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泽村和神宫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我一定可以的!”  

泽村语气坚定的说道。  

神宫寺看着自信的泽村,竖起大拇指:“我就喜欢泽村君这股没来由的自信”  

换了一般人,处在泽村荣纯这种情况下,恐怕早就从球队退出了。  

那怕像神宫寺这种老鸟,也只是隐约猜到,片冈监督可能对泽村另眼相看。  

但是这种磨练的方式,未免也太残酷了些。他们加入球队,算起来已经将近三个星期了。这三个星期里,泽村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绕着球场跑步。  

如果不是泽村私底下练习的时候,可以自由地使用棒球,球棒和轮胎这些设备。  

恐怕就连神宫寺,也以为青道的教练组已经放弃泽村,不打算要这个选手了。  

然而泽村,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境?都从来没有动摇过。  

刚刚接受惩罚的时候,他的意志还有些消沉。  

但是现在,从他的眼神里,已经看不出任何消极负面的东西。  

他就那么坚持着,一步步的追赶上来。  

到现在,神宫寺甚至隐约已经能听到泽村追赶的脚步声。  

可即便泽村有机会,即便球队的监督对他另眼相看,泽村晋级王牌的路上,也充满了艰难的挑战。  

三年级的王牌投手丹波学长就不说了。  

泽村最起码还需要面对两个近乎不可能战胜的对手。  

一个是张寒学长。  

刚刚升上二年级的张寒学长,不仅是球队的核心主力,同时还能投出球速超过155公里的光速球。  

上场比赛,神宫寺因为拉肚子耽误了,以至于他一直非常遗憾。  

不过听周围的小伙伴说,不出意外的话,张寒学长就是未来青道高中棒球队的王牌。  

神宫寺还看了东京电视台的转播,东京电视台的解说是怎么评价张寒的?  

十年年一见的超级天才投手。  

往上推20年,能够在球速上跟张寒学长比肩的,一共就出现过两个。  

一个在甲子园的赛场上搅动风雨。  

另外一个虽然没有能够打进甲子园,但也被媒体大肆报道,以至于被无数球迷引为憾事。  

面对这种十年才出一个的超级天才投手,一般人恐怕连竞争的心思都升不出来。  

但泽村荣纯,没有胆怯。  

当然,他比张寒学长晚了一年。哪怕没有办法把张寒学长从王牌的位置上拉下来,等他们到三年级的时候,泽村也可以继续努力争取。  

但最让人绝望的,也恰恰是这一点。  

在他们这一届新生里,同样有一个球速特别快的家伙,在青道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教练组私下里用测速枪给他做测试,虽然没有告诉他们,测试的最终结果。  

但神宫寺看教练组那些教练们震惊的小眼神,也猜得出来,球速必然是相当快的。  

而且那家伙跟张寒学长的快速球不一样。  

张寒学长的快速球,在所有的快速球中,属于最常见最普通的。如果不是球速达到了光速球的程度,他的直球能不能够成为利器,还难说的很。  

但那个少年的投球不一样。  

他的直球质量很高,投球气势刚猛,威力更强…  

最重要的是投球本身还带有变化。  

说白了,甚至都不需要夹杂其他的变化球,光那个少年的直球就足够成为攻城拔寨的利器。  

这个少年就是降谷晓,也是现阶段最引人瞩目的投手之一。  

这也就是有张寒学长压着,如果不是张寒学长压着的话,以降谷晓所展现出来的投球天赋,说不定直接就被提拔到一军里了。  

在同年级的投手里,有这样一个王炸级别的对手。  

泽村还有多少希望,能够成为青道高中棒球队真正的王牌?  

即便真的有,那希望必然也是非常渺茫的。  

张寒,降谷晓…  

头顶上有这两座大山压着,一般人恐怕早就绝望到放弃了。  

但泽村没有。  

非但没有放弃,他还一步步的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着。  

“要不我们去练习一下,我也已经好久没有接你的球了…”  

“不就三天嘛。”  

泽村不以为意的说道。  

他跟神宫寺和降谷晓的缘分,说起来也够奇葩的。他是因为要趁着一军二军离开的时候,自己在球场里加练。  

对泽村而言,看球队其他学长在球场上挥洒汗水,根本没有意义。  

只有等他晋级一军以后,他才会去关注这些东西。只要还没有到一军,他的目标就是努力锻炼提升自己。  

也是在那一天,降谷晓迟到了,神宫寺拉肚子。最终他们三个,都成了球队的留守儿童。  

作为留守儿童的他们,当然不可能眼睁睁的让自己浪费时间。于是三人就一块练习了。  

传接球!  

投球!  

打击!  

两个投手,一个打者。  

虽然因为没有捕手的关系,练习受到了一点影响。  

但最终三个人,都圆满的完成了自己的练习任务,也深深的记住跟他们一块练习的另外两个家伙。  

对于降谷晓而言,那还是他好长时间以来,第一次被人碰到球。  

对神宫寺而言,他在跟两个投手交手的过程中,竟然没有能够占到一点便宜。  

打泽村,两支安打,四次接杀,一次三振。  

打降谷晓,一次四坏,两次接杀,三次三振。  

天才惜天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