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章 合情合理。(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北平。  

铁狮子胡同。  

戒备森严的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将军。”  

通讯参谋木谷治男手里捏着一份电报,正在向冈村宁次、有末精三和山本一木汇报着:  

“第11师团、第40师团和第56师团对冀中八路军的进攻不顺利,第四次进攻遭到击退。”  

“目前鹰森孝中将已经下令暂停进攻,总结经验。”  

冈村宁次眉头微微一皱。  

别看冈村宁次脸上没有多大的反应,但此时心里已经是忍不住破口大骂。  

八嘎。  

废物。  

当初第5师团,进入山西后,带领几个小弟,从忻口一路砍到运城,击溃中国部队三十多个师。  

而现在。  

一个甲种师团加两个乙种师团,在平原地形上,连续进攻四次,居然不能正面击溃八路军一个二级军区部队。  

简直是大日本帝国陆军的耻辱。  

连续深吸两大口气,冈村宁次才恢复冷静下来。  

前线进攻不顺利,他再生气也没有用。  

有些可惜的是,现在蝗军在华北没有制空权,不然他就可以乘坐飞机前往战场,观看战场形势,然后微操一波。  

或许晋州战场的部队还能迅速击溃冀中八路军部队。  

以前。  

坐飞机前往前线视察,是冈村宁次很喜欢干的事情。  

不过自从古寿夫、宫野道一、冈部直三郎等将官被八路军干掉后,冈村宁次再也不敢坐飞机去前线视察。  

“石门市、正定战场形势如何?”  

冈村宁次看着木谷治男,沉声问道。  

“第11师团部汇报,石门市和正定城市和外围阵地,仍然在蝗军和蝗协军手里。”  

“那里蝗军的指挥部遭到了八路军重炮火力覆盖,指挥部已全体玉碎。”  

“现在由蝗协军第二方面军司令官孙良成指挥蝗军和蝗协军作战。”  

木谷治男低头回答。  

冈村宁次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了意外的表情:“蝗协军第二方面军孙良成?此人可靠吗?”  

有末精三便说道:“孙良成是上半年在鲁西南地区,向蝗军投诚的,这支部队在支那政府军中算是精锐部队,而且孙良成率部队加入蝗军之后,对八路军作战一向比较积极,八路军对孙良成是恨之入骨。”  

冈村宁次点了点头,顿时放下心来。  

孙良成只要不投降八路,守住石门市和正定地区一两天时间就行。  

至于孙良成和伪军们的命,冈村宁次丝毫不在乎。  

死了也就死了,不过是炮灰而已。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蝗军拿那么多弹药和粮食给蝗协军,现在也是时候让蝗协军卖命了。  

只要八路军主力不突破石门市和正定防线,那么晋州地区的蝗军,还是很安全的。  

“张家口方向,八路军的攻势如何?”  

冈村宁次沉声问道。  

之前冈村宁次给张家口的日军下达了命令,找机会吃掉八路军的先头部队。  

不过,张家口的日军指挥官中泽三夫,一直都没有向冈村汇报这方面的情况。  

“八路军指挥官稳扎稳打,不冒进,张家口的蝗军一直没有机会。”  

“八路军的重炮火力和重型坦克十分厉害,而且还有飞机支援。”  

“第1师团长中泽三夫中将说,蝗军在张家口撑不了多久。”  

木谷治男如实向冈村宁次回答。  

下午,由有末精三和山本一木战时值班,冈村宁次睡了一觉才刚醒,所以对有些情况还不了解。  

上次的正太战役,冈村宁次被气晕好几次。  

全部都是由有末精三战时值班,有末精三超过三天三夜没睡觉,那一仗过后有末精三差点猝死,休息了好一段时间才缓过来。  

“命令张家口的蝗军,利用纵深阵地,层层消耗八路军的力量。”  

“派出蝗军游击队,切断八路军的补给线。”  

冈村宁次语气冷漠的下达了作战命令。  

既然八路军指挥官稳扎稳打不冒进,那再派部队去吃掉八路军的先头部队,就不太现实。  

别到时候偷鸡不成蚀把米,那就亏大了。  

对于北路进攻的八路军部队,只要拖住就行,现在冈村宁次只想吃掉从冀省进攻的八路军。  

只要吃掉了从冀省进攻的八路军,就等于是掰断了八路军的一只钳子,八路军的钳形攻势也就破产。  

而在掰断八路军的大钳子之前,要先掰断八路军的小钳子,也就是吃掉冀中八路军部队。  

“嗨。”  

通讯参谋猛然低头,而后转身离开。  

“关东军和第11军主力,到达哪里了?还有从本土出发的蝗军,到达哪里了?”  

冈村宁次看向有末精三,沉声问道。  

想要掰断八路军新一团这只大钳子,光靠华北方面军,肯定是办不到。  

不过。  

冈村宁次有大本营的鼎力支持,关东军和第11军主力前来支援,甚至从本土增援了3个精锐师团。  

这让冈村宁次感觉自己胜券在握。  

“八路军出动飞机,轰炸了关外的铁路和公路,轰炸了华中地区到华北地区的铁路和公路。”  

“关东军和第11军主力到达华北,至少还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有末精三语气凝重的回道。  

如果,华北方面军在半个月之内被八路军给消灭了,那第11军和关东军也就不用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