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乖乖送上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理寺连首辅大人的面子都不给,天京府怎么出头?  

也就这位驸马爷敢出手。  

不过转眼一想,叶熙真还真觉得,也许让这位驸马爷出马,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这位混不吝的驸马爷去闹腾一番,一旦真的跟大理寺闹僵了,想来陛下也不至于怪罪到他这个府尹的头上。  

“林大人,拿这件事就拜托你了。”  

“包在我身上。”林琅拱了拱手,然后就走出了议事大厅,只留下场上面面相觑的众人。  

王曦晨脸色变幻数次,终于强忍着没有出声。  

这一次,他确实丢了天京府的面子,府尹大人脸色那么难看,他哪里还敢蹦哒。  

不过王曦晨转眼一想,大理寺的人,连府尹的面子都不给,林琅去了就能管用?  

既然那林琅自己非要去触这个霉头,正好让他吃点苦头。  

想到这里,王曦晨心里舒服了不少。  

李翰林出去了一趟,很快就回来了。  

见林琅坐在房舍的台阶上发呆,李翰林笑道:“驸马爷,话已传到。”  

“好,等着就行了。”林琅缓缓起身,然后走入房舍当中:“三个时辰之后,就随我杀向大理寺。”  

“驸马爷。”李翰林沉吟片刻,最后还是小心翼翼的说道:“属下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林琅笑骂道:“你这个家伙,第一天认识我吗?想说什么就直接说,那位老何出去公干了,一时半会回不来。”  

“其实,属下是想问驸马爷一个问题。”李翰林认真道。  

林琅笑了笑:“翰林,你不就是想问我,为什么要去蹚这滩浑水?”  

李翰林点了点头:“属下确实是这个意思,不知道驸马爷是怎么想的。”  

“翰林啊。”林琅看着门外,轻声笑道:“你有没有想过,我打了公主,陛下为什么不单没处置我,还封了我一个天京府少尹的官职,就连我开府另居,陛下都没有动怒,你觉得原因在哪里?”  

李翰林想了想,笑道:“属下觉得不会是因为驸马爷救了皇太后这么简单,至于到底是什么原因,属下就猜不透了。”  

“我隐约猜到,陛下将我推到天京府少尹这个位置上,是希望我能做点什么。”林琅轻叹了一声。  

“陛下想让驸马爷做什么呢?”李翰林有些好奇。  

“我怎么知道,这只是我的猜测而已。”  

林琅没好气道:“陛下除了一道圣旨之外,没有任何消息传给我,自从太后病情好转之后,我也没见过陛下,我又不是陛下肚子里的蛔虫,怎么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圣心难测。”李翰林苦笑着:“但是有一点属下还是可以肯定的,陛下自然是看中了驸马爷的才干,这才委于重任。”  

“啧啧啧......”  

林琅赞叹道:“翰林啊,你这嘴巴,不当官可惜了。”  

李翰林嘿嘿笑道:“等爷升了大官,给属下一个小官当,这样属下就能天天拍您的马屁。”  

“滚......”林琅作势就要一脚将李翰林踹出去。  

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林琅长长的叹了一口,感慨道:“陛下让我当这个少尹,那我就干出点成绩来,让陛下,也让天京城所有人都见识一下我这位无能驸马的本事。”  

站在一旁的李翰林点了点头,他毫不怀疑这位永乐驸马的能力。  

这大君王朝官员上班叫应卯,下班叫放衙。  

应卯很早,放衙也晚,大约是酉时,也就是下午六点左右。  

不过这大君王朝跟古代相仿,比较重视的是按时应卯,何时放衙就不是很严格了,到了申时,也就是下午三四点,一些将公事做完的官员小吏们,就准备回家了。  

临近放衙,吴六斤从府上赶到了林琅的办公房舍外,准备接林琅回家。  

这个时候,府尹叶熙真派人来告知林琅,大理寺将袁将军的尸体送到了天京府衙门。  

听到这里,林琅精神一震。  

“走......”  

林琅拍了拍吴六斤的肩膀,然后往后院走去,  

“驸马爷,马车停在前门呢。”吴六斤提醒道。  

“先不回家。”  

“啊?不回家去哪啊?”吴六斤愣道。  

“跟我一起去验尸。”  

“噗通......”  

吴六斤吓的一屁股跌坐在地上,一股寒气从心里冒出来。  

“验......验......验尸?”  

吴六斤脸都绿了。  

“我就是个小厮兼车夫,爷非要我跟着去验尸。”  

“我太难了。”  

......  

停尸房在天京府衙的后院最偏僻的角落。  

这是一所大约五十平米左右的低矮房舍,只有三个小窗,但全部都关闭着。  

停尸房外,府尹叶熙真和少尹王曦晨带着一大帮官吏都等在停尸房门口。  

平日里,天京府的这些大人物们,对停尸房是敬而远之的。  

有需要验尸的时候,也都是在议事大厅或者是各自的房舍当中等仵作的消息。  

因为死者的身份特殊,又是皇帝亲自督办的案件,再加上又要跟大理寺竞争,所以天京府衙上下都很重视。  

这还是头一次,天京府衙的头头们都齐聚停尸房门口。  

“那位林少尹,还真厉害,三个时辰,大理寺果然乖乖送过来了。”  

“服气,能让大理寺低头,面子可真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