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9 这买卖做得(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亦屡遭诘难,更有传言…”  

有个门客咬了咬牙,上前一步,凑到大狐师耳边轻声道:“主公,咸阳有人行刺公子诸健,传言乃是淮水女神宫之斗士。”  

“啊?!”  

大狐师身躯一颤,猛地叫道,“彼为兄弟姊妹,岂能…”  

“主公!”  

门客被东家吓了一条,这要是秃噜嘴,东家可能不死,他是必死无疑啊。  

“对对对,对对对…”  

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大狐师连忙又道,“备、备…备厚礼!厚礼!”  

“主公?”  

“淮水女神保一方平安,自当虔诚!”  

顿了顿,大狐师又接着道,“公主乃我大秦公主,岂可怠慢?亦当恭敬!”  

总之,送礼必须是双份的,差了就是不虔诚、不恭敬。  

奴客们都是一脸懵逼,都不知道东主这是玩的哪一出,怎么就突然要给双份了?而且狐氏到现在为止,全是开销,坐吃山空也撑不了多久的样子。  

都到这个份上了,还要装逼给双份?  

还是厚礼、重礼?  

不过东家怎么吩咐,他们就怎么做。  

奴客们散场之后,大狐师留了几个重要心腹,也比较纠结,这次举族流窜,他们又不是根深树大的老牌大型世族。  

钱粮是有一些,人口也有不少,可把奴客算上,也不过是两三万人,跟着他们一起走的,可能也就三五千。  

这要是去宋国,少不得还得分流一波。  

当下,大狐师便道:“诸位,天子、宿老,便说丹水之南、砀山之北,可择一地为东狐邑。”  

“东狐邑?原来已经定下?主公,大喜啊!”  

“大善!”  

“彩!主公行事,果然稳妥!”  

大狐师一脸为难:“唉…只是如今汉宋交战,必定宋国内乱,筑城用人,甚是艰难。汉公就算给了承诺,这筑城用人…何处用人?”  

“钱粮用度,只怕深不见底。”  

有个奴客瞬间明白了大狐师的担忧,乱世的开销,可不能跟治世相比。  

虽说列国也从来没有过什么治世,但比照一下淮中城和曲阜,把一个国际性大城市打爆,只需要几个月。  

可建设一个城市,以年为单位。  

汉子国的土木营造,现如今被吹成了天下第一,天下第一都要经年累月,何况是那些普通国家?  

而泾阳狐氏…现在可以称作砀山东狐氏,连国家都不是。  

当然祖上的确是个国家,可这不是祖上早完蛋了么。  

“如今用度,已然精打细算…”  

有人叹了口气,这时候,的确是要开源节流。  

于是在场的人,都明白过来,家主的意思就是大家一起想办法,赶紧增加一下进账。  

再没有稳定的收入,这去了东狐邑,那不还是乞丐?  

万一东狐邑变成东狐村,这不是丢人丢到家?  

要知道,他们狐氏女可是有两个去了淮中城!  

两个!  

技术过硬!  

有技术怕什么?  

有技术还能饿死,那不是太悲哀了吗?  

群策群力,就是要想辙,把这个难关,先度过去。  

于是有个狐氏嫡系子弟眉头紧皱,但还是把自己心中的馊主意先说了出来。  

正所谓抱砖引玉嘛,开个头,就有点思路了。  

“兄长,何不使乡党皆以狐氏女为荣?”  

“嗯?”  

大狐师一愣,“狐氏女闻名列国,为汉公所喜,乡民自然与有荣焉。”  

很简单的道理啊,肯定都为荣啊,难不成还为耻?  

只见着狐氏嫡系神色有点尴尬,小声道:“兄长,这…”  

“贤弟何必吞吞吐吐,此刻一并尽心才是,有何妙法,只管说出来便是。”  

“兄长!”此人一咬牙,豁出去的架势,然后道,“兄长何不命人于秦人聚集之处,便说谁能出资狐氏女之用度,可以此扬名天下。”  

“嗯?这是何道…嗯?!”  

大狐师顿时来了精神,这买卖,做得啊!  

掰扯了一下手指头,这不就是有了名声就卖名声么。  

狐氏女的鞋袜,咸阳城甘氏出品!  

这么一说,可不是瞬间提高了甘氏鞋袜的品质?  

原先五个大钱的鞋子,说不定,现在就能卖十个大钱!  

必须十个大钱!  

增值一倍都做不到,是不是不给汉公面子?  

他们家有两个人间绝色,还是列国闻名,那就可以卖两回。  

当然了,大狐师也不贪,真卖两回是肯定不行的。  

狐姬可以卖一回,小戎子,算半回好了。  

一双五个大钱的鞋子,增值一点五倍,很合理,很符合市场的规律。  

想着想着,大狐师整个人都亢奋了起来:“如此妙计,贤弟真乃英才也!”  

周围门客一开始也没琢磨过来,等反应过来之后,也都是眼睛一亮。  

就这么一出,肯定能大赚啊!  

现在是乱世,乱世有乱世的价钱,而且乱世大家都在找靠山找后路。  

什么叫做靠山?什么叫做后路?  

周天子现在找谁搂钱搂好处,谁就是天下间最大的靠山最宽敞的后路。  

其余列国,不是打出狗脑子就是打出猪脑子。  

自从听说会盟无盐邑的老齐侯居然粪海畅游淹死了,这帮老秦人就笃定“天命在汉”,汉子国压根就没有出力呢,列国就倒下了,这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天下间的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