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庙堂之高,江湖之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永平十五年初秋德阳殿汉明帝刘庄坐在只有他才能坐的龙椅上,轻轻拍打着扶手,望着他的臣子们吵来吵去。  

光武帝建国之后,定都洛阳,但是他觉得汉为火德,洛字带水,不吉,所以改名为雒阳。  

东汉时期的皇宫分为北宫,南宫,太尉府,司空府,司徒府等建筑。  

在东汉帝国开始之时,南宫是皇帝及群僚朝贺议政的地方,北宫主要是皇帝及妃嫔寝居的宫城,南宫地位更重要。  

但是汉明帝时期,逐渐把政治中心偏移到了北宫,到汉章帝时期,北宫已经取代了南宫的地位。  

德阳殿作为北宫正殿,是东汉最高的建筑。  

明帝看着这群知天命之年的老人吵的脸红脖子粗,感觉到了深深的疲倦。  

这个帝国太大了,也有太多的事情要处理了。  

他已经四十四岁了。  

虽然有着太医的调理,有整个帝国作为后盾,但是他的身体已经被繁多的政务压垮了。  

一个机灵的宦官见皇帝脸色不好,连忙高呼肃静。  

群臣为之一静,小心翼翼的看着这近在眼前又似乎远在天边的皇帝。  

明帝手腕高明,治理国家的实力极强,有其父之风。  

在他手握帝国权柄的十五年之间,整个帝国蒸蒸日上,和他为敌的坟头草都有三尺高了。  

这些大臣都是经历过光武帝刘秀的统治,对于明帝自然是爱恨交织。  

“陛下,天汉昭昭,雄威远扬。匈奴分裂多年,实力大为退步,现在他们复犯边境,掠我汉家男儿,抢我商贾,理应出兵镇压。”  

太尉出列,撇了眼太傅等温和派,慷慨激昂的说道。  

“陛下,微臣认为国本未稳,民生凋零,不宜大动干戈。”太傅说道。  

东汉帝国到现在,才建立了四十七年,王莽等人带来的社会动荡让整个中原受苦良多。  

“太傅此言差矣,自建武二十四年开始,匈奴已经分裂为南北匈奴,呼韩邪单于更是归附于我大汉。  

我大汉在先帝及陛下英明治理之下,国力强盛,谈何国本不稳?”卫尉也出来声援太尉。  

德阳殿再一次陷入了争吵。  

送走了传旨宦官,耿秉纵马奔向窦府。  

“孟孙兄,此次陛下有旨,合该咱俩建功立业啊。”  

耿秉身强体壮,拍着手喜笑颜开。  

将军闻战喜,壮士勒燕然。  

窦固却是一脸凝重,低声说道:“伯初,陛下把这个重任交给我们,咱们一定要小心仔细,不可辜负圣恩啊。”  

“这是自然。”耿秉抚须而笑。  

耿秉字伯初,出身武将世家,大司农耿国长子,名将耿弇之侄,称得上是能文能武。  

窦固也不简单,字孟孙,是窦融侄子,取了涅阳长公主为妻。  

在点齐兵马之后,二人便在亲兵的陪伴下,向着西北进发。  

雒阳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城市。  

如果你恨一个人,请让他来雒阳;如果你爱一个人,请让他来雒阳。  

雒阳的烟雨楼台最是折杀英雄腰,但是他的繁华又容易造就英雄。  

明帝此次亲临校场,为窦固、耿秉送行。  

在新莽时期,由于中原大地的战乱,无暇顾及西域,西域在匈奴的主导下发生动乱,都护李崇逝于西域之后,西域都护府就被撤销了。  

但是明帝不想让西域就此脱离大汉的掌控,此处窦耿二人便是他派去的先头兵。  

“陛下,奉车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都是我大汉一等一的将军,此次西征,一定会重现甘寿陈汤之壮举。”  

说话者正是耿恭,耿秉之堂弟。  

“但愿如此,回宫吧。”明帝看着身后的文武众臣,心情也是大好。  

凉州,就是今天的GS省河西走廊东端,与洛阳隔了几千里的距离。  

初秋时节,满树的叶已经开始换上黄金甲,马蹄声起,卷起一堆落叶随风飘零。  

军情紧急,窦固耿秉带着军令奔驰于官道,并未在路上做半点停留。  

他们从雒阳出发之时,也差不多是宁羽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  

汉军西出笛声哀,胡骑闻之去复来。  

明代戴良的凉州行生动形象的把边关景象写的出神入化。  

窦固耿秉来到凉州已有多日,驻守边疆的耿忠等人早就调齐兵马,等候着二人的到来。  

明帝把他们二人派到凉州,是为了操练兵马,备齐军械,以待时机出兵西域。  

“伯初,明日你就要离开凉州城,外出驻守张掖,来来来,满饮此杯。”  

席间七八个军将谈论着军事敌情,一小兵捧着壶酒斟了一圈,便离席而去。  

大敌在外,不宜饮酒酗酒,一杯已是底线。  

在窦固的带头之下,几人昂头饮下烈酒,凉州的寒气似乎也消散了几分。  

胡姬汉女弹奏着带着胡风的乐器,口中唱得却是正儿八经的汉家小曲。  

豪放狂野的胡乐配上温婉细腻的汉曲,别有一番韵味。  

“孟孙兄,今日一别,兴兵起军之日就是我们再见之时。今夜暂且放松一下,不谈军情,缓解多日劳累疲乏之躯。”  

窦固自然是满口答应,和在场的将军们聊着西北风情。  

经过几百年的经营,不少汉家儿女来到了河西四郡生活,周边的异族也逐渐被汉人同化,凉州城里胡汉杂居。  

胡姬通汉音,汉女奏胡乐。混血儿更是数量良多,华夏与胡人的文化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