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毒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却说薛仁贵的亮银枪的枪头,被孟查的板斧削断。  

两人身形交错,随即再次冲向一处。  

薛仁贵不打算与孟查板斧硬接,手中枪杆一抖,顿时就化成一片棍影。  

专挑孟查的手腕攻击。  

而此时张北川也看清楚了那板斧,根本就不是凡兵,而是阿修罗族的武器战斧,品质远远高于凡间神兵。  

张北川看向对方阵营之中,正一脸坏笑的罗目矢那,嘴角微微一勾。  

薛仁贵可不是只有枪法厉害,可是有三箭定天山的传说的。  

果然,两人再次错开之后。  

便见薛仁贵取下弓箭,反身便是三箭连珠。  

一箭射头,一箭射背心,一箭射后腰。  

而孟查听得破空之声,扭身挥斧抵挡。  

可是终究是慢了,只挡下上面两箭,被下面的第三箭射中后腰。  

而薛仁贵一见得手,手上不停,接着又是一个三箭连珠。  

两箭射手臂,一箭射大腿。  

结果孟查只挡住了手臂两箭,大腿又中了一箭。  

接着薛仁贵乘胜追击,策马冲了上去,手中枪杆化为一片棍影。  

孟查想要用斧头抵挡,却是因为受伤,行动不便,被枪杆砸中手腕,手中板斧顿时跌落。  

接着,薛仁贵便用枪杆直接连同孟查的铠甲,一起捅穿,挑在枪杆上,返回本阵。  

朝廷大军之中再次想起了将士们的齐声高喊:“万胜!万胜!”  

“薛仁贵斩将一名,特来报功!”  

九念笑道“薛将军长枪断了,正好本座这儿有一杆,便赠予薛将军了!”  

说完,九念掏出一柄长枪,抛给薛仁贵。  

薛仁贵接过长枪,细细摩挲,枪身之上刻有龙纹,枪尖更是寒光闪烁。  

这枪乃是当年孙悟空去东海水晶宫,在龙王宝库弄到的。  

但是不合手,便一直收藏着,今日见薛仁贵枪法厉害,又毁了武器便取出来赠予。  

“枪名龙牙!乃是上古毒龙所炼。枪尖为毒龙獠牙,枪身为龙身。  

望你好生爱惜,成为大唐真龙之獠牙,斩除一切跳梁小丑!”  

薛仁贵舞动一下,顿时觉得十分顺手,当即下跪道:“谢明王恩赐!末将定当不辱枪名,成为陛下之獠牙,斩除一切跳梁小丑!”  

得了神兵,薛仁贵顿时精神奕奕。  

转身策马奔腾,又去叫阵。  

此时,反王阵营之中,已经是鸦雀无声。  

斗将连败两阵,士气已经跌到了低谷。  

眼见如此,齐王、蜀王却同时看向魏王。  

意思很明显。  

我们两个,各自损失了一名武将,只有你魏王还没有损失,你也得派一个上去。  

魏王见了,知道自己麾下没有能比得过薛仁贵的,反正都是送死,当下随便指了一名偏将。  

而那名被指中的偏将,此时已经是万念俱灰。  

君要臣死啊!  

偏将缓缓闭上眼睛,仰起头,然后催马出阵。  

薛仁贵一看这名偏将,见他气息很弱,便知道是被指来送死的,当下便道:“来将通名!”  

“扬州校尉胡明!”  

胡明报完名号便挥动手中长枪冲向薛仁贵。  

“校尉!”  

薛仁贵听了,只是静静地看着胡明。  

待到胡明冲到自己身前之时,薛仁贵才动了手。  

只见薛仁贵将手中龙牙轻轻一挥,便挑飞了胡明的长枪。  

接着薛仁贵又是一枪拍在胡明的后背,胡明被拍的趴在马背上。  

薛仁贵又将枪杆插进胡明的腰带,直接将胡明从马上挑起。  

返回本阵。  

“薛仁贵生擒敌将一名!特来报功!”  

说着,薛仁贵放下胡明,当下便有亲兵上前将胡明绑了,押解下去。  

接着薛仁贵正要转身再去叫阵。却是听见反王阵营之中传来的鸣金收兵的声音。  

随即,长孙无忌几人商议了一下,也鸣金收兵了。  

第一天的大军对垒,就这么虎头蛇尾的完了。  

天黑之后,张北川与狄仁杰,六耳在房中休息。  

两更时分。  

突然一阵大风刮来,将大帐门前的旗杆给刮断了!  

张北川转头看向东方,六耳也坐直身子,做侧耳倾听之状。  

只见他那六瓣耳朵,微微晃动,随即面色微变。  

“老师!对面有人在施法,应当是唤来毒雾,又有五万人马出营,应该是来夜袭的。”  

张北川听了道:“毒雾!夜袭!”  

说完,张北川便隐身出了大帐。  

来到大营上方,张北川果真看见了空中有薄雾降下。  

张北川随手一挥袖,一股罡风吹去,可是这毒雾翻滚滚的却并不散去,依旧缓缓降下。  

“毒雾!这不是寻常的行云布雾之法!似乎是上古巫术,非一般法术可破!”  

张北川自言自语道,接着便想到了一人。  

“相柳!”  

相柳也在这次天地气运爆发之时成功成为祖巫,一身实力更是大进。  

再加上他本来就擅长用毒,而且又是使用的上古巫术,又能瞒过自己。  

敌营之中,只有她一人能够做到。  

张北川随即身手一抓,便将一团毒雾抓在手心,感受了其中毒性,其实并不强大,但是十分隐蔽。  

若不是张北川事先知道,仔细观察,也发现不了这其中的毒性。  

而且,这毒性对普通仙人都不一定能生效。  

对于凡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