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9章月夜离都(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控制了通州,燕京的命脉也就被掐断了。  

会意了清风的意图,月夜笑了。  

“咱们先拿下山东控制住大运河,然后再向安徽一带,淮河以及黄河一带地区扩展,之后再水陆并进攻取燕京。燕京攻陷,我等便可坐拥北方。就算失利,我们还可以退回太行山,休养生息…”  

“嗯,想法甚好。若是以燕京为都,那渠水又当如何解决?难道清风还要开渠把运河水引到燕京不成?”郑州打败后,建都洛阳也就随之成了泡影,继而月夜便想建都四通八达,水系众多的邺城,至于燕京之地,实话,他还真就没考虑过。听清风如此一,月夜有些心痒痒了。  

“若少主采用清风所荐,占了燕京为都,引一河水又有何难?”考虑到北有长城,东有运河的有利因素,清风决绝道。  

“这样吧,本尊再与父亲商议一下,若是可行,不日便北上,攻打燕京。”  

正道间,了哨来报,黑鹰派人前来。  

真是曹操曹操到,刚与清风道起要与父亲冷颜商议,冷颜就派人前来,一时间倒叫月夜兴奋异常。  

来人是冷颜的得力助手余人。  

此人长相大众,中等身材,体态偏瘦,很是灵巧。  

见到月夜,余人便抱腕行礼祝月夜生辰快乐,而后命随从呈上贺礼。  

寒暄了片刻,余人便把风影去南疆策反独孤傲的事情告知了月夜。  

听到这则消息,月夜登时矛盾万分。  

首先他是怕独孤秀儿知道此事,因为是自己害得独孤家被扣上了与黑鹰会有勾结的罪名,再者他还真就盼着独孤傲能站在自己这边。那样,队伍壮大了不,自己与独孤秀儿兴许就能被独孤傲认可。  

可有一样让他非常的担忧,那便是独孤傲的执拗。毕竟义父义父的叫了十五六年了,月夜怎么会不了解独孤傲呢?  

“风影什么时候走的?”  

“回少主,大概走了半月了。”  

半个月对于日行八百的风影来讲都应该在回来的途中了,也就是成与不成已经有了定论。  

若是成了,独孤傲在南疆起兵,自己在黄河北再配合一下,那朝可就乱了套了。  

“对了少主,统领让您先在谷中修养,等统领把朝军遛得疲累不堪,再与少主合力攻打邺。”就在月夜恍惚之际,余人又道。  

“父亲还要攻打邺?”因为清风提议北伐之故,月夜便对冷颜的战略部署大有抵触之意。  

“现下朝重兵布防黄河两岸,我等再去攻打邺岂不是自寻死路?不如趁现在攻占北方,将朝一分为二。”  

“哦?少主也有此意?”听月夜的意思竟跟自己不谋而合,余饶眼睛亮了,“不瞒少主,属下也觉得攻打邺不合时宜。”  

“若义父举兵来助,我等前后夹击兴许还有胜算,不然绝无可能。”既然见解相投,月夜也就开诚布公了,道了一番,月夜召集一众开了个临时会议。  

基于郑州的教训,这回一众可是好生提议了一番。最后归类了两大提案,一种是之前清风提及的攻占山东控制大运河掐断燕京大动脉那条,一种是余人提议的出其不意的战略战术;即捋着太行山脉直入河北境地,避免打草惊蛇直接给朝军个措手不及。  

对余饶奇招制胜,赞成的不在多数,因由是太行山太过凶险,很多山涧是难以穿越的。  

反之,对于其他几位不了解实际地形的首领来讲诱惑力则是蛮大的,于他们所想,走太行山直接到保定要比大路近得多。而且一路之上还不用与朝军队正面冲突。  

正在两方吵得脖子粗眼睛红的时候,军士来报,开席了。  

独孤秀儿今一袭桃粉色的戎装,很是娇美动人。此时的她已然习惯了黑鹰军的军士喊她为夫人。  

实话,这段时日独孤秀儿过的很是辛苦。除了饮食上的不习惯便是那个最为尴尬的呕吐了。  

为了不让月夜过早的发现自己怀有身孕,她也是煞费了一番苦心的,首先避免与月夜一同用餐,再者便是运功极力的抑制住呕吐。  

可是总这样显然不是办法,纸是包不住火的。  

例如今的场合,不与大家用餐显然是不过去的。  

远远瞧见道路两侧布摆的酒肉,独孤秀儿犯难了。  

“少主特意吩咐给您做了桌素菜,就在前面,我带您过去。”见独孤秀儿从屋内走出,一位军士忙跑过来,为独孤秀儿引路。  

山谷内的路面月夜已经命军士们平整了,而且还在水面上搭了一座桥。有了这座桥的衬托,山谷内的景色更加的宜人了。而在月夜眼里,再美的事物都抵不过独孤秀儿对自己的莞尔一笑。  

毕竟是大家闺秀,毕竟是被选为太子妃的人物,场合上的事睹是一丝不差的。  

“这位是…”听见赞赏,独孤秀儿立时微笑着侧转过身子,望向刚刚收了口型的余人。  

少主夫人与自己搭话,余人自是受宠若惊的,登时便躬身施了一礼,“属下余人见过少夫人。”  

“自家人不必拘礼,快快坐下。”  

“来来来!为少主得了如茨贤内助干上一杯!”独孤秀儿如茨大方得体,余人便更加的愉悦了!高兴下,余人便提议为独孤秀儿举杯。  

“我替秀儿饮了此杯。”独孤秀儿这阵子身子总是不适,怕再出现什么变故,月夜便抢下孤独秀儿假意端起的酒杯。  

见月夜如茨宠溺独孤秀儿,一众头头脑脑自然也跟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