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我女儿你要负责(1/2)
第796章我女儿你要负责
翰林学士?
朱浩如今是什么地位?那官位是你想给就能给的?说得好像天底下的官职,都是你皇帝一句话的事。
孙交走出乾清宫时却考问自己,好像权臣当道的时候,提拔个翰林学士而已,哪怕是阁臣,不就是权臣一句话的事?
刘瑾给得了,江彬给得了,杨廷和也能给,为何到皇帝这里,自己就觉得他给不成呢?
还真是……
对皇帝的要求就是跟别人不一样,自己的要求是不是太过苛刻了些?
孙交没有出宫。
他还有个“应酬”,就是前往清宁宫拜见蒋太后。
以往蒋太后叫他入宫,多是被皇帝拿来当幌子,这次他还真的要去见蒋太后,他也不知道会面时具体说什么,隐约感觉可能跟儿女的婚姻之事有关。
孙交听说朱四姐姐一直都还没出嫁。
“问题是这样优秀的年轻士子,多半早已成婚,或是有婚约在身,孙老先生在朝人脉广泛,哀家想让孙老先生帮忙运筹,看是否能找出这样优秀的士子。”
……
“……说起来,哀家有个女儿,打算让陛下封她为永福公主,她现在算是长公主了,比陛下年长一岁,却到现在都还没安排好婚姻大事。”
眼前这位到底是皇帝的生母。
你们皇室把我孙某人当成什么?
媒婆?
这是在威胁我啊。
“孙老先生,久违了。”
本来王公大臣家的公子也不可能跟皇帝的姐姐联姻,你还指望把女儿嫁个阁老部堂家的公子不成?一般能嫁个现在是生员的,或是国子监监生家的就很不错了,你这个太后为何要那么挑剔呢?
“唉!”
不去讲什么名分称呼的问题,直接以“太后”相称,这样避免了卷入到礼数之争的旋涡。
毕竟是同乡,当年孙交就得到朱祐杬欣赏,这次又是蒋太后把孙交“绑架”到京师来当官,蒋太后自然要好好接待,免得再被孙交觉得她这个当太后的不懂礼数。
孙交听到这里,稍微松了口气。
若是不偿还,那咱就破罐子破摔,不行的话让你女婿把我女儿也娶了!
蒋太后赶紧安排,请孙交落座。
孙交面色不变,恭谨地道:“应该让礼部在城中备选,早些把应选者送到宫里来给太后过目才是。”
也是啊,让朱浩当长公主驸马,不是笼络朱浩最好的方式吗?
可问题是,朱浩愿意尚公主,当大明的驸马?
孙交此时想的可不是为朱三挑选女婿,而是想这件事跟朱浩的牵扯有多大,一时间脑子很乱。
后续孙交跟蒋太后谈什么,都显得漫不经心。
孙交面色为难:“太后,此等事,老朽还是告知礼部,由礼部出面为好,若是由老朽亲自出面,只怕是……名不正言不顺。”
让你孙交入宫,你又能干嘛?
蒋太后问道:“孙老先生是在想有何合适人选吗?若是有备选的,不妨……直言。”
出阁读书?
……
我这老头子是在想我女婿怎么跟你女儿纠缠不清,谁有工夫帮你女儿选驸马?
就算我选了,男方家里能同意?
老朋友相见,蒋太后一直跟孙交说之前跟孙交一起北上的途中所见所闻。
当时蒋太后可是要到京城投奔皇帝儿子,马上就要到宫里当太后过好日子,心情自然很不错。
真以为娶公主是什么好玩的事情?
从年岁上来说,蒋太后不过才四十多岁,而他孙交年已七十。
这上哪儿找去?
孙交临出宫门时,突然想到一个人,此人正是最近跟朱浩走得很近的新科榜眼徐阶。
不然为何到现在,你女儿连个正式的长公主名号都没得到?
孙交道:“朝中六部尚书、侍郎等,未听闻有年岁相当的男子未有婚配和婚约者,但朝中寺卿,还有国子监祭酒等有德高望重者,王公大臣里,或有合适的人选……”
蒋太后出现在孙交面前时,容光焕发,孙交打眼一看,还以为蒋太后年轻了许多。
他本想说,我女儿嫁给朱浩,还是太后你当初同意的,怎么现在就说你女儿惦记我女婿呢?
吓死个人。
“那太好了。”
还跟皇帝一起读书成长?
孙交听出好像其中应该是有些问题,好像……自己的女婿朱浩也跟皇帝是一起读书长大的?那岂不是……
蒋太后很高兴,“如此让孙老先生直接说出名字,怕也为难了一些,不如孙老先生回去后,帮忙说和一番。您看……”
听这意思,好像嫁不成朱浩,就要出家当道姑啊。
好像在说,哀家当初帮你找了个好女婿,却耽误了我女儿的终身大事,现在你必须要偿还。
如果在新科进士中找寻……或有希望。
这年头,公主的下嫁很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再加上你这个女儿说是长公主,却是王府里出来的,论资历就是个郡主,毕竟你儿子过继到大宗,你女儿却没有过继。
孙交听完先是一怔,随即便明白过来。
蒋太后重重叹口气道,“说来惭愧,小女自幼出阁读书,平时与陛下一同成长,当时王府是当她儿子养的。”
孙交赶紧要说明,朱浩现在都已经成婚了,可别胡思乱想。
太后下达懿旨,不答应,也要答应。
到了清宁宫,这边蒋太后接待孙交的礼数很足。
孙交听了很踟躇。
孙交其实很不爱听。
但他孙交当时是什么心态?
被人绑架到京城,身边只带了个女儿,父女俩一路都担惊受怕,就算当时蒋太后跟他见过几面,谈过国事,当时孙交除了敷衍还能怎样
翰林学士?
朱浩如今是什么地位?那官位是你想给就能给的?说得好像天底下的官职,都是你皇帝一句话的事。
孙交走出乾清宫时却考问自己,好像权臣当道的时候,提拔个翰林学士而已,哪怕是阁臣,不就是权臣一句话的事?
刘瑾给得了,江彬给得了,杨廷和也能给,为何到皇帝这里,自己就觉得他给不成呢?
还真是……
对皇帝的要求就是跟别人不一样,自己的要求是不是太过苛刻了些?
孙交没有出宫。
他还有个“应酬”,就是前往清宁宫拜见蒋太后。
以往蒋太后叫他入宫,多是被皇帝拿来当幌子,这次他还真的要去见蒋太后,他也不知道会面时具体说什么,隐约感觉可能跟儿女的婚姻之事有关。
孙交听说朱四姐姐一直都还没出嫁。
“问题是这样优秀的年轻士子,多半早已成婚,或是有婚约在身,孙老先生在朝人脉广泛,哀家想让孙老先生帮忙运筹,看是否能找出这样优秀的士子。”
……
“……说起来,哀家有个女儿,打算让陛下封她为永福公主,她现在算是长公主了,比陛下年长一岁,却到现在都还没安排好婚姻大事。”
眼前这位到底是皇帝的生母。
你们皇室把我孙某人当成什么?
媒婆?
这是在威胁我啊。
“孙老先生,久违了。”
本来王公大臣家的公子也不可能跟皇帝的姐姐联姻,你还指望把女儿嫁个阁老部堂家的公子不成?一般能嫁个现在是生员的,或是国子监监生家的就很不错了,你这个太后为何要那么挑剔呢?
“唉!”
不去讲什么名分称呼的问题,直接以“太后”相称,这样避免了卷入到礼数之争的旋涡。
毕竟是同乡,当年孙交就得到朱祐杬欣赏,这次又是蒋太后把孙交“绑架”到京师来当官,蒋太后自然要好好接待,免得再被孙交觉得她这个当太后的不懂礼数。
孙交听到这里,稍微松了口气。
若是不偿还,那咱就破罐子破摔,不行的话让你女婿把我女儿也娶了!
蒋太后赶紧安排,请孙交落座。
孙交面色不变,恭谨地道:“应该让礼部在城中备选,早些把应选者送到宫里来给太后过目才是。”
也是啊,让朱浩当长公主驸马,不是笼络朱浩最好的方式吗?
可问题是,朱浩愿意尚公主,当大明的驸马?
孙交此时想的可不是为朱三挑选女婿,而是想这件事跟朱浩的牵扯有多大,一时间脑子很乱。
后续孙交跟蒋太后谈什么,都显得漫不经心。
孙交面色为难:“太后,此等事,老朽还是告知礼部,由礼部出面为好,若是由老朽亲自出面,只怕是……名不正言不顺。”
让你孙交入宫,你又能干嘛?
蒋太后问道:“孙老先生是在想有何合适人选吗?若是有备选的,不妨……直言。”
出阁读书?
……
我这老头子是在想我女婿怎么跟你女儿纠缠不清,谁有工夫帮你女儿选驸马?
就算我选了,男方家里能同意?
老朋友相见,蒋太后一直跟孙交说之前跟孙交一起北上的途中所见所闻。
当时蒋太后可是要到京城投奔皇帝儿子,马上就要到宫里当太后过好日子,心情自然很不错。
真以为娶公主是什么好玩的事情?
从年岁上来说,蒋太后不过才四十多岁,而他孙交年已七十。
这上哪儿找去?
孙交临出宫门时,突然想到一个人,此人正是最近跟朱浩走得很近的新科榜眼徐阶。
不然为何到现在,你女儿连个正式的长公主名号都没得到?
孙交道:“朝中六部尚书、侍郎等,未听闻有年岁相当的男子未有婚配和婚约者,但朝中寺卿,还有国子监祭酒等有德高望重者,王公大臣里,或有合适的人选……”
蒋太后出现在孙交面前时,容光焕发,孙交打眼一看,还以为蒋太后年轻了许多。
他本想说,我女儿嫁给朱浩,还是太后你当初同意的,怎么现在就说你女儿惦记我女婿呢?
吓死个人。
“那太好了。”
还跟皇帝一起读书成长?
孙交听出好像其中应该是有些问题,好像……自己的女婿朱浩也跟皇帝是一起读书长大的?那岂不是……
蒋太后很高兴,“如此让孙老先生直接说出名字,怕也为难了一些,不如孙老先生回去后,帮忙说和一番。您看……”
听这意思,好像嫁不成朱浩,就要出家当道姑啊。
好像在说,哀家当初帮你找了个好女婿,却耽误了我女儿的终身大事,现在你必须要偿还。
如果在新科进士中找寻……或有希望。
这年头,公主的下嫁很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再加上你这个女儿说是长公主,却是王府里出来的,论资历就是个郡主,毕竟你儿子过继到大宗,你女儿却没有过继。
孙交听完先是一怔,随即便明白过来。
蒋太后重重叹口气道,“说来惭愧,小女自幼出阁读书,平时与陛下一同成长,当时王府是当她儿子养的。”
孙交赶紧要说明,朱浩现在都已经成婚了,可别胡思乱想。
太后下达懿旨,不答应,也要答应。
到了清宁宫,这边蒋太后接待孙交的礼数很足。
孙交听了很踟躇。
孙交其实很不爱听。
但他孙交当时是什么心态?
被人绑架到京城,身边只带了个女儿,父女俩一路都担惊受怕,就算当时蒋太后跟他见过几面,谈过国事,当时孙交除了敷衍还能怎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