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很深的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林太清与雨桐带着贺玉郎离去之后,杨肆也不想呆了,办案一事等林太清过来再说,他把琐事交待给陆明,便带着阿信四人离去。  

“师兄,我们要不要先去陈平家里看看?”  

阿信问道。  

杨肆摆了摆手:“半个月过去了,哪还会有什么线索,趁着时间还早,阿亮,你去把阿明和阿柴叫过来,从今日开始,我正式传你们丹道。”  

“好勒!”  

阿亮兴奋的怪叫一声,撒腿离去。  

杨肆等人直接回了他们的住所。  

很快的,阿亮把阿明和阿柴叫了回来,杨肆正式传下丹道,当然了,对于阿信是单独传授,毕竟女子丹道涉及到一些隐晦之处。  

六人均是定下心神,按杨肆的要求静心打坐。  

与此同时,北城那间不起眼的当铺。  

“贺老,杨肆想调察婴儿失踪一案,您可有什么打算?”  

雨桐与林太清分开,就急急忙忙回来,向贺老汇报。  

贺老沉吟道:“他是真心要查?”  

雨桐秀眉微拧道:“杨公子年少气盛,自然有公义之心,况且他又请了林太清参与此事,既便有退缩之意,怕是也骑虎难下啦。”  

“呵,这里面的水,深得很呐!”  

贺老负手沉吟起来,好一会儿才道:“他想闹,就让他闹,婴儿失踪一事,我们掌握的情况远比官府全面,在适合的时候,你可以安排些线索给他,让他自己顺藤摸瓜去查。”  

“嗯!”  

雨桐问道:“贺老,你是否怀疑此事与世子有关?”  

贺老缓缓道:“我并非针对世子,世子充其量也只是世俗间的一国太子,我们察情社不会在他身上花费太多的精力,他的价值,还不如杨肆那般大,我只是想弄清在世子背后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让一个资质平平的凡人,在短短七年之内修到筑基中期。”  

“我明白了,我会密切关注杨公子。”  

雨桐点了点头。  

修行的第一步是气感,有了气感还不算正式修士,只有吸纳灵气,不断的洗涤肉身,积量变为质变,渡过采气炼身劫,把身体改造为适于修行的炉鼎,才能正式晋入炼气期。  

一整日过去,只有阿信和赵礼有了气感,阿明、阿柴、吴战与阿亮均是满脸的沮丧之色。  

杨肆微微笑道:“先别急,气感的先后不等于资质,很多时候是节奏没找准,或者心绪没能调静,要想修行,先静心,心里没有杂念,才有可能感应到灵气波动,这其实和站桩练拳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做什么,先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心浮气燥只会一事无成。  

好了,今天到此为止,修行要有松有驰,今晚你们也不用再专门炼气,明早站过桩后试一试,到时候我再过来,不用送我了。”  

说着,就转身离去。  

回到家时,依然是傍晚,刘楚薇和萧朝凤都在,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小黄居然被刘楚薇抱在了怀里,舒服的享受着摸头杀,萧朝凤在一旁干瞪眼。  

“杨公子,你回来啦,你要的灵草图鉴我给你带过来了。”  

刘楚薇甜甜一笑,就从怀里取出一本小册子,递了过去。  

“哦?”  

杨肆接来手里,还带着股温热,散发出淡淡的体香,刘楚薇适时俏面一红,低下了脑袋,一副娇羞不己的模样。  

不过杨肆可不会被她迷惑,那天如果不是自己在金菊园多留了个心眼,就会被她妈当场捉尖在床!  

杨肆若无其事的低头翻去,果然是一副副的灵草图画,底下有详细的注解,很快他就看到了一株熟悉的灵草。  

紫茎藤:藤本植株,初生为青,十年为蓝,百年为红,千年为紫,蕴地气精粹而生,此藤是炼制归元丹的主材,取红藤三尺,灯研草三珠、红菩花两朵,辅以大黄、丹砂、红参等十余味药材炼制…  

杨肆向后翻去,这一副副图鉴深深吸引着他,不过可惜的是,灵草的用途只是简介,并不是丹方,也没有详尽的配比比例。  

“哼!”  

见杨肆看着刘楚薇的灵草图鉴入了迷,萧朝凤不屑的哼了声:“这就被迷住了?她刘家的图鉴还比不上我们萧家的一半呢,小黄,拿出来给他看!”  

“唧唧!”  

小黄从刘楚薇怀里飞回了屋,再出来时,嘴里叼了一本更厚的册子。  

“哦?郡主也为我准备了?”  

杨肆大喜。  

萧朝凤阴阳怪气道:“少自作多情,我可不是为了你,只是想小黄能尽快吃到丹药,是吧,小黄?”  

“唧唧!”  

小黄期待的叫唤两声。  

刘楚薇也笑道:“原来萧家姊姊的图鉴更厚更全,要是早点拿出来,说不定小黄现在就能吃到丹药了呢。”  

萧朝凤顿时脸一沉道:“你少夹枪带棒,这姓杨的从来也没提过,我怎么知道他想炼丹,再说灵草图鉴是能随便拿出来的吗?”  

翠眉含烟无语的对望一眼,又开始了。  

“好啦,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去了,小黄,明天我再来看你啊!”  

这次刘楚薇没有接萧朝凤的腔,向小黄挥了挥手,又向杨肆笑了笑,就转身离去。  

“哼,我也走了!”  

萧朝凤颇有一拳打空的憋闷感,跺了跺脚,抢在刘楚薇前面出了门。  

“哎~~”  

杨肆叹了口气,家里总算清净了。  

不知不觉中,三日一晃而过。  

三日来,阿亮、阿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