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死因不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进去看看?  

王曦晨又不傻,尸体有什么好看的,怪吓人的,他当然不去。  

林琅一本正经的说道:“这可是王大人管辖之事,你不进去看看,万一仵作有所纰漏,岂不是会被大理寺抢了先机?”  

直接被林琅上纲上线了,王曦晨顿时就察觉到周围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自己。  

那种架起来放在火上烤的滋味,难受。  

“林大人......说的是,那就.....一起去看看。”王曦晨脸上一阵青一阵白。  

林琅当先走了进去,李翰林也跟了上去。  

而王曦晨慢吞吞的从叶熙真身边走出,一脸不情愿的模样。  

很快,听到身后人群中隐约传来的窃笑声,王曦晨只能硬着头皮加快脚步。  

吴六斤不敢跟着,只能站在人群背后,又担心自己被驸马爷叫进去,只好在心里暗暗念叨:驸马爷你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想要查清楚袁宗左将军的死因,就必须要验尸。  

大理寺确实是比天京府衙门更早验尸。  

可就算大理寺有发现,也不会分享给天京府衙门,怕被天京府抢了头功。  

所以尸体到了天京府,府尹立刻安排那位老仵作开始查验了。  

眼下府尹叶熙真等人,就是在等着仵作的验尸结果。  

不过林琅知道,这年头还是有些封建思想,觉得死人晦气,普通人都唯恐避之不及,就更不要说是有官身的老爷们了。  

林琅学医出身,对死者充满敬畏,却从不拘泥于这种小节。  

更何况,查清楚死因,让真相大白于天下,对死者和死者家属来说,也算是一种安慰。  

“小人见过驸马爷。”那老仵作见一身官服的林琅走了进来,立刻面上一喜,他连忙放下手中的家伙,倒头就拜。  

“不必多礼,你忙你的便是。”林琅摆了摆手。  

“是是是......”老仵作这才继续。  

停尸房当中,除了老仵作之外,还有一个穿着管家服饰的老者,应该是袁将军府的人,陪着袁将军的尸体来的。  

林琅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工作台上的袁将军身上。  

此时,李翰林和王曦晨也走了进来。  

只不过李翰林站在了那位袁府管家的身边,而王曦晨,跨过门槛,就立刻伸手捂鼻。  

什么都还没看到,一进门闻到那种怪味,王曦晨就面色如土。  

等到王曦晨看着停尸房当中的情形,更是双腿发软。  

除了袁将军之外,停尸房的角落里,还摆着其他几具尸体。  

虽然上面都盖着白布,可一想到白布下面盖着的,就是冷冰冰的尸体,王曦晨第三条腿都软了。  

上一次在清宁宫,林琅查明了那小太监的死因,似乎比这位老仵作还要厉害。  

其实林琅真没这种想法。  

他接受的是现代医学理论,很多细节自然要比这时代的仵作要更加专业。  

但是这并不代表这时代的仵作,都是吃干饭的。  

至少林琅现在看着老仵作的验尸流程,都暗暗点头。  

古代的仵作,要在没有解剖尸体的情况下,把详细的检验结果报告给上司,作断案的参考。  

一个好仵作,其实要懂不少专业知识,精通解剖学及药理病理,知道何处经络受伤便危及哪处脏腑,中何种毒便出现什么症状,判断越准确,对破案越有帮助。  

眼下这位天京府衙门的老仵作,检验尸体依然极其详细,从毛发到指甲,没有放过任何细节,一直都在翻来复去地勘查,寻找可疑之处。  

很多土办法,宋慈的洗冤集录、以及疑狱集、折狱龟鉴等古籍上都有记载。  

眼下这位老仵作的查验方法,也让林琅收获良多。  

“可有什么发现?”见那老仵作眉头皱的越来越紧,林琅轻声问了一声。  

“回驸马爷,其实在将军府,小人就简单查探过袁将军的身子,后来大理寺的仵作来了,就把小人给赶出来了。”  

那老仵作轻声道:“小人查验了袁将军全身、指甲、毛发、口鼻耳喉各处,没有外伤,也没有任何的异常,如果无法找到这位袁将军的死因,那就只能归类为暴病身亡了。”  

暴病身亡?  

在古代很多急病,在没有诊断依据的情况下,统统都只能归类为暴病身亡。  

林琅看着躺在查验台上的那具身子,陷入了沉思。  

一个排行榜上的高手,莫名奇妙就死在自己家,其中没有任何蹊跷,谁信啊?  

奇怪的是,那位老仵作反复查探过,没有任何的发现。  

如果林琅猜的没错的话,大理寺的人应该也没有什么线索。  

林琅站在一旁看那老仵作查验了很久,该验的地方都验了,都没有找到死因既然没有任何外伤,那就是内伤了。  

真要查明死因,用老仵作的那些土办法不奏效,那么,想要查明袁将军的死因,就只有一个办法了。  

解剖尸体。  

可是为什么大理寺的仵作和天京府衙门的仵作都没有对尸体下手?  

“老师傅,可否剖尸查验。”林琅轻声道。  

听到林琅的话,那位袁将军府的管家慌忙跪倒在地:“大人,使不得啊,我家老夫人和夫人反复叮嘱小人,不能动将军的身子。”  

见林琅碰了钉子,王曦晨倒是乐了。  

“呵呵。”他捏着鼻子,阴阳怪气的笑道:“就算将军府的家眷点头也没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