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9 这买卖做得(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丹水之南,砀山之北?”  

“正是,汉军若克宋,可从中沟通,筑城为邑,是为狐氏根基。”  

说起这个,大狐师现在就来了精神,周天子派来的使者,就一个意思,只要三方谈妥,你们狐氏的技术过硬,汉公李解很满意,那么这一场买卖,就算是妥妥帖帖稳稳当当。  

当然,大前提,技术…过硬!  

狐氏的人寻思着,自己家两个美女,那是几个国家的国君都垂涎三尺,那技术能差得了?  

那必须不能!  

在大狐师看来,这基本上就是手拿把攥十拿九稳的事情。  

唯一要做的,就是怎么跟汉子…哦不,汉公好好地唠唠嗑,亲近亲近。  

说不定汉公这个人一高兴,随手一圈,就把狐氏根基,封给他们了呢?  

虽说了解过汉子国的体制,大狐师也觉得,这可能性不大,但永久产权没有,有个期权,也挺好啊。  

待遇照着鳄人来,大狐师觉得就可以搞搞。  

而且汉子国喊出的口号是什么?  

是“一统天下”啊!  

以后中国不能做的事情,外出倒腾倒腾,不照样能做?  

几十年之后,他们狐氏肯定能稳住。  

狐氏以前在戎狄部落之间收购皮子、牲口,利润非常的大,那还是粗加工,也就是随便倒腾到疼。  

现在汉子国的技术这么先进,没理由亏本啊。  

万一将来秦国覆灭,这老乡还不得帮着老乡?  

把西边的老乡,卖到东边去,可不是良善人家,道德高门?  

想到这里,大狐师身为泾阳狐氏的家主,就觉得这一趟出奔外国,那真是赌对了!  

完美!  

“天子当真是…”  

听完大狐师的阐述之后,门客们也是相当的懵逼,他们怎么都没想到,当今天子,已经不讲究到这种地步。  

为了好处,那是真的豁得出去啊。  

汉军在前线殴打宋国,天子不说嘴炮两句主持公道,反而直接背地里给递刀子?  

宋国活该被出卖?  

噢,宋国是前朝余孽。  

那没事了。  

“主公,汉国诸位宿老,又是何等说辞?”  

有个奴客反应过来,生怕东家得意忘形,赶紧追问了一句。  

这一问,倒是让大狐师抖了起来,只见他哈哈一笑:“诸君,蔡夫子、曾夫子,皆言将来狐氏女子为汉公宠幸之后,当同蔡姬、随姬多多亲近。”  

“可有信物?”  

“信物?”  

想了想,大狐师便道,“两位宿老,有古怪便面相赠。”  

“古怪便面?”  

说着,大狐师招了招手,亲信立刻将一只锦盒打开,里头居然是两把折扇。  

折扇一面是山水画,一面是龙飞凤舞的汉字。  

“这是何物?”  

“汉人称其为折扇,曾夫子所赠,乃是青竹扇;蔡夫子所赠,乃是淮水竞帆图。”  

打开了随国上大夫曾善相赠的折扇,啪的一声,便是一个漂亮的扇面展现出来。  

一面果然是竹韵昂然,另外一面,则是淮中城最常见的《九九乘法口诀》。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  

几个奴客看了看,都是愣住了,有人更是赞道:“此谓之乘法表,汉人算学之基。”  

说着,这个奴客上前一步,指了指一处小方格:“主公,此谓之‘数字’,尤其精妙之处,在于‘0’,绝妙非常。”  

大狐师听不太懂,但他眼睛一亮:“如此,可谓宝物?”  

“自是宝物。”  

“若是宝物,为信物当是稳妥。”  

“稳妥稳妥,恭喜主公,贺喜主公。狐姬若入汉宫,便有蔡、随两国公主相助,主公必能振兴狐氏啊!”  

这话大狐师爱听,而且也的确有道理嘛。  

他除了知道李解好色,对这个家伙的任何其余喜好,居然一无所知。  

天下间流传的汉子故事,所有神勇传说,背后都有美女的身影,至于什么江山社稷英雄义气,感觉都差了点意思。  

而且大狐师这次去天下棋局拍马屁,还无意中听到一个笑谈,说是汉公当年还在给姑苏城送泥鳅、黄鳝的时候,就盯上了淮夷鹿邑的美女。  

如此地位,就有如此雄心,真英雄!  

反正大狐师换位思考,他要是西戎部落中的土鳖,那是肯定不敢招惹丰镐之戎的族长之女。  

但汉公当年不但看中了,还真就上手了。  

传说之中的女主角,大狐师觉得,应该就是在淮中城主抓妇女儿童的白夫人。  

当年吴国如此强大,盐城羿阳君还是吴威王勾陈的兄弟,汉公当年怎么就敢呢?  

传说不管多么离谱,有一个重点是不会错的,那就是李解好色。  

不怕李解好色,就怕他不好色。  

狐氏有两个绝色美女,还真是老天保佑啊。  

想到老天,大狐师寻思着还是得抽空祭拜一下上帝,完事儿之后要是没病没灾呢,就顺便再祭拜一下黑帝,再然后,去淮水,到淮水女神宫磕个头。  

“诸君谁人愿为使者,前往淮水女神宫走一遭?”  

“淮水女神宫?”  

突然听到东家这么一问,奴客们都是面面相觑,这又是哪一出?  

只听大狐师咂嘴道:“我等乃是秦人,入汉之后,岂能同秦人为壑?自当为邻也。”  

不少门客都是面露难色,有人更是道:“主公,淮水那位公主…行事犹如强弓硬弩,以公子之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