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斗法(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苏寒山在这十方空间之中,没有一点缝隙可钻,没有一点破绽可循。  

这就是冥河姥姥最得意的《黄泉大狱无间禁法》!  

这无间二字,是无使间断的意思。  

若在外界,冥河姥姥打出这样精奥厚重的黄泉大手,只能同时维持十只大手的存在,除非其中一只被人破去,才能分出心力,制造一个新的补上。  

可是现在,二十里内的虚空环境,已经跟外界不同,她打出来的黄泉大手,不靠自己心力维持,内部也不会出现任何纰漏。  

因此,她打出十个之后,略一回念缓冲,就可以向外界抽取元气,再造十个。  

如此,十个十个又十个的叠加上去。  

最后,甚至能相当于有好几个冥河姥姥,在围攻苏寒山。  

双灾境界的强者交战,单对单,谁都没有算尽对手逃脱途径、彻底杀死对手的把握。  

但围攻的话,局面就全然不同了。  

这也是冥河姥姥非要去借空神子的原因。  

“原来如此,我们这个境界,对空间的操纵幅度,还不能太大,但也不需要太大的幅度,就能够造就这样的神效,真是叫我开了眼界。”  

苏寒山很是动容,但能做出这样的评点,已代表着一种从容。  

冥河姥姥哼笑一声,笃定他在虚张声势,故作姿态。  

苏寒山处在她的虚空幻境之中,她自然能够感受出来苏寒山的底力。  

确实是浑厚,比她当年刚突破水火双灾的时候,强上一大截。  

但面对上下十方的碾压,这小子也已经濒临极限。  

只要再有十只大手加上去,苏寒山必定要被压垮,无从翻身,直到被磨灭致死。  

故而,冥河姥姥也不屑多谈,动心转念之间,只顾全力运转黄泉禁法。  

天空中,已经又有一只只昏黄大手浮现,如花瓣旋转,愈发凝实,接连要朝下猛击。  

“你的幻境,确实压力很强,上限很高,但外界力量在后续抽取进来的时候,都要顺应幻境内部的空间形式,细细偏转歪折,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太慢了。”  

苏寒山不慌不忙的说道,“你知道,电磁波究竟有多快吗?”  

他们两个现在的神念传音,就是以电磁波传递消息,但并不能完全等于电磁波的速度。  

因为神念传音,还有一个转译的过程,这就取决于个人修为了。  

即使如此,他们两个能在出手间隙里交谈,也足以证明,他们的神念传音速度,要比实际攻击速度快得多。  

冥河姥姥这一批新凝聚出来的黄泉大手,还没有轰下去,就感觉到幻境外围,突然遭受了袭击。  

幻境之外的人,如果要观望这方圆二十里的环境,会觉得那边完全都是灰蒙蒙的,看不清里面任何事物。  

现在,那庞大的灰色屏障,朝向南方的一面,却多出了无数亮点。  

冰蓝色的光芒,细如微尘,多的一时间数不清。  

每一片光芒,爆发出最璀璨的一闪后,就会消失。  

但灭掉的光芒多,新生的光芒更多。  

原本冰蓝光点打在灰色屏障上,毫无反应,随着数量的不断叠增,也逐渐产生一种,灰色屏障在抖动的感觉。  

南海深处一条海沟里。  

银白色的飞梭,骤然闪过。  

借助玄黄磁力为动力源,这飞梭在海里的速度,比陆行仙亲自施展身法,还快得多。  

雷玉竹拿着最后一枚代表玄阴法咒的冰珠,本来还想要潜得更深一些,这时感觉到法咒的躁动,不假思索,就把冰珠填入飞梭内部的一个圆筒。  

嗡!!!  

机关飞梭把这团法咒发射出去,穿透海中岩石,刺入海底气脉。  

“已经跟相当于神府境界的强者开战了么?”  

雷玉竹扭头看向北方,感受到了,刚刚打出去的那团法咒,也在汲取深海气脉的动力,化为特定的电磁波,汹涌澎湃的向外发散。  

这种力量,原本应该被苏寒山直接接收。  

此刻因为虚空幻境的隔绝。  

玄阴法咒散发出去的波动,到了幻境边缘处,就被阻隔,顺势一变,从无形波动化为冰蓝色元气。  

又凝结成诸多细腻龙鳞、圆珠,共同构造成奇形长剑,正是玄冰百病神剑。  

每一把剑,毫不留情的撞在幻境边缘,都会当场爆碎。  

外界生灵所看到的每一个光点,都代表着一批这样的长剑粉碎撞毁。  

但是,当玄阴法咒刺激了海底气脉后,海底气脉的动势,也变得更加活跃。  

诸多法咒也都适应了现在这样的距离,各自转化的功率,进入攀爬抬升的阶段。  

电磁波的速度可以等同于光速。  

虽然单纯的电磁波,并不擅长造成杀伤,在将天地气脉之力,朝这方面转变的时候,还需要留有余地,到了近处后,才能再转变成元气形态,结成玄阴百病神剑。  

这中间多出了不少时间。  

但总体来看,这种速度,依然快到近似于面对面的出招。  

天地深海的气脉,明明远在千里乃至万里之外,这时候,却好像纷纷来到了大巴山,挥起粗大的脉络,朝着这座虚空幻境,就欢快的抽打,轰击过去。  

冥河姥姥仍未现身,但幻境内部的天空,由昏黄转作一种黯淡,显示着她的心情变化。  

双灾境界的强者,与敌人交战的时候,显不显出真身,意义其实并没有那么大。  

有的妖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