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歪歪1(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牛魔王再也招架不住,边打边向积雷山摩云洞退去。  

玉面公主一见忙命手下小妖出洞,去帮助牛魔王牛大力。  

猪八戒和沙悟净,孙悟空三人,一时间也拿不下这么多小妖怪,就这样被牛魔王趁机,逃进了摩云洞里。  

猪八戒和沙悟净两人心中烦闷,垂头丧气地坐在地上。  

孙悟空让猪八戒和沙悟净两人振作一点,事情这不可就此罢休。  

毕竟,唐三藏还生死不知呢!  

“要是可以的话…”  

孙悟空的话没有说完,猪八戒和沙悟净两人,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哆嗦。  

猪八戒和沙悟净显然已经明白了,孙悟空没有说完暗的意思,重新抖起精神,孙悟空领着猪八戒和沙悟净,一鼓作气冲到摩云洞口,把洞门砸碎。  

才休息没多久的牛魔王听到报告十分生气,尽管身体疲劳不已,还是急忙出摩云洞迎战孙悟空,猪八戒和沙悟净三人,尽管牛魔王奋勇招架,但是双拳难敌六手,乱拳还打死老师傅呢。  

奋勇招架的牛魔王,最终还是没有挡住孙悟空,猪八戒和沙悟净三人的攻击。  

牛魔王忙摇身变只白鹤展翅飞去。悟空也变成一只丹凤追了过去。  

凤是鸟中之王,牛魔王没有办法,只好飞下山崖,又变成一只香獐。  

孙悟空立刻变成饿虎来捉香獐;牛魔王则变个狮子来擒饿虎。  

孙悟空就地一滚,变成巨象,甩动着长鼻子去卷狮子。  

牛魔王一见,现出原身,原来是头大白牛,两只牛角像塔一样,身高八千多丈,牛魔王对孙悟空说道“孙悟空,你还能把我怎么样?”  

孙悟空叫声∶“长!”  

孙悟空变出万丈的法相天地,手拿如意金箍棒,朝牛魔王打去…  

牛魔王和孙悟空他俩斗法,惊天动地,引来了天上的神仙们的注意。  

于是,众多神仙下凡而来…  

因为爱情…  

额,似乎哪里不对?  

因该是为了,西游大劫的功德。  

天庭众仙纷纷下界来,要帮助孙悟空收服牛魔王…  

牛魔王见情势不妙,恢复原样,带着玉面狐狸转身向翠云山芭蕉洞跑去,孙悟空,猪八戒和沙悟净三人,领着从天庭而来的援兵。  

一路追杀逃跑的牛魔王,有几次把牛魔王给围住了…  

牛魔王一见被围住,就会变成大白牛,一次次突破包围。  

在最后一次突围中…  

牛魔王的用牛角把李天王顶飞,还好哪吒眼明手快,甩出风火轮挂在牛角上,吹起真火,痛得牛魔王乱叫,乘机救下了托塔天王李靖。  

打出真火的李靖,拿出昊天玉帝的照妖镜,照住牛魔王和玉面狐狸再也不能动弹了,哪吒的火尖枪顶在牛魔王的牛头上。  

牛魔王见无法逃脱,只好俯首投降,在答应借出芭蕉扇和孙悟空的保证下,牛魔王和玉面公主被绑了起来…  

孙悟空和猪八戒,沙悟净带着天庭众仙,压着牛魔王和玉面公主来到翠云山,芭蕉洞外…  

猪八戒耀武扬威的一阵叫骂后,明白了事情的情况的铁扇公主,无奈只好捧芭蕉扇出了芭蕉洞,献扇灭火。  

并告诉孙悟空只要连扇七七四十九扇,就可断绝火根。  

天庭众神仙见铁扇公主献出宝扇,还告诉了孙悟空怎么灭那火焰山火,纷纷向孙悟空,猪八戒和沙悟净三人告辞而去。  

他们要回天庭复命去了…  

原地剩下拿着芭蕉扇的孙悟空,压着牛魔王的猪八戒,压着玉面公主的沙悟净,还有一面担忧的铁扇公主。  

孙悟空一行人,飞到火焰山上空。  

孙悟空在火焰山天空,向下连扇四十九扇,顿时,山上的火灭风起,满天下起蒙蒙细雨,凉风习习。  

火焰山的大火灭了后。  

孙悟空把芭蕉扇要递还给铁扇公主,可是铁扇公主就不接过去…  

在铁扇公主期待的小眼神中,孙悟空明白了什么,这才让猪八戒和沙悟净,把牛魔王和玉面公主给放了。  

铁扇公主这才接过孙悟空递过来的芭蕉扇,念个咒语,把芭蕉扇变回杏叶一样大小,含在口中。  

铁扇公主带着牛魔王和玉面公主两人,回了翠云山芭蕉洞。  

理都不理会在原地向自己三人,打招呼的孙悟空,猪八戒和沙悟净三人。  

猪八戒和沙悟净,孙悟空三人,只能露出相同浅浅假笑,缓解尴尬…  

“唐三藏明天就给你送回来,你们别在来犯我们,不然别怪我不客气了…”  

铁扇公主的话音远远的飘过来,这才让孙悟空三人想起,唐三藏还没有救出来,可是铁扇公主都这么说了,还能怎么办?  

孙悟空和猪八戒,沙悟净三人也只能回去等了,要知道惹急了铁扇公主这个修罗王的女儿,冥河道人最疼爱的孙女,事情可能发展到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能够忍的事情,还是忍一下的好,猪八戒和沙悟净,孙悟空三人达成了默契,不要在节外生枝了。  

第二天,清晨。  

铁扇公主就把唐三藏给送回来了。  

查看了唐三藏没有事情的孙悟空,让猪八戒和沙悟净收拾好行李,准备开始旅途了,  

在土地神和院落主人的送行下,唐三藏师徒四人,才恢复了取经的行程。  

唐三藏听了孙悟空,猪八戒和沙悟净三人的讲述,才知道了事情的来由。  

满意了自己好奇心之后,唐三藏认真的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