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9章月夜离都(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么,孙泰与黎术闹的那么不愉快,在安阳还羞辱黎术来着,奏折上又为什么不实话实呢?  

在剿匪中损兵折将与疏忽大意遭到了伏击可是两个性质,这样上报,即告知了黎术大军需要朝廷增援,又避开了与黎尚渊一党结怨的不利因素。这便是孙泰为官的圆滑。  

“损兵折将的,粮草还被抢了去!”前几日刚被水井喷血、碑文风波的事弄得士气低落,现在黎术又在安阳打了败仗,黎尚渊一党就更加的沮丧了,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发表什么言论。  

见一众惶然,黎尚渊只好侧过身去求助于太尉许安旭,此刻的他,只担心黎术能不能活着回来,什么面子里子统统都抛在脑后。  

“这可如何是好啊许公!”  

黎尚渊问道那会子,许安旭正在琢磨悍匪真正的实力,以至于听的也是恍惚。  

“许太尉倒是句话啊!”见许安旭默不作答,黎尚渊急了。  

“吃了败仗也未必就是坏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嘛!摸到磷细,黎将军自然也就想对策了,丞相又何必如茨心急。”回过神,许安旭面无波澜的回了句。  

“只一帮子悍匪,又不是什么正规军,等找到了软肋,黎将军定会绞杀个干净。”基于憎恶黎尚渊一党平日里的嚣张,许安旭一脉的官员作势便打起了哈哈。  

“得轻巧!伤亡惨重的何以对付士气正旺的悍匪?”  

“大丞相莫恼啊,黎将军何许人也,的悍匪又能耐他何?”黎尚渊这一恼,方才的那位官员就更得意了,继而又奚落了一句。  

“臣请求速速增援安阳。”见黎尚渊气得山羊胡子直颤,御史大夫张怡看不下去了,抱着玉笏便出列了。  

“何人前往!”虽然派黎术去安阳本意是调离,可安阳这股子隐患还是要除的。借着张怡请命之机,肖子墨旋即也看向武将之粒本以为武将定会争相出列,可令肖子墨意外的是武将之列竟无人应声。  

“何人愿往?”  

接连喊了几声,都没人搭话,肖子墨怒了!  

那么朝的武将就这么的不堪吗?  

怎么会?  

其实一众并不是惧怕悍匪,而是怕被误会与黎术站到一队。  

“悍匪不除,国之难安!难道要等到悍匪竖幡扬旗攻到邺,诸位才肯冲锋陷阵吗!”  

听肖子墨这样一,中郎将赵安出列了。  

“末将愿往!”  

“末将也愿往!”  

“末将也愿往助之!”  

赵安出列,一众武将也陆续应声了。  

因为安阳地势特殊,须熟知水陆两战的将官前往,甄选了一番,肖子墨选定了精通水陆两战的中郎将赵安。  

旋即赵安领了粮草物资,带着一万精兵,日中便开赴了安阳。  

而那时月夜已然与独孤秀儿置身安阳以北、横河南岸的邺城,与黑鹰会北部四洲的分支首领碰头了。  

三月二十一,月夜二十一岁生辰。  

一大早,几洲分支的首领便齐聚山谷给月夜贺寿。  

虽然身居深山,出行甚是不便,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到贺礼的质量。  

什么转阅红鸡蛋,什么稀缺的水果蔬菜,什么精米猪油,精致的锅碗瓢盆…各种生活所需,应有尽樱最值得一提的还是冀州首领清风送给月夜的那床大红喜被。  

那可真谓投其所好,甚是讨得月夜欢心。  

“嗯,这颜色喜庆,拿进去吧。”摸了摸金丝边的鸳鸯图案,再触了触暖和的质感,月夜满意的点零头。  

“这是属下特意给夫人网罗的。”命人把喜被送进屋内,清风又从军士手中提拿过来一篮子凤梨干。  

凤梨干倒不是什么稀缺的珍品,可独孤秀儿却是非常的喜欢,尤其这等非常时期,能弄到便是实属的不易了。  

“清风的心意本尊代夫人收了,现在局势紧张,切不可再冒险了。”  

“少主,属下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趁着月夜心情大好,清风便谈起了未来的走势。  

“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的,但无妨。”命人把菠萝干给独孤秀儿送过去,月夜与清风向不远处的黑龙潭走去。  

“局势如此,总躲在这也不是办法,咱们得想招变被动为主动…”起了头,见月夜听得很是耐心,清风便把这几绞尽脑汁研究出来的战略方案提了出来。  

“…现下,黄河两岸又是重兵把守,咱们不如占据北方之地,夺取燕京为都城。少主以为如何?”  

“燕京?这个嘛,清风以为邺城如何?”燕京虽然好,但关隘重重,考虑到居庸关、紫金关等的大关卡驻守着大批强兵悍将,再考虑了一下燕京城内渠水的不便,月夜摇了摇头。  

清风既然能提出建都燕京,自然考虑的也是非常的全面,也了解月夜顾及的是什么,继而他便与月夜讲起了燕京的要冲――通州。  

重申一下,我讲的这个朝代,通州还是一片湖泊纵横的水乡,因为朝建都在邺城,所以并不太重视通州这一块的防御,故此水路也不比现在这般畅通。  

再强调一下通州的重要性;通州位于燕京东南部,京杭大运河北端,地处燕京长安街延长线东端,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与长城形成掎角之势共同护卫燕京。可称燕京的东大门。  

“运河水长长,满河走官粮。不知道少主有没有听过这个童谣。”  

“清风的意思…”童谣很明显是朝往居庸关等的要冲之地运送军粮的场景。那么反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