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章 正经人谁跟鬼子打巷战啊?(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一千零一十章正经人谁跟鬼子打巷战啊?  

陕北。  

秋林镇。  

第二战区长官部。  

司令官阎锡山刚洗完脚,背靠在椅子上,心情十分郁闷。  

一想到自己经营了几十年的地盘太原和山西被八路军占去,他就气的胸口疼。  

被日军占领大半个山西阎锡山都没这么心痛。  

因为阎锡山很清楚,太原和山西被日本人占领,他还有夺回来的一天。  

因为山西的绝大多数老百姓,是绝对不会跟日本人一条心的。  

但是八路军不一样,八路军到哪里,那里的老百姓就会死心塌地的跟着八路。  

也不知道八路军给老百姓灌了什么迷魂汤?  

哪怕是死,也要跟着八路。  

就连他一向十分器重视为义子的爱将楚云飞,也背叛了他投共干了八路。  

想到这,阎锡山便是一阵长吁短叹。  

他本就极其的敏感多疑,现在更是看谁都像要背叛他。  

为了晋绥军部队不被八路军给祸祸,现在阎锡山已经将主力部队从吕梁山撤到了陕西。  

就在这时,身穿笔挺深灰色军装的副官杨爱元,手里捧着一个文件夹,快步走了进来。  

“司令,刚刚八路军总部,又发明码电报了。”  

杨爱元微微弯腰,恭敬地对阎锡山汇报道。  

“八路军总部说什么了?”  

阎锡山睁开眼睛,神色一动问道。  

“八路军新一团和冀中军区部队,在晋州地区全歼了日军第11师团、第40师团和第56师团,击毙第11师团长鹰森孝中将、第40师团长青木成一中将、第56师团长渡边正夫中将,以及击毙第11师团的两名少将。”  

杨爱元一边汇报,一边将手里的电报,递给了阎锡山。  

击毙3个鬼子中将和2个鬼子少将的电报,是陈老板提供的。  

李云龙收到情报后,立即就转发给了总部。  

总部那边收到李云龙的电报后,立即就起草,向全国发了明码电报。  

阎锡山闻言猛然睁大眼睛:“你说甚?全歼3个日军师团?击毙3个师团长和2个旅团长?八路军的进攻才开始几天?”  

说完后,阎锡山接过电报看了起来。  

“司令,八路军的攻势刚开始,还不到5天…”  

副官兼第6集团军司令官杨爱元,此时的表情和语气也是浓浓的惊叹。  

日军的战斗力,他自然是领教过。  

看完电报的阎锡山,也是被惊得有些说不出话来。  

八路军的实力和战斗力,又变强了。  

“我们晋绥军的实力,相比这3个日军师团的实力如何?”阎锡山目露担忧的问道。  

杨爱元略微思索,便如实回答:“日军两个乙种师团、外加一个甲种师团,这3个师团都是日军的一线精锐部队,战斗力十分强悍,虽然我们晋绥军也不弱,但正面对抗起来,我们晋绥军应该打不过这3个日军师团。”  

虽然晋绥军已经经过整编,下辖14个师,其中还有两个骑兵师。  

按照编制,整个晋绥军应该有14万主力部队。  

但是自家的部队是什么情况,阎锡山和杨爱元比谁都清楚。  

晋绥军中也有能打的部队,但是大部分部队,都存在吃空饷等问题。  

再加上老蒋答应给他的美式装备和粮食一直都没有到位。  

再加上358团等几个主力团投共,现在的晋绥军战斗力,只能用中看不中用来形容。  

“这么说…如果我们晋绥军跟八路军一旦发生冲突,用不了三天,八路军就能灭掉我们?”  

阎锡山的表情越发阴沉。  

“差不多…”  

杨爱元语气无奈:  

“司令,根据我们潜伏在太原站的情报人员传来的情报,现在的八路军实力十分强悍,据说已经超过1千门重炮、500辆坦克,主力达到100万人。”  

阎锡山瞳孔一缩:“1千门重炮、500辆坦克?”  

“是的。”杨爱元继续说道,“据说最近八路军还成立了航空学校,拥有教练机、战斗机、侦察机、轰炸机和运输机等飞机大约500架。”  

听到这武器装备数据,阎锡山顿时眼红不已。  

这些武器装备要是给我阎老西,从此华北都得姓阎。  

难怪楚云飞要投共,就算是他阎锡山,心里也是一阵悸动,也是有一种想要投共的冲动。  

不过转瞬间,这个想法就被阎锡山给掐灭了。  

他阎锡山可没有加入八路军的想法,一旦他加入八路军,手里的军队、武器装备、以及这么多年积累的财富,收刮的民脂民膏,全部都得交出去。  

“司令,以如今八路军的实力,打跑日本人,收复华北,应该不是难事。”  

“甚至收复被日军占领的东北、华中和华南也有可能。”  

杨爱元指着地图说道。  

“那群人打仗的确厉害,当初中央军和各地方部队,几十万部队围追堵截,硬是没有消灭他们,现在让他们成了气候。”  

阎锡山点了点头,对于八路军的作战能力,他也是给予了肯定:  

“现在八路军又获得了大力援助,实力增长之快,简直让人不寒而栗,就连凶悍的日军也不是对手。”  

“等赶跑了日本人,八路军怕是要逐鹿天下了。”  

“司令,那到时候我们晋绥军怎么办?”杨爱元目露担忧的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