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四航母编队(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没过多久,陈老板带着燕双鹰如期而至。  

双方见面,先是一阵寒暄,恭喜发财。  

随后,陈老板和燕双鹰被请进一辆装甲车上,车队向着新一团的团部开去。  

“云龙兄。”  

“这是日军华北方面军参谋副长山本一木,离开太原前,安排在太原内的特工和间谍人员的名单。”  

装甲车上,陈峰掏出一张清单,递给李云龙。  

山本一木这鬼子的确是有点东西,至少在半年前,就料到第一军会有这么一天。  

所以。  

在半年前这老鬼子就开始布局,在太原设了好几个秘密情报站。  

但是山本没有料到,第一军会败的这么惨,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就连司令官和参谋长都被干掉。  

可以说,整个第一军除了山本一木和他的十多号特工队员,其余部队都全军覆没了。  

而且,他的那些情报站,因为使用电台被八路军的情报部门给干掉了三分之二。  

但是在太原城内,仍然剩下三分之一的鬼子间谍和特工潜伏。  

而且,这些鬼子间谍和特工,主要调查方向是陈峰。  

这几次,陈峰出现在太原,已经让鬼子察觉到了一些东西。  

万一哪天坐八路军装甲车的时候,鬼子间谍和特工在太原城内搞一个路边炸弹,那他就洗白了,燕双鹰也很难救下他。  

所以,系统给出了一份关于日本在太原间谍和特工的名单。  

陈峰心想,狗系统终于干了回人事。  

“哦?”  

李云龙接过鬼子间谍和特工名单看了起来,很快神情微微一喜。  

虽然总部那边调来了十分厉害的情报人员,以及陈老板的技术加持,但是依旧没能将鬼子潜伏在太原的间谍和特工一网打尽。  

为了防止轰炸日本的情报暴露,用于训练的50架重型远程轰炸机机组的训练,都是在河源机场完成的。  

有了这份名单,鬼子间谍和特工,一个都跑不掉了。  

“陈老弟,要不把国军和晋绥军在太原的情报站,一块儿给我得了。”  

李云龙嘿嘿一笑。  

当然,国共双方现在还处于合作态势,即便八路军知道国军和晋绥军的情报站,也不会动手拔除。  

顶多是派人监视或者把他们挤出太原。  

“国军和晋绥军的情报站,得靠你们自己找。”  

陈峰不为所动。  

李云龙点了点头,其实八路军的情报部门早就发现了国军和晋绥军的情报站。  

李云龙这么一说,只是想看看有没有漏网之鱼。  

不过这也能理解,陈老板对付的主要目标,还是日本鬼子。  

很快,装甲车队来到新一团的团部门口停下,陈峰被请到了团部内。  

整个团部戒备森严,独栋三进三出的院子,比起在杨村和赵家峪的团部,现在这个新一团的团部,要豪华和气派得多。  

团部内,随处可见忙碌的新一团团部干事,一副有条不紊的场景。  

“云龙兄、赵老哥。”  

“祝贺你们八路军,首次轰炸倭国本土,获得圆满成功。”  

落座后,陈峰便是率先道贺。  

轰炸东京成功,这在陈老板的预料之中。  

但是能一次炸掉鬼子的航母,倒是有些出乎陈峰的预料。  

要知道,英军的兰开斯特轰炸机,携带高脚杯超级航弹,也是炸了好几次德军的提尔皮茨号战列舰,才将它击沉。  

不过话说回来,日军的翔鹤号航母,可没有德军战列舰皮糙肉厚,也没有德军那么强大的火力。  

事先准备充分,天气极好,轰炸机组的投弹员事先经过大量的投弹训练。  

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这才能一次空袭,就干掉了鬼子的翔鹤号航母。  

“哈哈!”  

“多谢陈老弟了。”  

李云龙笑道。  

一旁的赵刚,也是顿时笑容满面:  

“要不是陈老弟你提供的重型远程轰炸机,我们八路军也不可能轰炸东京和翔鹤号。”  

如今八路军有这么强的实力,主要还是靠陈老板在背后鼎力支持。  

当然。  

也跟李云龙和赵刚他们学习进步,总部的大力支持,以及战士们浴血奋战和老百姓的支持分不开。  

“陈老弟,这炸鬼子东京和击沉翔鹤号航母的生意,不知道价码是多少?”  

李云龙搓了搓手,语气期待的询问。  

由于不知道有多大的战果,所以关于轰炸和击毁翔鹤号航母的价码,要等生意结束之后,再根据战果给价码。  

陈峰说道:“此次伱们八路军的轰炸机轰炸东京,有大约3万人的伤亡、1万6千人死亡、60万人无家可归。”  

这话一出,李云龙和赵刚皆是有些神色激动。  

鬼子的伤亡情况,比他俩想象中更大几分。  

看来,用凝固汽油弹轰炸鬼子本土,是很明智的选择。  

用常规航空炸弹,绝对达不到这么大的效果。  

“这凝固汽油弹,真是好东西。”  

李云龙心里感慨。  

至于日本贫民的伤亡,李云龙和赵刚都不是圣母之辈,相比于日军在中国造下的杀戮,这只不过是九牛一毛。  

战争,就是你死我活的杀戮。  

“以及击沉翔鹤号航母。”  

陈峰接着说道:  

“价码是一个航母编队,以及给贵团10个基数的弹药。”  

虽然这次的价码很短,但是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