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1章各怀心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虽然出了意外,但信息还是要传达的。  

基于小桂子出行不便,自己还要去潼关赴任,许如风便差遣了道童首领李凌前往。  

饶是肖子墨挑选的精英,不到半炷香的功夫,李凌便折返复命,还说尚傲非常感激太子救了妻儿性命。  

那时,肖子墨与刘璇已然回到东宫,正在跟肖凡谈论朝堂上发生的事情。  

“定是花古达要攻打天朝遭到了向傲兄弟的反对,不然花古达也不能杀了向傲的长兄向桀,向傲也就不会携家眷逃到天朝。”听罢肖子墨说北匈奴的左谷蠡王拖家带小的来投奔天朝,肖凡旋即分析了一番。  

“那向傲要怎么处置?”肖子墨在未央大殿之所以没表明纳降与否,就是怕自己考虑的不周全会滋生祸端,故此才来讨教肖凡。  

“北匈奴屡犯我朝边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杀了!”肖子墨言毕,刘璇不假思索的道。  

“不可!”听刘璇说要杀了向傲,肖凡登时大手一挥,“若是杀了,以后谁还敢投诚天朝?”  

“那叔父之意…是收了他?”听肖凡如此一说,刘璇便猜想肖凡定是要留下尚傲。  

“非也!此人不能杀也不能留。”见刘璇没会意自己的意思,肖凡又道。  

“即杀不得也留不得,那应该将此人如何?”肖凡如此作答,登时又叫刘璇疑惑不解。  

“遣走。”望着刘璇疑惑的双眼,肖凡干脆道。  

“向傲是走投无路才来投奔天朝的,若是纳降便是容留,正好与了北匈奴以举兵来犯的口实。”  

“父亲所言极是。现下朝政混乱,悍匪猖獗,若再给了北匈奴口实举兵来犯,我天朝定会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稍有差池便有颠覆的危险。”肖凡言毕,肖子墨也阐明了自己的想法。  

“此事竟如此重大?亏得子墨代本宫监国,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若是自己临朝,一准儿会采纳大丞相黎尚渊的意见,杀了向傲一家,获知了其中的厉害,刘璇登时后怕得冷汗直流。  

正如肖凡分析,此时北匈奴右闲王花剌子正默默祷告着长生天,盼着肖子墨能纳降了向傲。继而花剌子好打着天朝蓄意容留北匈奴叛党的幌子与刘辟来个里应外合,颠覆天朝。  

“王爷!那个假皇子又来了!”就在花剌子妄想之际,属下来报。  

进得屋来,刘辟满脸的堆笑,“告诉花兄个好消息,向傲投奔天朝了!”  

“哦?刘璇收留他了?”听说向傲投奔了天朝,花剌子登时惊喜非常。  

“那个…既然是没杀,多半是纳降了。”迎着花剌子惊喜的眼神,刘辟含糊道。  

“即是如此,那本王可要回去搬兵了,到时候潼关大开,皇帝的宝座可就是你的了!”想想即将入口的肥肉,花剌子又是一阵狂喜。  

“那个吧…其实…其实还有个坏消息。”就在花剌子命下属去备酒肉准备庆贺时,刘辟脸上的笑容突然收了回去。  

“坏消息,什么坏消息?”见刘辟脸色木讷,花剌子不由得也是心下一噤。  

“那个…其实吧…方才刘璇把我大哥从潼关调开了。”皱了皱眉头,刘辟难言的道。  

“你说什么?调走了?怎么回事?”  

黎朮被调离潼关,无疑对花剌子是大大的不利的。  

远程奔袭粮草补给本就是个难题,若再不能速战速决,那结局就是惨败无疑。花剌子之所以坚持从潼关入境,也就是因为天朝的国都天邺城距离潼关比较近的缘故。  

所以听闻黎朮被调离了潼关,花剌子那股子兴奋劲也被浇了个透心凉。  

“实在不行咱们就走雁门关,咱们不是还有张世瑞呢吗,就是许如雷再勇猛,给他个措不及防,他也得受着,花兄不还是长驱直入?”说道许如雷那时,刘辟阴狠的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说得轻巧!就是过了雁门关又如何?雁门关距离天邺多远知道不?那可是两千来里呀!你就能保证一路畅通无阻?一路厮杀可知会折了多少军士?得胜了你坐拥天下,我们呢?得了个屁大点的上谷渔阳还落得个元气大伤。若是失败,就可是玉石俱焚的危险。你说这雁门关走得走不得?”  

听花剌子大有撂挑子的势头,刘辟登时急了,“这个嘛…花兄说的也不无道理。这样吧,事成之后,并州以北之地尽归花兄所有,如何?”  

虽然刘辟把条件扩宽到了极限,但花剌子还是一脸的不悦,原因很简单,他不愿意铤而走险。  

“你这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让个地盘就等坐享其成了,可我们兄弟呢,那可是舍家撇业、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玩了命的往上冲啊!这样吧兄弟,潼关大开我花剌子率部助你登上大宝,要是另辟他径的话你还是找别人吧!”  

“这…”  

北方诸地可是天朝三分之一的地盘,许了这么丰厚的条件花剌子都没动心,刘辟心里当时就没底了。  

“你听我说花兄,我大哥只是剿匪去了,许如风守潼关也是暂时性的,用不了几天我大哥就得接回来…”  

“异想天开呢你?调走了还想回去?你以为刘璇的脑袋是木头做的?”黎朮守潼关守的好好地,偏偏这节骨眼被调走了,不是故意是什么?结合天朝现在是太子监国的情况,花剌子便笃定黎朮被调离潼关绝对不是偶然。  

“花兄的意思…我大哥被调走是刘璇故意的?”  

“这么明显的事你都看不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