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交换球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看到球进,现场为数不多的中国队球迷更加兴奋,在看台上疯狂的跳跃欢呼,把个哈里发·本扎伊德体育场当成了中国队的主场。  

甚至,连一些本地的阿联酋球迷也跟着鼓掌。  

毕竟这个球太漂亮了,而且是许浩峰这个“国际巨星”策划的。  

国际巨星有点夸张,但确实是目前比赛场上二十二名球员中最大牌的,也是最亮眼的,亚足联官方已经好多次在许浩峰表现出色之后刊文表扬,甚至有传言,说许浩峰基本上预定了本赛季的最佳新秀奖。  

当然,传言只能是传言。  

有传言说,亚足联的奖项基本上只颁发给在亚洲球队效力的球员,也有传言说是只颁发给到现场领奖的亚洲球员。  

朴智星就是一个案例,按照表现,朴智星完全有资格获得一个甚至几个亚洲足球先生的奖杯,但一次都没有,因为朴智星巅峰期在曼联效力,而且因为比赛的原因,基本上不可能出现亚足联的颁奖典礼,所以从来没获得过这个奖项。  

所以,许浩峰根本没把这些个传言当回事儿,他还是对欧足联以及国际足联颁发的奖项更感兴趣,那些奖项含金量明显更足。  

反倒是刚刚进球的赵俊哲要是能在国家队里继续进球,还真有机会争取一下亚足联的某些奖项。  

进球后的赵俊哲非常开心,冲到许浩峰身边一个飞扑将许浩峰直接扑到在草皮上。  

其他球员也很快跟了上来一个接一个的叠起了罗汉。  

等庆祝结束,赵俊哲拉起许浩峰,搂着许浩峰的肩膀朝中国队球迷所在的方向挥手致意,甚至还特意对着记者群所在的方向摆了几个姿势,很有大佬风范。  

末了,又郑重的对许浩峰说了一声“老弟,谢啦。”  

赵俊哲在国家和俱乐部的声望都很高,实力也不错,但确实不是那种能进球能组织能射门的球员,进球数据很一般,现在有机会在这样的比赛场次中打进一记漂亮的抽射,自然很开心。  

要知道,赵俊哲尽管声望很高,但在国家队还从来没进过球呢,距离国家队首球最近的一次是02年世界杯对阵巴西时接马明玉传球抽射中柱,再之后,他就被当后腰用了,在朱光琥上任之后更是一度被打进冷宫,连热身赛都没机会登场。  

现在,这位名声显赫的赵队总算得偿所愿,在国家队的正式比赛中打进1球。  

许浩峰则笑道:“国家队首球,恭喜赵队,记得请客。”  

“没问题,大餐任点。”  

“哈哈,那我可要狮子大开口了。”  

其实许浩峰知道这些国内球员的收入并不高,虽然跟普通百姓比起来已经算不少了,但跟国外那些联赛相比,国内球员的收入只能排在中低档。  

而且国足基本上没什么代言,只有最顶尖的几个人可能有机会获得一些代言费,剩下的只能吃死工资。  

赵俊哲名气很大,可收入却跟名气完全不匹配,几乎没什么广告,再加上国足成绩一般,所以一年下来有个二三百万的实际入账就不错了,顶多再接一些地方性的广告代言赚点额外收入,跟许浩峰这些在海外踢球的完全没法比。  

许浩峰现在的周薪是三千五百镑,一年52周,加上各种奖金、出场费之类的收入,一年下来最少有二十万镑,缴纳一部分税费之后也有十三四万镑左右,兑换成人民币就是一百三四十万。  

要知道,这是许浩峰极力压低工资换取出场次数的菜鸟赛季工资标准,在欧洲属于二三级别联赛大的水平,在阿森纳和法兰克福队内比预备队一些球员还低,属于彻头彻尾的低工资球员。  

但就这,已经比国内绝大部分球员要高,跟目前的赵俊哲大致差不多。  

如果他愿意接广告,愿意跟法兰克福甚至阿森纳谈新合同,他的收入会立刻飙升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所以他说的狮子大开口,其实也就是说说而已。  

真要狮子大开口,一顿饭吃个十几万几十万的,赵俊哲那么点工资够干啥?  

一顿吃小半年工资,国内球员没几个吃得起。  

比赛重新开始。  

2球落后的伊拉克依然没有放弃,攻势依然那么猛烈,尤其是马赫迪和尤尼斯这两个主攻点,频繁制造杀机,好几次都非常接近进球。  

但是,都被众志成城的中国队给守了下来,连赵俊哲都给许浩峰喊了回来参与到防守中。  

赵俊哲的防守能力不如李铁,但毕竟是全能型工兵,踢过一阵子的后腰,体能也好,做做协防还是可以的。  

虽然这违背了主教练朱光琥在赛前的战术安排,但赵俊哲回撤防守的时候却一点也没犹豫。  

快七十分钟的时候,郝军民登场换下东方卓,陈韬换下陶微。  

下了一个前锋,上了一个前腰,进一步加强了中场控制力,中国队踢的更加自如。  

甚至在比赛快结束之前,陈韬在前场接球之后马赛回旋过掉伊拉克后腰海塔姆带球推进球到禁区线附近踢出一脚速度极快的抽射,只是角度没拉开,被伊拉克门将诺尔抱在怀里。  

许浩峰也有过一次反击机会,但在伊拉克中后卫巴塞姆的防守下把球趟出了底线。  

当来自韩国的主裁判吹响比赛结束的哨音之后,许浩峰松了一口气,脱下身上的球衣绕着球场鼓掌致谢,看到有些失魂落魄的蹲在场边的尤尼斯后,走过去拍了拍这个还很年轻的伊拉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