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轮台东门送君去(1/2)
西北大地已经飘起了雪花,凉州城里灯火阑珊,不论贫富都待在家中说着家长里短,过着小日子。
有条件的人家更是温上一壶酒,驱赶着寒意。
为耿秉而办的送行宴早已结束,军将们也各自归营。
许充国满怀心事回到了家中,家中的妻子正哄着孩子入睡。
今天窦固特许他回家修整,无需回营值宿。
“良人,今夜怎么没去军营?”妻子许氏给孩子盖好被子,端了杯热茶给许充国。
“嗨,还不是汉卿的事情。今天我向两位大人请战,欲为先锋。”许充国皱着个眉头,对许氏说道。
许氏一时间愣住了,不知道如何开口,回头望了一眼房间里熟睡的孩子。
许充国装作没看见,低头喝着茶,久久没有说话,茶汤里泛起了波澜。
良久,许氏沉默着收拾喝完了的茶碗,低头迈出房门。
“都尉没有同意我的请求,但是许了我其它的职务。”
许氏闻言停住脚步,只见许充国咬着牙齿,满眼通红,
“你明日就带着孩子离开凉州回雒阳吧,我叔叔会照顾你们的。
父亲临死前把嘱托我照顾好汉卿,现在他被胡人所杀,我不能不报这个仇。”
“那你就不管我们孤儿寡母了吗?”
哗啦一声,茶碗掉落在地碎成一堆,许氏眼里满是泪水。
许充国低头没有理会许氏的捶打。
许氏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妇人,双手无力,捶在许充国身上犹如清风拂面。
但是随着许氏的捶打,许充国的心就像刀割一般。
过了许久,似乎是累了,许氏停止了捶打。
“良人,我们给孩子生一个兄弟吧。”
许充国抬头凝视着许氏,两人充满泪水的眼里满是深情与不舍。
许充国的心在这一刻就像是被万箭攒心般痛苦,他对不起他的贤妻,可是他放不下心中的仇恨。
愧疚与仇恨就像两把烈火,灼烧着他的心肝。
他恨匈奴,也恨自己的无能。
心中的百般柔情千番苦楚,让他有许多话想说,可是最终不过是化做一句“好”。
他宛如一条恶虎,扑向了软若无骨的妻子,心中有一股火在燃烧。
寒风呼啸,雪花飘零,阴与阳在交融,人之本性在释放。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一夜的征战让许充国精疲力尽,但是他依然顶着风雪赶赴军营。
今日,驸马都尉耿秉将赴酒张掖。
今日,娇妻幼子将回雒阳。
辕门之下,旗帜飘飘,耿秉骑着乌孙西极马,身后跟着百十骑。
他们就奔向张掖接管兵马。
中原大地一直都是农耕为主,受地域因素影响,缺少良马,一直没有足够的骑士与匈奴等胡人对抗。
故自西汉开始,帝便经常遣使远赴西域。这些使者除了联络西域之外,还要带回西域良马作为种马。
在经过西汉几百年的努力之后,许多西域小国被征服,西域良马也被大汉收入囊中。
论马匹,大汉也不比匈奴差多少了。
鼓声响起,在与众将士辞别之后,耿秉带着百余骑士呼啸着纵马而去。
不多时,在大雪中只剩下了一行行马蹄印,人影早已看不见了。
许充国摸了摸身上的铠甲,指尖一凉,铁甲冰冷难披。
“继续操练!”
擦了擦冻得通红的鼻子,许充国等人在窦固的指挥下,回营训练着兵马。
窦固望了眼许充国,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昨夜的事,他略有耳闻。
“我不在家中,你们要照顾好老爷,别让他太过劳累。”
许氏细细叮嘱着留下来的仆人,语气里满是对许充国的留恋。
收拾好行礼,也安排好事情之后,许氏抱着孩子坐在马车里,等待着某人。
“夫人,再不出发,就耽误行程了。”家中老仆对着马车说道。
许充国来自雒阳的一个大家族,不缺钱财,家里也有许多仆人。
这次许氏回雒阳,将这里的仆人带走了近七成。
二十余位健仆带着刀剑护卫着。
“娘,我们去哪里啊?爹呢?”
“咱们去雒阳,给宝宝买好吃的饴糖。”
孩子满是对饴糖的向往,把离开凉州这个事情抛在了脑后。
“夫人?”老仆再次催促着许氏。
许氏叹了口气,心中感觉很是失落。
我好想看你最后一眼啊。
“走吧。”
久久等不到许充国的许氏终于决定启程了。
车轱辘碾过铺满雪的石板,慢慢驶向城门。
查验过之后,马车缓缓驶向城外,闯入了漫天风雪中。
此时,有人纵马疾行。
弯弯转转,车队已经出城十里有余。
忽地,一曲羌笛音在风雪中飘散着。
随行的健仆抽刀护住停下来的马车。
荒郊野岭,大雪漫漫,不会无缘无故传来笛声。
“夫人,周围似乎有人,意图暂时不清楚。”
听着外面仆人的声音,许氏掀开帘子悄悄望向外面,寒风吹在脸上就像刀子割一般。
羌笛声逐渐变大。
许氏细细的听着,眼里逐渐泛起了泪花。
许充国经常吹这支曲子给她听。
许充国最终还是来送她了。
许充国骑马站在山头上,望着下面的车队。
似
有条件的人家更是温上一壶酒,驱赶着寒意。
为耿秉而办的送行宴早已结束,军将们也各自归营。
许充国满怀心事回到了家中,家中的妻子正哄着孩子入睡。
今天窦固特许他回家修整,无需回营值宿。
“良人,今夜怎么没去军营?”妻子许氏给孩子盖好被子,端了杯热茶给许充国。
“嗨,还不是汉卿的事情。今天我向两位大人请战,欲为先锋。”许充国皱着个眉头,对许氏说道。
许氏一时间愣住了,不知道如何开口,回头望了一眼房间里熟睡的孩子。
许充国装作没看见,低头喝着茶,久久没有说话,茶汤里泛起了波澜。
良久,许氏沉默着收拾喝完了的茶碗,低头迈出房门。
“都尉没有同意我的请求,但是许了我其它的职务。”
许氏闻言停住脚步,只见许充国咬着牙齿,满眼通红,
“你明日就带着孩子离开凉州回雒阳吧,我叔叔会照顾你们的。
父亲临死前把嘱托我照顾好汉卿,现在他被胡人所杀,我不能不报这个仇。”
“那你就不管我们孤儿寡母了吗?”
哗啦一声,茶碗掉落在地碎成一堆,许氏眼里满是泪水。
许充国低头没有理会许氏的捶打。
许氏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妇人,双手无力,捶在许充国身上犹如清风拂面。
但是随着许氏的捶打,许充国的心就像刀割一般。
过了许久,似乎是累了,许氏停止了捶打。
“良人,我们给孩子生一个兄弟吧。”
许充国抬头凝视着许氏,两人充满泪水的眼里满是深情与不舍。
许充国的心在这一刻就像是被万箭攒心般痛苦,他对不起他的贤妻,可是他放不下心中的仇恨。
愧疚与仇恨就像两把烈火,灼烧着他的心肝。
他恨匈奴,也恨自己的无能。
心中的百般柔情千番苦楚,让他有许多话想说,可是最终不过是化做一句“好”。
他宛如一条恶虎,扑向了软若无骨的妻子,心中有一股火在燃烧。
寒风呼啸,雪花飘零,阴与阳在交融,人之本性在释放。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一夜的征战让许充国精疲力尽,但是他依然顶着风雪赶赴军营。
今日,驸马都尉耿秉将赴酒张掖。
今日,娇妻幼子将回雒阳。
辕门之下,旗帜飘飘,耿秉骑着乌孙西极马,身后跟着百十骑。
他们就奔向张掖接管兵马。
中原大地一直都是农耕为主,受地域因素影响,缺少良马,一直没有足够的骑士与匈奴等胡人对抗。
故自西汉开始,帝便经常遣使远赴西域。这些使者除了联络西域之外,还要带回西域良马作为种马。
在经过西汉几百年的努力之后,许多西域小国被征服,西域良马也被大汉收入囊中。
论马匹,大汉也不比匈奴差多少了。
鼓声响起,在与众将士辞别之后,耿秉带着百余骑士呼啸着纵马而去。
不多时,在大雪中只剩下了一行行马蹄印,人影早已看不见了。
许充国摸了摸身上的铠甲,指尖一凉,铁甲冰冷难披。
“继续操练!”
擦了擦冻得通红的鼻子,许充国等人在窦固的指挥下,回营训练着兵马。
窦固望了眼许充国,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昨夜的事,他略有耳闻。
“我不在家中,你们要照顾好老爷,别让他太过劳累。”
许氏细细叮嘱着留下来的仆人,语气里满是对许充国的留恋。
收拾好行礼,也安排好事情之后,许氏抱着孩子坐在马车里,等待着某人。
“夫人,再不出发,就耽误行程了。”家中老仆对着马车说道。
许充国来自雒阳的一个大家族,不缺钱财,家里也有许多仆人。
这次许氏回雒阳,将这里的仆人带走了近七成。
二十余位健仆带着刀剑护卫着。
“娘,我们去哪里啊?爹呢?”
“咱们去雒阳,给宝宝买好吃的饴糖。”
孩子满是对饴糖的向往,把离开凉州这个事情抛在了脑后。
“夫人?”老仆再次催促着许氏。
许氏叹了口气,心中感觉很是失落。
我好想看你最后一眼啊。
“走吧。”
久久等不到许充国的许氏终于决定启程了。
车轱辘碾过铺满雪的石板,慢慢驶向城门。
查验过之后,马车缓缓驶向城外,闯入了漫天风雪中。
此时,有人纵马疾行。
弯弯转转,车队已经出城十里有余。
忽地,一曲羌笛音在风雪中飘散着。
随行的健仆抽刀护住停下来的马车。
荒郊野岭,大雪漫漫,不会无缘无故传来笛声。
“夫人,周围似乎有人,意图暂时不清楚。”
听着外面仆人的声音,许氏掀开帘子悄悄望向外面,寒风吹在脸上就像刀子割一般。
羌笛声逐渐变大。
许氏细细的听着,眼里逐渐泛起了泪花。
许充国经常吹这支曲子给她听。
许充国最终还是来送她了。
许充国骑马站在山头上,望着下面的车队。
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