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林太清来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见到杨肆沉吟不语,陆明小声问道:“府令打算如何处理此事?”  

杨肆回过神来,反问道:“以往接到此类报案,是如何处理?”  

陆明道:“纳入卷宗,派几个胥吏去调查一下,问些话,最后不了了之,作为积案,收入库房。”  

杨肆又问道:“陆先生可曾想过,七年间,建康失踪了如此之多的婴儿,究竟会是什么人所为?”  

“这…”  

陆明略一迟疑,吞吞吐吐道:“若说是人伢子所为,就不该如此隐秘,不可能七年的时间捂的严严实实,依属下看来,多半是邪道修士以婴儿血肉修炼邪功,说不定…上面还有人照应。”  

杨肆心中一动!  

是的,童男童女因其血肉纯净,自古以来就是献祭的贡品,据道经所载,出生不足月的婴儿,其由母胎中带出的先天之气尚未完全转化为后天,最为邪道修士喜爱,陆明的猜测并非空穴来风。  

陆明看了看杨肆,便道:“府令是否打处彻查?”  

杨肆问道:“如果要彻查,该从何处着手?”  

陆明捋着胡须道:“府令若有此心,自是百姓之福,但建康…波诡云诘,有些事情,并非武力所能解决,陆某不过是个主簿,说来不怕府令笑话,好些公卿权贵的家奴,都敢指着陆某的鼻子骂,府令向陆某问计,怕是要失望了,非是陆某不愿为民伸张,实是能力所限,无从着手。”  

建康的形势极其复杂,有皇室和齐王背后的修行门派在暗中较劲,原本支持晋国的天台宗想必也不甘心被边缘化,多半憋着坏招。  

而世俗中,保皇派与齐王派斗的你死我活,还有势力庞大的中立派和清流派,以及谁也不愿轻易得罪的累世公卿,站在杨肆的角度,学前任,得过且过,表面文章做一做,你好我好大家好。  

而且自己是修士,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足以站上宋国的巅峰,应该和光同尘,没必要为些凡人出头,可这样真的合适么?  

杨肆虽然从不自认是好人,但他知道,自己的心还没黑,血仍是热的,陈平夫妻的哭求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将来站上足够的高度再回过头看,可以对笑着说道,我杨肆问心无愧,我没有遗憾。  

“此事我会尽力,七年来,那么多婴儿失踪,总不可能一点马脚都不露,。”  

杨肆深吸了口气道。  

陆明深突然面容一肃,步下座位,一躬到底:“府令即有此心,属下愿效犬马之劳!”  

“好,我会尽量护得陆先生的安全!”  

杨肆赶忙起来,扶住陆明。  

这时,外面有胥吏唤道:“禀府令,秘书郎林太清求见。”  

“呃?林太清?”  

杨肆一怔,不就是自己初来建康时,花了三十枚晶币买了自己三张虎皮的那人么?  

陆明从旁道:“府令怕是有所不知,林太清自幼便享有清名,虽品级不高,却是清流领袖,此人前来,还是莫要轻慢为好。”  

“嗯,那我亲自出去看看。”  

杨肆点了点头,便向外走去,正见一名青年人,边上还一个面目较为平庸的黄衣女子。  

“哈,原来是林兄,杨某还要多谢林兄当日援手之德。”  

杨肆哈哈一笑,大步走去。  

林太清也爽朗的笑道:“当日见着小兄弟便知不凡,只是仍未想过,小兄弟来建康不久,竟闹出了诺大动静,若非如此,林某还找不到小兄弟呐。”  

“林兄客气了,里面请!”  

杨肆对林太清的直率也大起好感,把林太清迎进了后堂专用于待客所在,阿信奉上清茶,两人寒喧了一番,杨肆也知道了那名黄衣女子名叫雨桐。  

好一会儿,杨肆才问道:“不知林兄前来是为何事?”  

“这…”  

林太清现出了为难之色,随即便重重叹了口气:“不瞒小兄弟,林某实是难以启齿,也罢,就实话实说罢,实是为贺玉郎而来。”  

“哦?”  

杨肆惊讶的看着对方。  

雨桐道:“不瞒杨府令,那钱御史为贺玉郎一事找到了林兄的母亲,林兄本不愿为其出头,可是林兄至孝,而老夫人是钱御史的表妹,所以…就厚颜前来啦。”  

“哎~~”  

林太清摇头叹气,一脸的羞愧之色。  

杨肆算是认识到了,什么叫做盘根错节,不过那钱爽也是有本事,居然能探查到自己与林太清的渊源。  

贺家因贺卫的倒台,对自己再也构不成威胁,杨肆扣压贺玉郎,主要目地还是勒索一把,可是钱爽找来了林太清,自己总要给林太清一个面子,于是笑道:“我还以为是什么事,林兄着人来知会一声便可,又何必特意跑一趟,来人,把贺玉郎从牢里提出来,给他洗个澡,换身衣服。”  

“诺!”  

外面有胥吏应道。  

“多谢小兄弟!”  

林太清连忙站起来称谢。  

“来来来,林兄不必见外,先坐下来,贺玉朗那里还要有一会儿,正好我有件事情想要请教林兄。”  

杨肆笑着把林太清拉回了座位。  

“小兄弟请讲!”  

林太清问道。  

杨肆把婴儿失踪一案如实道出,并补充道:“不知林兄对此事可有了解?”  

顿时,雨桐眼眸一缩,一抹精光一闪即逝。  

林太清也神色凝重道:“此事林某倒是略有所知,七年来,上千家庭痛失爱子,引为建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