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章 捷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全歼了鬼子之后。  

新一团和冀中八路军部队也是顺利会师。  

李云龙和吕区长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两支部队都打算在晋州地区休整几天,再继续向北进攻。  

于此同时。  

太原。  

八路军总部。  

总部首长刚吃完一碗面条,面条是用纯小麦做出来的,而且还有肉哨子,油水充足,再加上油辣子,味道十分巴适。  

虽然首长提倡厉行节约的方针,并亲自带头执行。  

不过现在部队富裕了,首长也不可能天天吃馒头咸菜。  

“首长,刚刚前线总指挥部来电。”  

参谋长手里捏着电报,快步走到首长的跟前,笑容满面的汇报导:  

“晋州战场那边的战斗已经结束,新一团和冀中军区部队,已经全歼了日军第11师团、第40师团和第56师团。”  

战役的进度以及情况,前线总指挥部都会随时发电报向总部汇报。  

所以。  

总部首长自然是知道新一团的主力已经抵达了晋州战场,并对鬼子形成了包围态势。  

甚至连孙良成对鬼子搞电信诈骗,八路军才得以包围鬼子,总部首长也知道了。  

“这么快?”  

首长微微瞪大眼睛,从参谋长的手里接过电报看了起来。  

数万鬼子已是瓮中之鳖,虽然首长预计用不了多久,这三个鬼子师团就会被全歼。  

但是前线总指挥部的捷报,比首长想象中还要来的快上不少。  

“干得漂亮!”  

看完电报,首长一巴掌拍在桌上,语气兴奋。  

“同意李云龙同志的请求,将缴获的日军辎重,全部都给冀中军区部队。”  

顿了顿,首长又微微一笑说道。  

除了捷报之外,昨天新一团就给总部发了关于缴获三个鬼子师团辎重的电报,昨天总部首长还回电恭喜李云龙发财。  

不过。  

这次首长恭喜李云龙发财,并不是要打李云龙的秋风。  

这三个鬼子师团辎重,哪有干掉三个师团,其中还有一个甲种师团鬼子的价码香?  

所以,李云龙请求将这些辎重给冀中八路军部队,首长没有怎么思考便答应了他。  

哪怕这批物资有六七百辆卡车,几千匹骡马,以及大量的武器弹药等物资。  

这一仗。  

要不是冀中军区的部队,在晋州地区拖住鬼子三个师团,给新一团主力包围鬼子创造有利条件。  

恐怕还没有那么容易全歼这三个师团的鬼子。  

“对了…”  

首长忽然想到了什么,看向参谋长问道:“鬼子的中将呢?怎么没见李云龙提到?是否将鬼子中将击毙?”  

击毙一名鬼子中将,可是有24门203毫米重型榴炮、24门喀秋莎火箭炮,以及大量的卡车、燃油,兵工生产线等价码。  

这一仗如果不出所料,应该能击毙3个鬼子中将和2个鬼子少将吧?  

“目前还没有发现鬼子中将的尸体,应该是在炮火中被直接炸碎了吧。”  

参谋长微微一笑说道。  

“日军老实说玉碎玉碎,如果是那样的话。”首长顿时笑道,“那真就是玉碎了,立即将这份捷报转发给YA,以及八路军驻山城办事处。”  

八路军全歼日军三个师团的消息,很快在太原散开来。  

太原的老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放鞭炮庆祝,宛如过年一般热闹。  

北平。  

铁狮子胡同。  

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报告将军,第11师团、第40师团和第56师团,师团部、旅团部、联队部和大队部的所有电台信号,已全部消失…”  

作战厅内,通讯参谋一副死了双亲的表情,快步走进来向冈村宁次汇报道。  

包括冈村宁次、有末精三和山本一木在内的所有鬼子高层军官顿时呆愣住。  

三个师团的所有电台信号消失,也就代表着这三个师团遭到全歼。  

在几个小时之前,第11师团部和第40师团部就发来了诀别电报。  

只不过,两个师团部的诀别电报,才发到一半就中断了。  

而后,所有军官的目光,纷纷看向冈村宁次。  

虽然在指挥上没有重大失误,但第11师团、第40师团和第56师团的全体玉碎的锅,还得冈村宁次来背。  

谁叫他是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呢?  

不过,如今冈村宁次的心理素质,被锻炼的还算强大。  

毕竟在他的指挥下,蝗军已经玉碎几十个将官,超过20万军官和士兵。  

这三个师团的师团长和蝗军全体玉碎,还不至于让冈村宁次晕倒。  

不过。  

毕竟也是近六万蝗军主力,其中还有3名中将、2名少将的全体玉碎,依旧是让冈村宁次一阵头晕眼花。  

冈村宁次想一想也够倒霉的。  

这一仗他机关算尽,没想到遭到了电信诈骗。  

冈村宁次的右手紧紧握住了大将战刀的刀柄,他眼睛看向角落的花瓶,很想操练一波刀法。  

但最后,冈村还是松开了右手。  

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定军心。  

如果他这个司令官都军心大乱,底下的军官和士兵,怕也是士气越发低落。  

“第11师团、第40师团和第56师团的全体玉碎,令人十分遗憾。”  

深吸一口气,冈村宁次扫了一眼众位军官,沉声说道:  

“不过…目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