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越发强大(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双方第二节的较量中,山猫队率先发力。  

利用达蒙斯塔德迈尔和杰弗森两人在高位挡拆。  

果然如刘瑞所料,让凯尔特人的重点防守,不知道应该在两人之间进行什么样的抉择。  

毕竟在小飞鼠来之前,杰弗森是山猫队第二阵容中,当之无愧的进攻主力点。  

这一点也是联盟其他球队都知道的事情。  

而斯塔德迈尔之前在开拓者队,也一直是外线进攻的主要人员。  

并且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一直都是一位进攻火力十分强劲的后场人员。  

再加上山猫队上场对阵黄蜂的比赛中,小飞鼠斯塔德迈尔在短短的二十多分钟里,就打出了惊人的效率。  

这可让其他球队不敢对他有丝毫的放松。  

不过,由于在上场对阵黄蜂的比赛中,山猫队替补阵容中的杰弗森没有上场。  

所以也让联盟其他球队,不知道山猫队目前在替补上到底是以谁为绝对的进攻主力。  

结果在第二节一上来,斯塔德迈尔直接和杰弗森在高位打起了挡拆。  

起初,对于杰弗森的下顺,凯儿特人给予了重点盯防。  

但借助挡拆之后的斯塔德迈尔,显然是让凯尔特人付出了代价。  

由于在挡拆之后,凯尔特人的大多数防守重心都落在了杰佛森的身上,所以斯塔德迈尔直接里突外投个人连得五分。  

急的里弗斯在场边大声的喊叫着。  

在接下来的回合中,凯尔特人又将防守的重心放在了斯塔德迈尔的身上。  

但面对着挡拆,斯塔德迈尔很好的将球出到了杰弗森的手中。  

面对着拉夫伦茨,杰弗森对于他实在太过熟悉。  

毕竟在被交易之前,杰弗森在凯尔特人就是给他打替补,而在队内的对抗赛中,两人也会经常成为彼此交锋的对象。  

借助着挡拆,面对拉弗伦茨,杰弗森没有选择一味的顺下。  

而是直接在高位就进行了中距离的跳投。  

就是因为对拉夫伦茨实在是太过于熟悉,所以杰弗森知道,到了低位以后,即使凭借着脚步丝毫不虚。  

但是在篮下的对抗中,却占不到太多的便宜。  

所以利用和斯塔德迈尔的挡拆,欺负拉弗伦茨脚下的移动速度缓慢,直接进行了中距离的出手。  

而一旦拉弗伦茨选择贴身,高位面框持球的杰弗森,就有信心在一对一中完成过人,并且转化为得分。  

至于凯尔特人在防守端的换防,这反而是山猫队最期待的结果。  

可惜的是,在整个第二节凯尔特人并没有选择换防的方式。  

显然,主教练里弗斯也是在这一点上看得比较透彻。  

果然不愧为后世的冠军教头,在眼光这点上,确实是另刘瑞刮目相看。  

也正是凭借着山猫队第二阵容这种无赖的打法,再加上凯尔特人是第一个面对山猫这种组合的球队。  

可以说是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毕竟在赛前,可是没有关于这方面丝毫的准备。  

所以在第二节结束时,山猫队以:  

领先了凯尔特人九分,结束了上半场的比赛。  

“怎么样教练,对于我们两个上半场的表现你还满意嘛,哈哈。”  

在赛前,刘瑞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在第二阵容中,杰弗森和斯塔德迈尔不能进行很好的球权选择。  

关于这一点,他也是一直没有一个特别好的思路。  

所以在赛前也是单独将两人叫在了一起,想问一下两人有什么看法。  

两人一个是潜力新秀,一个是目前进攻能力出色的老大哥。  

所以初次见面的时候,两人都很谦虚,表示一切听从刘瑞的安排。  

所以刘瑞为两人安排了第二阵容的挡拆战术。  

没想到在本场比赛中的发挥,却比刘瑞预想的还要好上一些。  

这让在半场结束的时候,杰弗森非常臭屁的向刘瑞进行邀功。  

毕竟整个第二节,杰弗森觉得两个人打的绝对算是不错。  

而事实也是如此,两人打得确实是非常不错。  

最起码凯尔特人在整个第二节中,即使叫了暂停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因为在场上除了两人之外,可还有着豪斯和史密斯,以及大致三位三分球极具威胁的球员。  

这让凯尔特人场上的其他人,根本不敢放弃与自己对位的球员进行协防。  

这也是拥有三分能力球员在场上最大的牵制力。  

“呵呵,满意,当然满意,我本来还担心你们两个的化学反应,我还真怕11反而等于0.8。”  

“结果没想到,你们两个在场上却给了我一个惊喜。”  

对于两人在上半场的表现,刘瑞还是比较满意。  

而且刘瑞清楚,两人能够在场上发挥出这么大的威力,也要得益于王治郅的存在。  

因为在王治郅来之前,球队在第二阵容的大前锋位置上,使用的不是桑普森就是帕楚里亚。  

这两个人都没有远距离的投篮能力,不能为杰弗森很好的拉开空间。  

而王治郅则恰恰相反,虽然在低位,他的身体处于绝对的劣势。  

但是刘瑞从来没有让他打到低位的想法,而是一直让他充当一个三分炮台的角色。  

也正是因为王治郅在场上能最大程度将对方的另外一名内线拉出禁区。  

所以才能让两人的高位挡拆变得更加容易。  

毕竟在侧翼,可还是有着豪斯和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