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困兽之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太原城内,战斗还在继续。  

鬼子依靠内城墙做着困兽之斗。  

城上城下大炮对射打的火球与硝烟腾起。  

趁着赵刚不在,观战的李云龙看得手痒难耐,推开机关炮手,操起一门厄利孔20毫米机关炮亲自朝着城墙射击。  

机关炮打的又刁又狠,把城墙的垛口都崩碎好几段,鬼子的机枪火力点顿时哑火。  

很快,榴弹炮和山炮瞄准直射,将内城的北城墙轰开了三个豁口。  

攻击部队潮水般地冲了上去,突然,被机关炮打得哑火的几十个鬼子机枪火力点又重新哒哒哒的狂叫起来。  

子弹像雨点般朝八路军攻击部队洒下来,战士们一片片地倒下。  

一百多挺机关炮,立即对城墙上垛口下的机枪火力点射击,100多道弹链火线朝着鬼子机枪火力点延伸过去。  

但是,这一次机关炮失效了,只摧毁了小部分鬼子机枪火力点。  

大部分的机枪火力点依旧在咆孝着,喷出长长的火舌,攻击部队又潮水般地退了下来。  

“他娘的,机关炮停火!”  

见到这一幕,李云龙不禁破口大骂。  

他知道,剩下的都是鬼子的精锐了。  

仗打到这个份上,虽然鬼子的失败已经是板上钉钉,但是鬼子们还在垂死挣扎。  

“鬼子肯定在垛口后边安装了钢板和沙袋。”  

目露思索片刻,李云龙很快想到了鬼子应付机关炮的办法。  

太原城内有个子弹厂和钢铁厂,不过已经被新一团的部队给攻占。  

李大团长大声下令道:“传我命令,山炮、榴弹炮和九二式步兵炮,给我瞄准城墙垛口,把垛口全都给劳资敲掉。”  

“是!”跟着李云龙的一名作战参谋拿着步话机,传令给炮兵部队。  

随着李云龙的命令下达,各炮位上的炮手,纷纷手脚麻利操作着把炮口仰角升高,瞄准城墙上的垛口。  

“轰、轰、轰!”  

各炮位自由开炮,炮弹射向城墙垛口,传出山崩地裂般的炸响。  

城楼上的鬼子很鸡贼,等八路军步兵撤退的时候,赶紧换一个射击位置。  

不过,李云龙的命令是敲掉所有的垛口,让鬼子的机枪火力点无所遁形。  

很快,有炮弹打中了垛口处的鬼子火力点,厚厚的钢板、鬼子和重机枪被炮弹炸得飞上了天。  

虽然内城墙远没有外城墙那么长,但用炮弹把所有内城墙的垛口都敲掉,也会耗掉不少的炮弹。  

当然,让战士们拿人命去堆,也肯定能拿得下内城墙和内城。  

不过李云龙舍不得拿战士们的命去堆,反正炮弹能报销,打出去多少报销多少。  

随着李云龙的命令下达,第1、第2和第3攻击集团的炮兵也纷纷把炮口抬高,开始炮击垛口。  

虽然用机关炮射击,也能打掉垛口。  

但是效率太低,而且机关炮很难打穿钢板和沙袋。  

用山炮和榴弹炮效率很高,一炮就能轰碎一截垛口,还能把垛口后的钢板机枪给干掉。  

半个小时后,内城墙所有的垛口都被敲掉。  

当然,鬼子不是傻子,除了一开始的几炮,打掉了鬼子和机枪外,鬼子都抱着武器躲到藏兵洞里去了。  

不过,钢板太重,鬼子们都带不走。  

使得鬼子们没有防御机关炮的家伙事,这就是李云龙的目的。  

“杀!”  

在李云龙亲自指挥命令下,攻击部队又潮水般的冲了上去。  

鬼子们纷纷从藏兵洞里钻出来,架起机枪朝着攻击部队扫射。  

就在鬼子机枪手开火的同时,城下的八路军机关炮和机枪,立即对准城墙上鬼子机枪火力点扫射和压制。  

没了钢板和沙袋当做护板的鬼子机枪火力点,很快就被机关炮给打掉。  

排山倒海的喊杀声中,内城墙北门先被突破,没等北门攻击部队迂回攻击,内城墙南门几声山崩地里的炸响后,内城墙南门也被突破了,鬼子守军慌了,连忙放弃内城墙收缩防御,攻击部队从南北两面呐喊着冲进城内。  

与此同时。  

太原内城。  

筱冢义男命令士兵引爆了囤积在太原内城的军火仓库。  

一道撼山震岳般的巨响中,太原内城腾起一道巨大的蘑孤火球,火球犹如死亡之花层层向上绽放,最后化为一朵巨大的蘑孤烟云。  

巨大的冲击波从地面勐然向四周传递,不少人直接摔倒在地上。  

在战争中活下来的TY市民们被这惊天动地的战争景观吓住了,窗玻璃在强烈的声波中被震的粉碎,哗啦啦的倾泻在地上。  

房屋在晃动,梁柱在嘎吱作响,像是要随时塌下来,人们在巨响中被震得短暂失聪。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改善伙食与经常跟利剑中队一起训练的李云龙体格硬朗足实,在爆炸冲击波中,双脚像是钉在地上一样,纹丝不动。  

他抬头看向内城中心方向。  

他知道,筱冢义男这老鬼子,肯定是下令把军火仓库给引爆了。  

那么粮库肯定也没法幸免,果然不出他所料,没多久,另一侧靠近城墙的粮库也腾起一道巨大的烟尘。  

“狗娘养的,筱冢义男这老鬼子,死也要带点东西下去。”  

李大团长顿时骂骂咧咧。  

这么大动静,李云龙估计在军火仓库里的武器弹药指定不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