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流言(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杨玉英可谓拥有当下世界上最全面的信息,给这些学生上课,讲课时信息量向来非常非常大,至于效果…学生们至少在态度上绝对是特别的认真。  

虽然学生们的学习进度略有不同,毕竟一开始的基础就不一样,词汇量也不一样,但都你追我赶,学习热情迸发。  

不光学生,连别的系的老师都被吸引得开始学英文了。  

历史系的钱教授,他老人家不曾留洋,虽然懂一点英文,但也是因为他接受新知识接受的快,当年又读过教会学校,所以学了些,现在也已经忘得差不多,以前可从来没想过再把英文拾起来,在公开场合还说过,比起费力气再学英文,他宁愿多读两本史书,多研究一会儿古文字资料。  

可最近看过杨玉英那些学生们抄写的笔记,一下子入了迷,看了没两日就不满足等学生们译完之后再读,居然要求他爱人每天晚上教他英文了。  

赵校长知道杨玉英除了英文,德文,日文等也颇为优秀,简直动了让她多开几堂课的心思。  

要不是杨玉英不会分身术,事情也多,恐怕这个想法还真能变成现实。  

杨玉英一时间名声大作,不说和琴岛大学那些顶尖的名师相提并论,但也是相当受人尊重的先生。  

琴岛大学也兴起一阵学洋文的热潮,也不知这算不算好事,反正目前来说,学点洋文还是很有用处。  

“素翎姐,你帮我翻译一下这一段资料,我觉得自己译得好像有些不通顺。”  

图书馆内,黄素翎手指微颤,面上露出个勉强的微笑,心下叹息,却还是认认真真地帮自家小学弟开始翻译。  

杨玉英名动琴岛大学的事,她自然是知道。  

她还知道,王教授每到林先生上课,都要去抢占座位,虽然不是他一个教授这般做,可黄素翎…只能看得到王宁贤。  

“哎!”  

黄素翎叹了口气,心下苦笑。  

可她也没法子。  

虽然她并不觉得杨玉英那般上课有什么好,不细致,毫无技巧,主要是要求学生自学…可自己怎么想,并没有用。  

她那一帮学弟学妹们已经到了一日不研究林先生给的资料,就好似还有人生重要任务未曾完成的地步。  

事已至此,她能如何?  

被借调到燕平大学的英语老师迟迟不归,杨玉英的教学生涯到颇顺利。  

学生们的英语水平那是直线上升。  

赵校长他们眼看着这些学生用英文辩论,从磕磕绊绊,到一争争半堂课不停歇。  

因为但凡说一句华语就算输,大家都努力去说英语,口语水平个个都拔高了不少。  

“林先生的聘书该发了,待遇嘛,好说。”  

“林先生!”  

这日,杨玉英上完课,刚抱着书本出门,就听有人叫她,侧头看过去,顿时扬眉,心中既意外,又不太意外。  

井上隆一,极道会会长,日本玄洋社头山雅介义子,正经的华国通。  

他在琴岛创办极道会以来,通过各种手段把触角渗透进华国的各个角落,军政商各方要员身边皆有他们的眼线。  

最近极道会最主要的任务是筹款,而筹款最快的方式,一是毒、品,二是军火。  

极道会到没做军火生意,但毒、品生意近年来做得非常大,可以说已经是极道会主要资金来源。  

“林先生。”  

井上隆一轻笑,挥挥手。  

他身边一个身量很高,至少在日本人中罕见的年轻男子,捧着一方锦盒上前。  

“我听说林先生最近想要置办一套房产,您看看,这一套可还满意。”  

杨玉英随手接过来,看了看。  

锦盒里装着地契。  

房产在仁泉弯,琴岛最繁华地段,周围有商场,学校,大剧院等等设施,可谓是整个琴岛地价最贵的地方。  

在这里一套洋房,比起普通地段,价格至少高三倍。  

杨玉英笑起来:“好东西,井上先生要什么?”  

“我只是想和林小姐交个朋友,再请林小姐帮我们引荐一下宋珧宋司令,我们和宋司令之间虽然有一点误会,但是,并非不能解决…”  

杨玉英笑了笑,轻轻把锦盒一推,手持锦盒的那人顿时连退三步,心口一滞,微微色变。  

“任何一个带着刀枪跨入华国土地的日本人,我永远不会和他们交朋友。”  

说完转身就走。  

“咳…咳咳。”  

松本咳了两声,走回去低声道,“老师,她好大的力气。”  

井上隆一点点头,神色不变,一路走出琴岛大学,身边的人替他打开车门,他徐徐坐进去才一笑:“试试这位小姐的来路,不知道根底,总归让人不安。”  

这位林小姐似乎有自己的消息来源,偏偏怎么查,也查不出究竟。  

论情报,他们极道会在华国也算佼佼者,可底下的人查了许久,林婉娘的真实身份依旧查不出。  

在记录中,她出身落魄书香门第,父母双亡,与琴岛大学王宁贤教授有过婚约,如今已退婚,据说是保安军宋珧的表妹,但这一点尚且存疑。  

从资料上看,林婉娘很普通。  

但是她拥有一身极好的身手,暂时来看,至少不下于他们极道会真正的武士。  

和德国礼仁洋行,美国时美洋行等多个洋行有关系。  

知道很多隐秘信息,连自己曾经与萨尔森先生的通信也见过。  

井上自己的事情自己知道,他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