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赵文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北镇抚司炸锅了。  

那个曹谨行又双叒搞出事了!  

十几天前打完的张英还没好。  

今天差点把赵思远都给杀了!  

赵思远是什么人?  

一手枯木术隐藏行迹,通幽之下无人能发觉;  

一套火云刀刀法惊艳绝伦,曾在松江尽除三十六水匪,大破十二连环坞分水大阵,威震一时!  

这样的人物,今天杀人不成反被杀,两剑就给废了…  

两剑…  

“要不还是算了吧。”  

西城时雍坊,某处别院。  

得到消息的赵家人齐聚于此,包括原本安排在酒楼工作的,还有赵家本家的。  

众人一听连赵思远都没成,“报仇”的心思更淡了。  

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谁,更知道对付曹谨行只是泻火,那既然泻不了,就只能憋着…  

憋着难受,但比找死强。  

这个曹谨行反抗的如此激烈,如此凶狠,赵思远甚至连失败后准备好的“切磋”借口都来不及说,就让人废了!  

他下手狠绝,毫不留情!  

要不是刘镇远挡住最后一剑,怕是脑袋都砍下来了!  

众人纷纷打起退堂鼓。  

“伯父这是哪里话。”  

忽然,房门打开,走进一个三十来岁模样略显阴柔的儒士,众人一看赶紧站起来行礼:  

“大人!”  

他就是严嵩义子,赵文华。  

“现在没什么大人了。”  

赵文华大步走进,他嘴上客气,却是直接走到最上首坐下了,看向那個打退堂鼓的中年人:“伯父刚才说…算了?”  

那中年人身体一颤。  

赵文华不等他说话,脸色一沉,声音转厉,大声道:“日月兴因他充公,两位堂兄因他死伤,义父义兄圣眷大衰,本官革职,绍庭幽禁!如此种种,皆因此人!怎么能说算了?!”  

即便一撸到底,没了右通政之职,他还是严嵩义子,严党官员不敢不敬,其他人更是如此!  

他一怒,在场之人瑟瑟发抖。  

背靠大树好乘凉。  

严党一时失势而已,严嵩不倒,迟早能重获圣眷,赵文华重新崛起只是时间问题。  

在场众人虽是他本家长辈,却也不敢触怒他。  

但,已经没了两个最有前途的后辈,身为家族老一辈,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其他人再往里填。  

“可是…”  

那中年人陪着小心,低声道:“此人武功实在太强,连思远都…也是没办法啊。”  

赵文华冷笑:“杀人不一定要亲自动手,眼下另有一个机会。”  

众人全都看向他。  

赵文华端起茶盏,用盏盖拂掉茶叶,幽幽道:“知道刘镇远派他去哪了吗?”  

众人摇头。  

赵文华吐出两个字:“诏狱!”  

众人面面相觑,有些不解。  

那又怎么样?  

赵文华将众人表情收在眼底,暗骂蠢货,要不是为了给严家出气,牢牢傍上这棵大树,这帮人,全死光了他都懒得理!  

没脑子的东西!  

他索性直言了:“诏狱里关着一位大人物,算起来,他被擒也跟曹谨行有关。外界一直有人试图营救,只是苦于诏狱戒备森严,没有门路,我们可以推一把。  

一旦此人脱逃,曹谨行就是疏于职守,必然获罪!之后,墙倒众人推,不用咱们下手,镇抚司那些看不惯他的锦衣卫,就能让他吃不了兜着走!剩下的,还用我说明吗?”  

“不用了不用了…”  

众人摆手,已经说的这么浅显,再不懂岂不成了傻子?  

原来是借刀杀人啊…  

好计谋!  

操作简单,成功率高,还不用亲自动手,众人拨云见雾,心情立马舒爽不少。  

还是那个中年人沉得住气。  

真要这么简单,赵文华不必亲自来一趟,估计是不好操作,又或者不想脏手,这才假手他们。  

狗东西!  

他面上不动声色,小心问道:“敢问大人,狱中关押的是哪位大人物?”  

赵文华看他一眼,道:“明宗,光明左使,项千里。”  

一盆冰水当头浇下。  

众人目瞪口呆。  

“魔教叛逆?!”  

勾结魔教可是重罪啊,跟通倭罪等同,这要是让人查出来,抄家灭族!  

赵家的人都傻了。  

刚从一个坑出来,转眼又要跳另一个坑,更可悲的是,看赵文华这架势,不跳还不行…  

曹谨行一溜烟跑到诏狱。  

开始度假!  

他这着急忙慌的一下诏狱,孙朗没觉得有啥,苏云升心细,看出不对:“大人,发生什么事?需不需要属下…”  

“小事儿。”  

曹谨行摆手道:“诏狱阴冷,哪怕第一层也很难熬,我没问题,你们还是多运功驱寒吧,免得落下暗伤。这半个月清闲,也是你们的机会,可以专心稳固境界,以便日后冲击先天。”  

两人心头一暖:“是。”  

孙朗笑道:“大人放心,我们上次选了六品上阶内功,不会太久了。”  

“哦?选了什么?”  

曹谨行走到桌边坐下,拿起一个橘子剥着吃。  

苏云升道:“金风录。”  

曹谨行挑眉:“有点耳熟。”  

孙朗接道:“是唐门内功,修炼速度一般,但对身法轻功有很大提升。”  

“…原来如此。”  

这是为了能跟上他。  

曹谨行失笑:“不用这样,上次不也没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