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章 大结局(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冬至看向天空的两个太阳,看向那些陆陆续续走进避难所的人。  

在这一刻,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并非外星人,他们与自己一样,都是人类!修灵文明在这危急关头,其思考模式都与人类文明一样!  

他们不是新的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延续!  

“好,我会尽全力!”冬至给了三圣确切的答案。  

还有六十天,他决定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转移玄兵镜花水月,利用他的空间可以抵抗一部分力量。  

第二件事:通过建立夹层空间的方式来扩大避难所。  

第三件事:量产丁勋!  

此时的他才发现,当修灵与科技结合可以爆发出多么强大的力量。  

第一件事冬至打算将镜花水月内部搬空以减少内部质量,然后进行搬迁,操控空间作为第一层防御。  

第二件事冬至则是利用灵子发动机,让修灵者自己的力量支撑空间。  

第三件事就是利用克隆技术,复制丁勋,让复制的丁勋作为防御力量去吸收冲击。非常时期只能用非常方理纲常也只有暂时放在一边。  

六十天后,冬至几乎挖平了整个万兽山,蜂巢,雷神,盘古和太阳神殿则帮助运输,最后足足容纳一亿人!  

但也仅仅占灵韵之州总人口的千分之一而已。可这已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计算机重新评估后,5000层以内的生存概率都在90以上!  

因为超新星的爆发主要能量被星球挡住,庇护所面对的冲击主要是星球本身因为受击而爆发的强大冲击,还有就是超高温…  

前者以冬至的科技,只要星球不被摧毁,就足以抵抗,后者则是全方位的。  

所以庇护所是球形,每一层都强大的能量供应和修灵者辅助,借助科技转化为强核力,以控制原子运动。  

在第五千层的区域冬至还附带了一层反原子电池可以进一步吸收热量,如此来保证五千层以内的存活率。  

当太阳升到高空,灵韵之州还有无数人被蒙在鼓里,他们如往常一样生活,修炼与休闲…  

太阳看上去还跟往常一样。但冬至知道,太阳已经炸了…  

能量的的传输大约还要15分钟才会到达…  

15分钟后,太阳忽然发出了耀眼的光辉,产生的亮度将整个世界都照得透亮,人们还没来得及反应,就在这股力量下灰飞烟灭,冬至所有的造物,哪怕是隐藏在地下十公里的探测器械也在一瞬间被破坏!  

超新星爆发的冲击来了!  

此时的冬至操作者丁勋本体,意识与之融合,没有躲在背面,而是面对着超新星爆发的一面。  

在他身后,有一些数据探测器,如此近距离探测超新星爆发,这么难得的科研机会,他怎么会浪费。  

冬至爆发全身力量,哪怕能抵抗一秒,也可以得到海量的数据。  

当冲击来临,冬至感觉瞬间失去了身体,竟然与当初穿越时一样,他失去了一切只剩下意识…  

但如今与当初不一样的是冬至的意识十分强大。他的身体被毁灭,但精神力竟然在那能量漩涡里存活。  

他仿佛看透了宇宙的一切,他的精神力似乎触及了宇宙最基础的规则…  

他看到在每一个量子上发生的规则演化,只是那规则太过于玄妙,他无法理解。  

就在这时,他仿佛看到了时间,如同一根一根的琴弦,穿到过去,穿到未来,他以精神力去拨动那根琴弦,时间就如同一个个确切的符号跃然他脑海。  

仿佛过去了几百万年的时间,冬至忽然抓住时间的一端,意识顺着往上,他回到了过去。  

他看到了太阳系的出生,他看到了一个陨石撞击地球毁灭了恐龙,他看到了人类壮志凌云,踏入太空时代。  

最后,他看到了人类舰队朝着双星系统全速前进!  

冬至心中呐喊道:“不要去,不要来!”他发疯一般的调动自己全部的力量,在人类舰队不远处开了一道门,一道可以回到过去,回到最初的门…  

但,那个过去的宇宙什么都还没有。冬至心中一念:“所有的虚无不是虚无,所谓的零可以有正负!”  

一瞬间,一道规则落在那虚无空间内,无数的能量与物质爆发开。  

“G,e,i,c…”冬至脑海里对于宇宙的全部知识都化为了规则融入其中,还有那最美的欧拉公式,那最简单却又蕴含无数力量的质能方程…  

“回地球吧,不要出来了,宇宙不爱你们!”冬至心中呢喃着,脑海里关于太阳系和地球的一切参数都融于宇宙规则之中…  

那穿越门的生灵,被规则的力量同化,也融入那颗新生的星球。  

当冬至醒来,他已经处于庇护所核心区,他发现已经与丁勋失去了连接。他看了一眼时间,他刚才横跨宇宙几百亿年,在这里实际的时间竟然不过一瞬…至于这一瞬到底有多长他不清楚,因为已经超出计算机能够分辨的最低尺度。  

冬至甚至都记不起那里发生了什么,他只记得他看到了过去,看到了他日夜思念的家乡:地球!  

他通过计算机看到整个庇护所的情况。  

海洋在千分之一秒的时间蒸发,一瞬间便聚变出元素周期表的所有元素。星球内部发生了剧烈的地震,岩浆喷发出来,一条条仿佛撕裂整个星球的裂隙横跨两边的天际!  

玄兵镜花水月仅仅撑了百分之一秒就立刻破碎,夹层空间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