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半决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周六,天气晴。  

东京神宫球场上,一场激烈的棒球比赛,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着。  

比赛的双方,分别是在春季大赛脱颖而出的西东京青道高中棒球队和东东京工大附属高中棒球队。  

工大附属,听这个名字就能听得出来,对方是大学的附属高中。而且东京工大,本身在世界上就非常有名,属于可以进前一百的超级名校。  

作为工大的附属高中,工大附属自然也是重点高中。名义上这所高中是公立的,但东京工大却是私立的大学。  

所以别以为工大附属是都立的学校,就认为人家没钱,实力不强。  

还真不是。  

工大附属在东东京属于非常有竞争力的队伍之一,去年的时候还跟帝东打过东东京决赛。  

最后以三分之差,遗憾落败。  

总而言之,实力非常不错。  

为了这场比赛,青道高中棒球队自然也做了一些准备。  

但比赛一开始,他们就被对手给套路了。作为先发的川上,被对方接连拿下安打。  

尽管御幸喊了暂停,努力帮川上调整好了状态,他们到最后,还是丢了一分。  

比赛一开始,青道高中棒球队就一分落后于对手。  

虽然对青道高中棒球队这个全国最强打线而言,一分的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这毕竟是开局不利。  

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看台上,特意跑来给青道高中棒球队加油的那些铁杆支持者,原本对于球队拿下这场比赛的胜利。是信心十足的。  

从青道高中棒球队之前闯过的难关来看,想要对青道高中棒球队构成威胁,最少也得是豪门或者是拥有豪门级别实力的队伍才行。  

比如稻城,或者是之前的药师。  

如果对方没有这种等级的实力,想要挑战青道高中棒球队,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工大附属高中棒球队的实力虽然不差,但他们能够晋级到半决赛,大家都看得出来,实力固然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但也有运气的因素。  

如果他们提前碰到了其他的豪门,恐怕很难走到这里。  

比赛之前,青道高中棒球队的铁杆支持者,曾经把两支球队的选手全都给挑了出来,做了一个纸面的评估。  

评估的结果就是,对方完全不具备对青道高中棒球队构成威胁的资格。  

这场比赛或许会有一些小波折,但最终的结果不会改变。  

青道高中棒球队的铁杆粉丝,是有内部交流群的,在内部交流群里,这些话题已经被放到了网上来讨论。  

最终就连不是青道高中棒球队铁杆支持者的球迷,看了他们的分析以后,也不断点头。  

没有办法,双方的实力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青道高中棒球队,严格意义上来说就不存在什么弱点。  

尤其是张寒投出了超过155公里的光速球以后,大家认为现在这支青道高中棒球队,很可能是最近七八年里最强的一届。  

即便是碰到死对头稻盛和市大三高,他们都有很高的胜算。  

工大附属,算是哪根葱?  

但是比赛一开始,残酷的现实,就狠狠地打了所有人的脸。  

人家工大附属高中棒球队,表现的一点都不怂。尤其是在他们监督伊藤的指挥之下,选手们在进攻的时候非常有章法。  

如果不是青道高中棒球队的二垒手发挥出色,用身体挡住了即将飞出去的棒球。  

第一局的上半,说不定人家工大附属就一口气拿下两分了。  

也幸好有小凑亮介的精彩表现,青道高中棒球队才能顺利的度过这次危机。  

但比分还是落后了。  

比分1:0。  

川上有些紧张,第一次担任先发投手的他,表现得十分不适应,连平时八成的实力都没有用出来。  

这也让片冈监督,更加坚定了自己之前的想法。  

必须要选拔新的投手战力了。  

川上显然还没有从之前的触身球阴霾中走出来,连他最擅长的伸卡球都不敢投。  

这样的川上,在面对普通对手的时候,还能发挥一些作用。可一旦面对同为豪门的那几个对手,他恐怕很难拦住对方的攻击。  

如果只有一个投手这样,片冈咬咬牙还能坚持。  

问题是他们球队里的王牌,也有类似的毛病。一旦碰到实力强大的对手,一旦被对方追逼。  

往往就会犯一些特别低级的错误。  

现在的青道高中棒球队,因为结城和张寒的存在,是以强棒为核心的。  

他们对于投手的要求,其实并没有那么高。  

但是最起码,你要表现出足够旺盛的斗志,关键时刻也能稳得住才行。  

不然如果投手是漏斗的话,那么即便青道高中棒球队其他的打者拿下再多分数,他们也很难拿下比赛胜利。  

在张寒投球受到极大限制的情况下,现如今的青道,迫切需要新的投手。  

莫名的,片冈就想起他昨天晚上看到的那个少年。  

白天一直练习跑步,有的时候还拖着轮胎跑,身体明明已经非常疲惫了。  

但是那个少年,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甚至这几天,在训练结束以后,还会主动加练投球。  

别看只是一年级,说不定在那个少年身上,有着丹波他们最为缺少的东西。  

比赛来到了一局下半。  

青道高中棒球队虽然一开始被打了脸,但不管是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