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兵败,朱元璋晕倒。【求月票(3/6)
防守重镇。
如今将这两地拿下,不管是抵御元军还是防守西面的陈友谅都是极为重要的。
就在大堂之中朱元璋与汤和、李善长说笑之时,又有一名将士紧随其后的跑了进来。
只不过,相比于之前那名士兵,这名将士的神色则略显慌张。
“禀大帅!太平镇丢了!”
闻言,朱元璋当即喝骂道:“你放屁!”
对于朱元璋的愤怒,将士似乎早已预料。
他满脸悲切的说道:“水帅将军遣快船来报,十四日凌晨,陈友谅奔袭太平,数十万大军围城猛攻,黄昏时分,太平城攻陷。”
面对将士真切的脸色,朱元璋指着他颤颤抖抖的说道:“花荣呢?”
将士哭声道:“花荣伤重被俘,陈友谅要他归降,他一个劲儿的骂,陈友谅把巨石绑在他的身上,将他沉江而死啊!”
“八千多将士弟兄,大部分阵亡,散兵两千多,已被水师收容。”
听着这话,刚刚还高兴至极的朱元璋,想要努力的挤出一个笑,可却怎么也做不到。
就在众人看着他的时候,朱元璋整个人突然朝着后面倒去。
幸亏一旁的汤和与李善长眼疾手快,一把将他给扶了起来。
“大帅,大帅!”
一旁的众人惊呼道。
朱元璋似乎也明白自己不能在属下的面前躺下,努力的坚持着。
双腿发软的朱元璋,伸出手指指了指,说道:“陈友谅。。。。。”
说完,说道:“扶我回去。”
一旁的李善长一边扶着朱元璋,一边呼喊着人去请军医。
夜晚。
玉儿的房间内,正当玉儿看着窗户上的剪纸思念花荣时,她的房门却被人突然推开。
她扭回头去看,只见马秀英缓缓走了进来。
玉儿忙喊道:“夫人。”
瞧着玉儿,马秀英笑了笑,抓着她的手来到了桌边,一同坐下。
“玉儿......”
刚叫了个名字,马秀英便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眼中眼泪几乎就要流出来,可却依旧坚持着,说道:“我对不住你。”
“花荣,,花荣他战死了。”
看着马秀英的模样,玉儿似乎早已猜到了有什么不好的事情。
可是,当马秀英将这话说出口时,她依旧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不可置信的说道:“不会的,不可能,他跟我说过他会回来的,他说元军不经打,说他打元军最有办法了。”
马秀英无奈的说道:“可这次攻打他们的,不是元军,是义军,是陈友谅!”
可玉儿又哪里懂这些东西。
心中悲伤,眼泪止不住的流。
马秀英看着乖巧的玉儿这般让人心疼的模样,忍不住的缓缓起身,将她的脑袋搂到了自己的怀中。
“玉儿啊,你看过那本厚厚的名册,你知道咱们失去了那么多的亲人,现在后悔了吧?”
玉儿哭着说道:“我不后悔,我从来都不后悔......”
第二天。
李善长站在朱元璋的门前徘徊了许久。
最后还是走了进去。
李善长来到卧室的床榻边上,看着上面无精打采躺着的朱元璋,眉头不由自主的皱在了一起。
而朱元璋似乎早已知道李善长会来,说道:“来了。”
李善长有些发愁的说道:“上位,您如今感觉如何?”
可朱元璋却丝毫没有在乎自己身体的问题,而是感叹的说道:“刘伯温的预言,应验了。”
此时的朱元璋哪怕心中不服,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些看不上自己的书香门第的士族们,还是有他们独到的地方。
想到之前他离开时的场景,这心中是五味杂陈。
“陈友谅,果然是咱们最大的敌人哪。”
“他的心思,比元廷还毒辣,杀气义军的兄弟来,比元廷还残忍哪。”
“善长啊,写吧。”
朱元璋说完这话,闭上了眼。
李善长听到这话,还是有些不能接受的说道:“上位当真?”
主攻的策略是他给出的。
刘伯温则主诈降。
如今,朱元璋决定采用刘伯温的策略,也就意味着他李善长的策略败了。
面对李善长的询问,朱元璋一个字都不想说,闭眼伸手指了指一旁的书桌,又挥了挥手。
见此,李善长明白,朱元璋心思已定。
便起身来到了书桌前,开始提笔书写。
此刻的大帅府外,玉儿的姐姐也到了离开的日子。
倩儿身上披着一件披风,看着面前的马车与玉儿紧紧相拥。
回想到当初自己劝说玉儿不要嫁给一个将军以免当寡妇的话,如今虽然应验了,可自己又落了什么好呢?
自己虽然嫁的不是一个将军,可却最终还是得到一个被驱赶走的结局。
回到淮西老家之地,说是养着,跟关了冷宫又有什么区别。
大帅府外的一个角落中,马秀英站在这里,偷偷的看着登上马车的倩儿。
此时虽然花荣刚死,如果倩儿能留在这里,玉儿或许会好受一些。
可她也没有办法。
如今大敌当前,义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这样的局面下,如何还能在大帅府中给朱元璋留这么一个美人分他的心。
无奈的叹口气,转身离开了。
大帅府的书房中。
朱元璋一边在地上来回的转着,一边听着李善长给他读写好的乞降书。
“臣叩请朝廷降恩赦罪,臣下各部将士均愿意归顺朝廷,并听从调遣。”
“臣则自缚于金陵城下,北向长叩。”
“静候朝廷旨意。”
“如能上沐天恩,恕臣解甲返乡,臣万幸以。”
“如今臣建功赎罪,报效沙场,臣甘效犬马,万死不辞。”
读到这里,
如今将这两地拿下,不管是抵御元军还是防守西面的陈友谅都是极为重要的。
就在大堂之中朱元璋与汤和、李善长说笑之时,又有一名将士紧随其后的跑了进来。
只不过,相比于之前那名士兵,这名将士的神色则略显慌张。
“禀大帅!太平镇丢了!”
闻言,朱元璋当即喝骂道:“你放屁!”
对于朱元璋的愤怒,将士似乎早已预料。
他满脸悲切的说道:“水帅将军遣快船来报,十四日凌晨,陈友谅奔袭太平,数十万大军围城猛攻,黄昏时分,太平城攻陷。”
面对将士真切的脸色,朱元璋指着他颤颤抖抖的说道:“花荣呢?”
将士哭声道:“花荣伤重被俘,陈友谅要他归降,他一个劲儿的骂,陈友谅把巨石绑在他的身上,将他沉江而死啊!”
“八千多将士弟兄,大部分阵亡,散兵两千多,已被水师收容。”
听着这话,刚刚还高兴至极的朱元璋,想要努力的挤出一个笑,可却怎么也做不到。
就在众人看着他的时候,朱元璋整个人突然朝着后面倒去。
幸亏一旁的汤和与李善长眼疾手快,一把将他给扶了起来。
“大帅,大帅!”
一旁的众人惊呼道。
朱元璋似乎也明白自己不能在属下的面前躺下,努力的坚持着。
双腿发软的朱元璋,伸出手指指了指,说道:“陈友谅。。。。。”
说完,说道:“扶我回去。”
一旁的李善长一边扶着朱元璋,一边呼喊着人去请军医。
夜晚。
玉儿的房间内,正当玉儿看着窗户上的剪纸思念花荣时,她的房门却被人突然推开。
她扭回头去看,只见马秀英缓缓走了进来。
玉儿忙喊道:“夫人。”
瞧着玉儿,马秀英笑了笑,抓着她的手来到了桌边,一同坐下。
“玉儿......”
刚叫了个名字,马秀英便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眼中眼泪几乎就要流出来,可却依旧坚持着,说道:“我对不住你。”
“花荣,,花荣他战死了。”
看着马秀英的模样,玉儿似乎早已猜到了有什么不好的事情。
可是,当马秀英将这话说出口时,她依旧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不可置信的说道:“不会的,不可能,他跟我说过他会回来的,他说元军不经打,说他打元军最有办法了。”
马秀英无奈的说道:“可这次攻打他们的,不是元军,是义军,是陈友谅!”
可玉儿又哪里懂这些东西。
心中悲伤,眼泪止不住的流。
马秀英看着乖巧的玉儿这般让人心疼的模样,忍不住的缓缓起身,将她的脑袋搂到了自己的怀中。
“玉儿啊,你看过那本厚厚的名册,你知道咱们失去了那么多的亲人,现在后悔了吧?”
玉儿哭着说道:“我不后悔,我从来都不后悔......”
第二天。
李善长站在朱元璋的门前徘徊了许久。
最后还是走了进去。
李善长来到卧室的床榻边上,看着上面无精打采躺着的朱元璋,眉头不由自主的皱在了一起。
而朱元璋似乎早已知道李善长会来,说道:“来了。”
李善长有些发愁的说道:“上位,您如今感觉如何?”
可朱元璋却丝毫没有在乎自己身体的问题,而是感叹的说道:“刘伯温的预言,应验了。”
此时的朱元璋哪怕心中不服,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些看不上自己的书香门第的士族们,还是有他们独到的地方。
想到之前他离开时的场景,这心中是五味杂陈。
“陈友谅,果然是咱们最大的敌人哪。”
“他的心思,比元廷还毒辣,杀气义军的兄弟来,比元廷还残忍哪。”
“善长啊,写吧。”
朱元璋说完这话,闭上了眼。
李善长听到这话,还是有些不能接受的说道:“上位当真?”
主攻的策略是他给出的。
刘伯温则主诈降。
如今,朱元璋决定采用刘伯温的策略,也就意味着他李善长的策略败了。
面对李善长的询问,朱元璋一个字都不想说,闭眼伸手指了指一旁的书桌,又挥了挥手。
见此,李善长明白,朱元璋心思已定。
便起身来到了书桌前,开始提笔书写。
此刻的大帅府外,玉儿的姐姐也到了离开的日子。
倩儿身上披着一件披风,看着面前的马车与玉儿紧紧相拥。
回想到当初自己劝说玉儿不要嫁给一个将军以免当寡妇的话,如今虽然应验了,可自己又落了什么好呢?
自己虽然嫁的不是一个将军,可却最终还是得到一个被驱赶走的结局。
回到淮西老家之地,说是养着,跟关了冷宫又有什么区别。
大帅府外的一个角落中,马秀英站在这里,偷偷的看着登上马车的倩儿。
此时虽然花荣刚死,如果倩儿能留在这里,玉儿或许会好受一些。
可她也没有办法。
如今大敌当前,义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这样的局面下,如何还能在大帅府中给朱元璋留这么一个美人分他的心。
无奈的叹口气,转身离开了。
大帅府的书房中。
朱元璋一边在地上来回的转着,一边听着李善长给他读写好的乞降书。
“臣叩请朝廷降恩赦罪,臣下各部将士均愿意归顺朝廷,并听从调遣。”
“臣则自缚于金陵城下,北向长叩。”
“静候朝廷旨意。”
“如能上沐天恩,恕臣解甲返乡,臣万幸以。”
“如今臣建功赎罪,报效沙场,臣甘效犬马,万死不辞。”
读到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