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红袖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云龙三折,蜀山剑宗绝学,其形矫若游龙,可在腾起之势将竭之时,不借助任何物体,仅凭身形在空中回旋,就能立即拔高。  

如是者再,连拔三次,便是高山险峰也能轻松登顶。  

它在六品轻功中属于顶尖梯队,只是较为难练。  

苏云升和孙朗探讨多日,还是只能粗浅运用,不得要领。  

曹谨行一问,二人连忙把不懂的地方指出。  

曹谨行逐个解答,个中真意信手拈来,三个问题之后,苏云升和孙朗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  

服了!  

只扫几眼就能把六品灵武融会到这种程度,这是什么恐怖悟性!  

他们的资质其实并不算差,实力在总旗之中也一直处于前列,奈何出身不好,父辈曾牵连到嘉靖初年“大礼仪”事件,算是罪官之后,一直深受排挤。  

没银子,没路子,出身又不好,想晋升比登天还难。  

这次也是因为刘镇远看重曹谨行,想给他找俩根底清白、不涉及乱七八糟势力的助手,这才从犄角旮旯里挑出来。  

教会他们,曹谨行自己找了条长廊,开始尝试把云龙三折融入电光神行步。  

电光神行步没有花里胡哨,只注重两個字:爆发。  

正因其纯粹,所以单论速度远超其他轻功,但在武功配合上就差了很多。  

一般只能用来逃跑。  

盗门高人创此轻功也是方便飞檐走壁,盗宝之后可以快速拉开距离。  

直到落到曹谨行手里。  

配合辛酉刀诀快速拔刀之术,加上寒蟾功的强大爆发力,成了他杀人的一大助力。  

在他手里,这套电光神行步已可于万军丛中来去自如,杀人砍头如探囊取物!  

“云龙三折用的是叠劲之法,三段爆发,这倒是可以用在电光神行步里…”  

于是。  

但见走廊之内电光闪烁,来来回回,三段增速之后,人影彻底消失,电光也越发暗淡,悄无声息,如鬼似魅。  

快到最后,竟然如瞬间移动一般!  

“好轻功。”  

啪啪啪!  

有人轻轻鼓掌。  

曹谨行站定,身后无数残影飘忽回身,他看向走廊尽头。  

那里走出一个人,穿千户级飞鱼服,长相俊朗,腰佩长剑。  

那剑形制华丽,剑意森然!  

它一出现,曹谨行忽然感觉腰间雪魄轻轻颤动,发出低沉的鸣音,隐隐与那把剑相呼应。  

“不用惊讶。”  

来人道:“雪魄与凝光同出一炉,且由同一块昆仑万载寒铁铸成,一者取其寒,一者取其锋,算是兄弟剑。”  

他大步走近:“没想到这把剑会落到你手里,真是有缘啊。我叫沈襄,曹老弟,幸会。”  

曹谨行脑中闪过资料。  

沈襄,南北镇抚司十三太保,排行第十二,同时也是蜀山剑宗百年不出的天才,声名远播。  

因半年前十三战死西北,空位至今,他也成了当今“十三太保”中最年轻的一个。  

副千户与千户只差半级,但半级也是差,按理该见礼。  

除非碰到特别不顺眼的,曹谨行在这方面很无所谓。  

“见过沈千户。”  

他抱拳行礼。  

“不必。”  

沈襄道:“你我同为千户,又有缘用同一炉的宝剑,就别来这些虚的了。你怎么会来这儿?”  

曹谨行道:“镇抚使大人派我来看守诏狱。”  

“哈哈。”  

沈襄笑了:“我看他是让你来休沐的吧。我就是当前值守诏狱的千户,他既然没让你替我,那就是放你挂个名,方便自由行动而已。”  

都是明白人。  

曹谨行也不藏着掖着,笑道:“是,这几天有点私事,随时可能出去,还请沈千户通融。”  

“没问题。”  

沈襄随意道:“我也是刚忙完任务,过来休息的,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诏狱机关重重,有进无出,暗中还有其他力量守护,本就不用锁死两个千户。不过,这里毕竟关着很多穷凶极恶之徒,还是有几件事要注意,正好,我带伱逛逛。”  

“好。”  

曹谨行从善如流。  

就在曹谨行跟着沈襄熟悉诏狱的时候,陆昆仑偷偷跟在老周身后,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  

这老小子的千变神功很是不凡,不仔细盯着,一眨眼他就换张脸。  

这次他特别小心。  

靠着夜光粉成功尾随出鬼市之后,老周似乎放松下来。  

即便到了白天,夜光粉失去作用,他也能远远缀在其身后,不被发现。  

从凌晨散市到当天下午,陆昆仑盯了他好几个时辰,他就坐在远郊一条十字路口旁的小茶摊里喝茶。  

那茶摊平平无奇,唯一的优点可能就是地方偏远。  

无论掌柜的,还是堂倌儿伙头儿,全都不会武功,就连过往行人也以本地农人居多。  

“应该是等人…”  

陆昆仑暗想:“选这种地方碰头,倒也煞费苦心…”  

他有预感,来的人八成就是那个酿桃花酒的。这酒最贵,最有赚头,老周先取它情有可原。  

但事实出乎他的预料。  

老周一直等到太阳落山,中途还闭目养神休息了一阵,还是没有人来。  

陆昆仑本来以为这是老周发现他,故意耍他,让他在树上白蹲大半天,但看老周脸上越来越浓的担忧神色,他感觉到不对。  

终于,一匹快马赶到。  

从马上下来一个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