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呵,十人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兵曹是县兵的驻地,也就是广都县的城防军营,这里长期驻扎着四千人的兵力,由县尉直接统辖。  

还有一千,则是由兵曹掾,也就是那个爵为公乘的老者所统辖,负责日常夜间巡逻和城上布防。  

当张仲到达军营之外时,就看见了当初斩杀尚时,悬挂在市场的那面玄黑色的军旗。  

而其下,几千人呼喝连天,正在进行着常规的训练,左而右之,前而后之,旗举则起,旗按则伏,秩序俨然。  

索招看了一会儿,侧身对着张仲说道。“再过数月,这里就要换人了。”  

张仲知道他说的是什么,这涉及到秦国的徭律。  

徭律规定,秦国的兵役不是一家人只出一个,而是留最小的,其他孩子相互轮换,如果有大战,服兵役则是去前线参加战争。  

没有大战,兵役就是这般,在城中接受训练。  

对于这些接受训练的兵卒,还有那些服徭役的隶臣民夫,都归属于这一套专门的律法,徭律来进行管理。  

而之所以秦国,会出现这样的规定和律法,则是因为一句话,“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说来可笑,这句话原本是儒家的孔子提出的,但他所看重的国家却没有做到这一点。  

相反,他最抨击的法家,却对此深以为然,并将其纳入了实际行动当中,还规整出了一套完整的律法。  

而正是源于对这句话的奉行,秦国才能每临大战,则全民皆兵,以一国之力,能抗山东六国之兵。  

每临惨败,也能在国内迅速的补充兵员,不过一两年的休整,便能卷土重来,再次出兵数十万,用以攻城略地。  

数十年间,打得六国苦不堪言。  

“届时,我应当也会来。”  

索招笑了笑,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到时候,汝,说不得就是屯长了。”  

张仲正要开口,就见到几位大人已经走到了军旗之下。  

与律法答问不同,许是因为几千人在场,激发了身为领导的表现欲,为首的老人突然踏前一步,开口说道。“五兵者,剑,盾,弓,戈,矛,习之则无战不能击。”  

张仲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因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五兵全部都精通的话,则没有什么战场不能适应。  

“然人力有穷,五者皆精,难也。”  

“是故,诸位可选二技以考,与律法答问最佳者,亭之。”  

说完之后,老人退了一步,站回了人群,随后,开始有甲士提着秦军制式的兵器走到了校场。  

这.....就没了?  

张仲本以为,自己会像后世参加大会时,面对校长那般,听一场让人昏昏欲睡,还完全记不住的演讲。  

却没想到,前后不过三句话的功夫,就完事了。  

随着兵器布置完毕,有数名大夫爵,以及官大夫爵位的屯长;百将,从军中走了出来。  

他们皆身材健硕,身穿甲胄,腰佩长剑,十分威武。  

贼掾李炀站了出来,他先是瞟了一眼张仲,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之后,才开口说道。  

“此皆军中勇壮屯长,百将,俱是十人之敌,不求汝等能战而胜之,但求汝等能有数人之勇。”  

“他日,方能捕盗于亭上。”  

“唯。”众人应是,随后依次散开,等待着诸位屯长百将各寻对手。  

很快,众多屯长就挑选完毕。  

张仲所面对的,是一个体毛旺盛,宛如野人一般的官大夫,看他的甲胄装束,乃是这数名十人敌当中,仅有的两名百将之一。  

“我认得你。”  

张仲只想捂脸,自从上次杀了花蛮白荼和一只豹子之后,他遇到的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认得你。”  

“花蛮白荼是你杀的吧!”  

县上都传疯了,所以,这也没什么不能承认的,点了点头,张仲言到。“正是。”  

“他曾是吾之同袍。”宛如猩猩般的百将,将腰间的长剑拔出,对准了张仲。  

“忘了告诉你,吾亦曾是蛮人,名秋蛮赫。”  

张仲眼睛微微眯起,同样将长剑拔出。  

“小子,吾不会留......”  

铛!!!  

张仲丝毫不与他废话,抬手就是一剑,砍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要不是青铜盾的防御面积颇广,这百将,说不得就要吃个大亏。  

但即便是剑被盾牌挡住,秋蛮赫也一样不好受,因为,张仲的力道,太大了。  

脚下连退数步,花蛮赫以盾牌挡住前方,探出的半个头颅上胡须怒张,宛如发怒的狮子。  

“竖子,汝......”  

又是一剑,正中秋蛮赫的盾面,在其身躯一仰之间,一只四十二码的大脚,噗的一声印在了他的小腹。  

以张仲如今的力道,这一脚,即便是留了手,也将秋蛮赫踹出了足足十余米,在地上拖出了一个长长的滑痕。  

能动手,就不要多比比。  

尤其是在面对势均力敌的对手时。  

“这距离。”张仲轻轻勾了勾嘴角,估摸了一下距离,右脚前踏,身躯微微弓起。  

秋蛮赫也不愧为十人敌的猛士,力道还未尽,他就以盾牌强行将自己定住。  

一个翻身,他如狸猫一般轻盈爬起,但还未曾来得及前冲,就见到了一面带着剧烈呼啸的盾牌。  

还有些搞不清楚状况的他,只能下意识的将手中青铜盾抬起。  

震耳欲聋的巨响中,秋蛮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