生的太快,冲击力太强让众人被惊愕淹没,但回过神来人们才恍然意识到战斗还没有结束。  

真是的,都怪这女子一直喜欢出其不意,之前矫揉造作不愿拔剑,一招断剑才夺走了他们的心神,恍惚居然以为宋大公子败了。  

不少人在心中腹诽。  

不过回想起刚刚那一幕还是不免让人心悸。  

可…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洪山看着高台上伤痕累累的少女,“她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既然有赤子剑,会一招断剑的招式,为什么不早使出来?”  

非要消耗那么多真元把自己整的那么狼狈?  

她脑子有问题吧?  

还好洪山保有一定理性,才没有像其他人,把早早断了幻剑不就完了这句话说出口。  

毕竟拔刀术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还难以想象的招式。  

角度,时机,真元爆发,所有的一切都凝聚在那短的不能再短的一瞬。  

那女子的那一剑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那是李文曜苦练十几年,常人绝对无法模仿的招式。  

洪山神情凝重起来,这个招式还有非常可怕的一点。  

如果没有一击必杀,之后战斗就会举步维艰。  

当年李文曜败给年华藏就是如此。  

她要怎么办?  

要知道宋雪松绝对不是断了剑就能打败的对手!  

高台上宋雪松脸色如死人般惨白,手指几次颤抖,但最后他还是紧紧握紧了剑柄。  

幻剑被断对他道心的冲击远比其他人所想要大,因为他原本以为幻剑在手,能与段立峥分庭抗礼,却没想到在遇到段立峥之前,他的剑就先断了!  

而这意味着他的解元梦也在这里结束了!  

因为没有幻剑他是决计打不过段立峥。  

这让他如何不愤怒。  

宋雪松高举着剑柄的手缓缓从头顶上放下,血红的双眼死死盯着对面的少女。  

然而此时握着剑柄站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