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 破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可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努尔哈赤最绝望的时刻,希望自己就上门来了。  

如果能求到罗曼诺夫王朝的人的帮助,这仗他们将会增添更多的胜算。  

努尔哈赤派出的使者很快就找到了北方的毛子们。  

一番争执之下,最后努尔哈赤付出了千里的土地,换来毛子们的帮助。  

傍晚,夜色刚刚降临,明军就对着辽京城四座城门发起了总攻。  

无数的明军如潮水般涌来,喊杀声甚至掩盖住了火炮的声音。  

箭矢如倾盆大雨,城上的鞑子纷纷躲避,这时候明军已经将云梯和攻城车推了上来。  

箭雨一停,鞑子们就从各种角落里跳了出来。  

他们只有手中的一把弯刀,但依旧坚决的与冲上城头的明军厮杀在了一起。  

只不过这一次,明军的数量有些超乎他们意料了。  

无数把云梯搭在了城墙上,明军就好似蚂蚁上树,雨后春笋般,不停的冒了出来。  

守城的鞑子都统见势不妙,立刻派人去求援,但得到的消息却让他有些心凉。  

其他城墙的情况比自己只差不强。  

明军这是总攻了。  

决战的时刻就在今夜。  

富察氏衮代在城中府邸内,纵目四望。  

只见四面城墙上都是火光乍起,血红一片。  

她赶紧召集各部的老人前来议事。  

很快,房间内就坐满了人。  

“诸位长老。”  

富察氏衮代暂时取代了努尔哈赤的位置,问道:  

“城,要守不住了。”  

瞬间,房内就乱了起来。  

各部图吉额善交头接耳,语言中皆是恐惧。  

“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明军就要杀进来了!”  

“咱们快逃吧!”  

“逃?四面都是明军,能往哪里逃?”  

听着房中的怯懦猥琐之词,富察氏衮代重重一拍桌案,爆发出了让人为之侧目的气势。  

“肃静!”  

“你们皆是各部的图吉,如果你们都慌乱了,勇士们会怎么想?”  

众人面面相觑,暂时安静了下去。  

“不知大妃觉得眼下该如何是好?”  

富察氏衮代眯了眯眼,说道:“当下,咱们决不能坐以待毙。”  

“想要活命,只有一种方式。”  

“那就是...突围!”  

有老者说话了:“可是...四面都是数不尽的明军,城中兵力只有两万了,咱们怎么能冲得出去?”  

眼看房中又要乱起,富察氏衮代加大了音量,将众人的议论声压了下去。  

“我昨日接到消息。”  

“城北出现了一支罗曼诺夫王朝的骑兵!”  

“应该是汗王请来的救兵!”  

“所以咱们要向北突围,与他们汇合!”  

“再过一个时辰,我会下令让将士们集结起来,一同从北城门突围。”  

“各自回家准备去吧!”  

富察氏衮代长袖一挥,众人急忙冲出了房间,回家收拾东西去了。  

当他们都离开后,富察氏衮代嘴角微微上扬,对身后的莽古尔泰说道:“莽古尔泰,你现在就去让将士们集合起来,咱们准备离开了。”  

莽古尔泰有些不解的看着她:“大妃,咱们不等这些图吉了吗?”  

“他们就是我留给明军的诱饵。”  

富察氏衮代把玩着手上的金镯子,眉眼低垂,看不清神色。  

“他们家里有多少金银财宝,不用我多说。”  

“既然想突围,就要有人去拦住明军的脚步。”  

“这些人是最合适的了。”  

“反正带着他们也跑不快。”  

“横竖都是死,想必他们也很乐意牺牲自己。”  

富察氏衮代笑了笑:“下去准备吧。”  

莽古尔泰咽了口唾沫,点点头,走出了房间。  

尚在厮杀的明军发现鞑子开始后退,逐渐的撤下了城墙,顿时有些不明所以。  

这是...放弃了?  

那为什么不举手投降?  

不只是城上明军,后来的明军冲上城墙后来回转了几圈,连个敌人的影子都没看到,疑惑了。  

赢了?  

就这么赢了?  

本来他们还以为会收到更加猛烈的抵抗。  

可这刚开战半个时辰,敌人就被杀完了?  

明军们发出了欢呼声,开始进入城中。  

东南西三城上的鞑子同时撤走,几十万明军开始了乘胜追击。  

因为街上看到的鞑子不多,他们开始挨家挨户的搜人,防止有鞑子藏在屋中埋伏。  

结果倒好,鞑子没找到,倒是抓住了不少身着富贵的老者。  

他们正忙着收拾行囊,将一箱箱金银珠宝,古玩字画装上马车,可才装了一半,明军就杀了进来。  

他们立马傻眼了。  

不是说好一个时辰吗?  

这才刚过半个时辰啊!  

明军杀近他们居住的院子内,看到如此多的金银珠宝,顿时眼睛都红了。  

他们先是抓住了这些老者,最后将消息告诉了统将的千户。  

千户接到消息后立刻赶来,见到这些金银珠宝也是有些意外。  

他一眼就认出,这些人不是汉人。  

而是鞑子。  

家中的丫鬟、小妾多如牛毛,数都数不清。  

可见是附骨之蛆,一直在压榨汉人百姓。  

“将军,咱们怎么处理他们?”  

有小将上前询问,一语双关。  

千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