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2章潼关临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午后,太子的东宫。  

“那…这个花剌子又怎么处置?”简单用了午膳,肖子墨兄弟二人又与肖凡讲起了北匈奴右闲王花剌子的事情。  

“向傲不是说还有部族在关外吗?”肖子墨这一问,肖凡旋即提醒肖子墨向傲还有部族在关外的事。  

“父亲的意思是…”  

“眼目前没有比借刀杀人更妙的对策了。”  

花剌子的狠辣在漠北可是出了名的,放走他无异于纵虎归山,肖凡又怎么可能任他来去?  

“李凌何在!”  

“末将听令!”  

李凌近前,肖子墨便把借向傲之手除去花剌子的事情授意给了道童首领李凌。  

“只能透露,不能授意,明白了吗!”  

“末将明白!”  

得令后,李凌速速集结道童,命一众换上百姓的衣着,飞速开赴潼关,而后自己则去了向傲处透露花剌子的行踪。  

“太子口谕:念及左谷蠡王投诚天朝,部族尚在关外风餐露宿,特命李凌即刻收编安置。不知左谷蠡王有异议否?”  

收编安置就意味着部族会被分散编插在天朝军队的各个分队,再想归结到一起可就难了。  

说的明确些,也就意味着向傲手下的这个将军那个都慰的即将脱离向傲的指挥,听命于天朝各分支将军的号令。也就意味着向傲今后真真的要成为无兵可带,底气不足的投诚之人了。  

不言而喻,向傲是撕心而不舍的。  

但不管心情如何,人家问道‘有异议否’,自己也得回答一声。  

旋即,向傲假意一笑,故作淡然的道:“那个…在下部族有些生性,李将军独去定是多费唇舌,向某愿同往助之。”  

向傲的这一回答正是李凌想要的。  

于李凌来讲,不管向傲见了部族后会带着部族离开,还是真的助自己收编分组,只要向傲出现在截杀花剌子的现场,自己就算大功告成。  

“部族四散实非太子所愿,奈何朝臣们众说纷纭,太子实在也是不好办呐,还望左谷蠡王不要怨责太子殿下。”  

到了个过场,李凌便带着向傲一席人奔赴潼关。  

兵法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若不是早就料到调换了潼关守将花剌子就会急着出关,这个花剌子还真就全身而退了。  

就在李凌部下即将到达潼关那刻,派出去的探子回报说,花剌子一行人正在关口等待盘查。  

今日的潼关闸口盘查的格外仔细。原因不言自明,那便是许如风到任了。  

“包袱里装的什么!打开!”  

“回军爷,只是些衣物碎银,无甚其他。”通关过程中,一位妇人打开碎花包袱接受检查。  

“好了,过去吧!下一个!”仔细翻看了一番,没发现什么违禁的物品,军士冲手下一抬手,示意放妇人过去。  

“出示路引!”妇人通过,那位军士又拦住一位中年男子查验证件。  

“那个…昨夜…在客栈遭了小偷,路引也一并被偷了去,这来来回回的您又不是不认识,行个方便吧军爷。”听说没有路引不让通关,那位中年男子便极力的恳求起来。  

“不行!说啥也不行!打今儿起,没路引的一律不准通关!”  

“小人是做什么的您又不是不知道,又不是什么贼人细作,您就卖个面儿放我过去吧!”言语间,那位中年男子从怀中掏出块碎银子,偷偷塞给了方才那位军士。  

若是放在昨日,说几句好话或是给点好处,这位丢了路引的百姓也就过去了。可今天别说是几块碎银子,就是几块金子,他都别想蒙混过关。  

因为潼关换了守将,许如风到任了。  

“我跟你说呀老哥,不是兄弟不讲情面,是我们这换头了。要是放你过去,兄弟这脑袋就得搬家!”言毕,军士一扒拉那位中年男子,示意下一位接受检查。  

而这时,着装齐整的许如风正立在潼关城头上观察着往来的过客。  

“王爷!快看!”无意间,花剌子的随从发现城头上站着一人。  

旋即花剌子便顺势望去。  

这一看不要紧,直吓得花剌子登时把包头布使劲儿往下扥了扥。  

“怎么办王爷?咱们是回去还是…”见花剌子如此紧张,随从便笃定城头上那位银盔银甲、威风凛凛的将官定是新到任的潼关守将许如风。  

“你们几个,出示文牒!”说话的当口便轮到花剌子一行人接受检查了。  

“哪个国家的?”见一行人裹着包头布,临检的军士便问。  

“我们是车师国的商人。”边递交通关文牒,花剌子的随从边操着不太流利的汉话回答着。  

“箱子打开!检查!”  

花剌子之所以紧张,不单单是瞧见了许如风也与箱子里的物品有着直接的关系。  

那么,箱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  

字画,金饼,绸缎,玉器。  

既然装的是这些,往来的商人托运这些不是很正常吗?  

按理说是正常的,但花剌子是何许人也?  

他携带的物品又岂能是俗物?  

没错,箱子里装的尽是些皇家的珍宝,每一件都价值连城。  

不言而喻,都是刘辟送的。  

如果作为使臣,带些皇家的物品自是正常,可商人就不同了。  

买卖皇家物品那可是掉脑袋的事情。  

既然知道事情的严峻,花剌子为什么还要名目张胆的带着这些个宝物通关呢?  

因为心存侥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