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减负从教改开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ps本章全是干货,有很多现代教育观点以及杨老师的畅想,有观念冲突请别说话)  

被杨树林一通瞎鸡儿改,老师们发现自己上课期间根本讲不完课。非常负责任的老师们下课凑到一块进行交流。他们发现不仅仅是他们自己一个老师这样、十个老师、一百个老师都是这样的。  

最后实在忍受不了的老师们派代表找到了杨树林,他们表示必须要加课,要不然该讲的内容根本讲不完。  

杨树林得知此事笑了,他把教文化课的老师们聚集在一块开了一个座谈会,他坐在主位,其他老师们围坐两圈。  

“有些老师跟我反应,因为教学时长太短,他们需要把两节、三节课的东西放在一节课当中去讲。然后向我表示根本讲不完。”杨树林笑眯眯地道:“没错!一节课讲两节课、三节课的东西无论换谁来讲都是讲不完的。所以我们就不要那么过于详细的讲。”  

杨树林在大屏幕中投影一张图给大家看:“大家请看,这是戴尔学习金字塔理论图解。我们传统方式教学学生能接受多少?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这是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然而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而主动学习呢?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但是大家都可以发现学生一旦主动学习,留给老师的时间其实并不多。”杨树林很直白地道。  

“在教学环节中,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之后,老师就会陷入一种很尴尬的境地要我干嘛?我是谁?我来干什么?所以老师们为了刷足存在感,就一直讲啊讲、讲啊讲看似你很勤奋,实际上学生得到的并没有你想想的那么多。”杨树林毫不留情的戳穿了老师们自我编制地美梦:  

我很努力!我很上进!学生学不好是他们自己的问题!  

其实恰恰是这些老师们扼杀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恰恰是老师们养成了学生不劳而获、不去思考的弊病。学生学到的只有知识,却并没有提升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  

学科基本素养是由教育部提出,代替课堂三维目标的新的教学核心。就拿语文来说语文的学科素养包括:  

语言的建构、  

文化的理解、  

思维的发展、  

审美的鉴赏、  

然而依然有很多地方的老师还抱着“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堂三维目标组织教学,自以为很专业,却不知道脱离了时代的脚步。  

杨树林的一通警钟把老师们敲懵了,尤其是老教师们更是接受不能。他们当了一辈子老师,桃李遍天下,学生中不乏优秀者,被杨树林这么一说相当没面子因为杨树林的核心意思就是:你们不会教学!  

这是从根上否认一个老师存在的价值,这让老师们相当接受不能。不过三才实验中学的校长始终是杨树林,所以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你有意见可以提出,但是接不接受、执不执行是杨树林的事情。如果你的观念和他存在冲突,无法接受他的领导,校长室大门常打开,欢迎辞职。  

“这是我去好些学校参观、考察、调研、学习之后得出的结论我们的教学真的存在很多演的成分:老师在演勤奋,学生在演乖巧。至于成绩还是靠着做题一点一点提上来的。所以我们干嘛要去演呢?直接做题不好吗?”杨树林提出了问题。  

他自问自答道:“做题很好!能直观检验学生学会了什么但是老师们不放心呀!我什么都没讲学生怎么会呢?我感觉什么都没讲透,学生怎么可能答得出来呢?其实这很有道理学生都不知道该学什么如何去答题?这就涉及到了我们老师应该做什么了!”  

老师们被杨树林的演讲给引出了兴趣,他们发现如果按照杨树林这么说,他的瞎鸡儿改真的有可能成功?  

“我们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这个定位没毛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是先贤留下的至理名言。但是我们不能再以传统的方式来进行填鸭式授课,我们要采用更先进的方式在进行课堂改革。老师们是学习的引领者你们是书山学海当中的灯塔,你们是学生的指路明灯。”  

“你们的工作就是指出学生们该学什么各学科组接下来的工作重点要放在构建知识体系,把教材全部整合。比如数学,可以整合成为代数、几何。打破现有教材初一初二初三初四的编排,把能集中的集中。数、代数式、方程、一次方程、二次方程,把他们按照由浅到深的方式排列,争取做到让学生看着你们给出来的提纲就能自我学习。”  

“语文老师也是如此:你们可以把教材按照现代文、文言文、诗歌、作文等分类编排。同时罗列初中生必背文章、诗歌以及必读书目。学生按照这个顺序模块化的自我学习。”  

“英语、政治、历史、生物、地理、物理、化学亦然教材只是工具书,我们要根据工具书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提炼出来。让他们花最短的时间做最多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