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出征(3/4)
人都是知道的。
阿台笑道:“好,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这样,苟利国家生与死,岂因祸福趋避之,你们都是好样的。”
袁小超微笑道:“为国为民,本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虽然没有阿勇的武艺,但是阿台伯伯,我愿意拿出我全部的家当支持您,充当咱们起事的军资。”
阿台拍着袁小超的肩膀笑道:“好,好。”
阿勇也说道:“阿台伯伯,我师傅虽然一直行踪飘忽,但她也来信说,不久便会回来,她让我转告阿台伯伯,她虽然是女流却也想为老百姓做点好事。”
阿台抚掌笑道:“好,好,天下英雄众志成城,何愁大事不成呀。”
大家共同举杯,其乐融融,关内可谓一片大好,此次起事虽然还未有任何交战,但是阿台等人已经知道了最后的结果,那就是:李成梁必败,而所有的百姓必然胜利。
战事还在紧急的准备着,大概又过了一个月,终于全部准备妥当,觉昌安、阿台和尼堪外兰,以及三城中比较有威望的军官一起巡视三城后,来到了尼堪外兰的营中。
三城中,阿台的城中最好,军民一心,士气高涨,尼堪外兰的城中最差,军中甚至还闹了一出粮荒,这位城主只管自已有吃有喝就好,却对城中百姓,甚至士兵都不闻不问,要不是阿台放粮支援,他的兵现在还饿着肚子呢,尼堪外兰心中十分感激,对阿台不断的表示谢意。
阿台不以为意,大家既然是共同起事,本应互帮互助,几人正在营中休息,忽然探子来报,李成梁集结各营兵马共计一万八千多人,号称两万精军,已经安排在关外的边境上。
看来他已经收到了关内的消息,而且来的很快,他并不想顺利的渡过这个冬天,让阿台等人继续壮大,其战略上并无久战之意,集合了所有兵马,看样子是要先发制人。
阿台心中暗想:李成梁不打自招,若是没做亏心事,何必连句解释都没有,就急忙调集军队。
其实,就算李成梁解释又有什么用,起事时,阿台是以吊民伐罪的理由攻打李成梁,就算李成梁没有杀王杲,凭他欺压百姓,就已经是死罪。
觉昌安脸色难看之极,他害怕阿台等人不顾敌情,领兵出战迎敌,抢先道:“我军初至,不知敌情,用兵谨慎些为好,但是敌方大举集合,绝无久战之意,我们不可主动出战,应该暂避锋芒,抗下他的攻击后,等他们粮草不及,军心不稳,再主动出击。”
尼堪外兰脸色阴沉的厉害,觉昌安虽然没有说他的意思,但是他却认为觉昌安另有所指,心中愤愤不平。
阿台想了想道:“我也认为有理,我们的人数上并不比敌军多,前方又多是山路,不利大军追击,我也以为不妨暂避锋芒,等他们士气锐减,我们再一鼓作气,收拾他们。”
尼堪外兰打断他道:“现在敌情已明,正当迎面而战,使李成梁不敢小觑我关内英雄,我们整军备战,本来就是为了攻打李成梁的,现在我们还未出军,他却欺负到头上来了,若是我们守城,岂不是让他笑话,阿台城主如此说,可是胆怯畏战么?”
巴图阿瞥了一眼阿台,对尼堪外兰微笑道:“阿台城主从北面而来,不明地理,原也怪不得他。”
巴图阿目光转动,又继续对阿台说道:“山路的确难行,但也正因山路难行,明军的骑兵才不好发挥作用,我们的军士都是本地人,熟悉这里地势,不妨主动出战,若是两位城主还有疑虑,就由我们的人马为先锋便是。”
阿台道:“我们共同起事,本是为了大义,由谁的人马出征都是一样的,不分彼此,只是此时出征确实不是最好的时机,外面还下着雪,山路难行,所以还请尼堪外兰城主三思呀。”
若是守城,必然守在他尼堪外兰的叶赫城下,对城中的建筑、百姓都必然要有所伤害的,倒不是尼堪外兰担心百姓的死活,只是这样一来,他的城中必然更穷,这是他不想看到的,可是让他真的为先锋出征,他又不敢,只好微微点了点头。
等到大家散去以后,夜晚十分,巴图阿却又回来了,外面还在下着小雪,他踏雪回到了尼堪外兰的府邸。
尼堪外兰开门训斥道:“巴图阿,这么晚了,你来这里找我,扰我清梦,是有何急事需要禀报?”
巴图阿还没进屋,已经叹道:“尼堪城主,你怎么能同意守城呢?”
尼堪外兰把他迎了进来,说道:“我不同意又有什么用,觉昌安、阿台都不同意出征,你难道让我带着我们的兵出征么?若是这点家底都打光了,那可怎么办?”
巴图阿叹道:“我的城主大人,你好糊涂呀!”
尼堪外兰道:“哦?”
巴图阿道:“我们的粮草是阿台借给我们的,也只够十天左右,况且,若是我们一直不肯出征,守城而战,那我们城中的消耗也必然越来越大。”
尼堪外兰叹气道:“我又何尝不知道呢?”
巴图阿道:“您也知道,若是这样一来,您的威望必然会慢慢减弱,而十天过去,我们又得找阿台支援粮草,你说那时他如果借口推托怎么办?”
尼堪外兰道:“咱们共同起事,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他应该会借吧。”他的声音并不是很确定。
巴图阿长叹道:“我的城主老爷呀,就算他肯借您,您说我们营中的军士吃着他给的粮食
阿台笑道:“好,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这样,苟利国家生与死,岂因祸福趋避之,你们都是好样的。”
袁小超微笑道:“为国为民,本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虽然没有阿勇的武艺,但是阿台伯伯,我愿意拿出我全部的家当支持您,充当咱们起事的军资。”
阿台拍着袁小超的肩膀笑道:“好,好。”
阿勇也说道:“阿台伯伯,我师傅虽然一直行踪飘忽,但她也来信说,不久便会回来,她让我转告阿台伯伯,她虽然是女流却也想为老百姓做点好事。”
阿台抚掌笑道:“好,好,天下英雄众志成城,何愁大事不成呀。”
大家共同举杯,其乐融融,关内可谓一片大好,此次起事虽然还未有任何交战,但是阿台等人已经知道了最后的结果,那就是:李成梁必败,而所有的百姓必然胜利。
战事还在紧急的准备着,大概又过了一个月,终于全部准备妥当,觉昌安、阿台和尼堪外兰,以及三城中比较有威望的军官一起巡视三城后,来到了尼堪外兰的营中。
三城中,阿台的城中最好,军民一心,士气高涨,尼堪外兰的城中最差,军中甚至还闹了一出粮荒,这位城主只管自已有吃有喝就好,却对城中百姓,甚至士兵都不闻不问,要不是阿台放粮支援,他的兵现在还饿着肚子呢,尼堪外兰心中十分感激,对阿台不断的表示谢意。
阿台不以为意,大家既然是共同起事,本应互帮互助,几人正在营中休息,忽然探子来报,李成梁集结各营兵马共计一万八千多人,号称两万精军,已经安排在关外的边境上。
看来他已经收到了关内的消息,而且来的很快,他并不想顺利的渡过这个冬天,让阿台等人继续壮大,其战略上并无久战之意,集合了所有兵马,看样子是要先发制人。
阿台心中暗想:李成梁不打自招,若是没做亏心事,何必连句解释都没有,就急忙调集军队。
其实,就算李成梁解释又有什么用,起事时,阿台是以吊民伐罪的理由攻打李成梁,就算李成梁没有杀王杲,凭他欺压百姓,就已经是死罪。
觉昌安脸色难看之极,他害怕阿台等人不顾敌情,领兵出战迎敌,抢先道:“我军初至,不知敌情,用兵谨慎些为好,但是敌方大举集合,绝无久战之意,我们不可主动出战,应该暂避锋芒,抗下他的攻击后,等他们粮草不及,军心不稳,再主动出击。”
尼堪外兰脸色阴沉的厉害,觉昌安虽然没有说他的意思,但是他却认为觉昌安另有所指,心中愤愤不平。
阿台想了想道:“我也认为有理,我们的人数上并不比敌军多,前方又多是山路,不利大军追击,我也以为不妨暂避锋芒,等他们士气锐减,我们再一鼓作气,收拾他们。”
尼堪外兰打断他道:“现在敌情已明,正当迎面而战,使李成梁不敢小觑我关内英雄,我们整军备战,本来就是为了攻打李成梁的,现在我们还未出军,他却欺负到头上来了,若是我们守城,岂不是让他笑话,阿台城主如此说,可是胆怯畏战么?”
巴图阿瞥了一眼阿台,对尼堪外兰微笑道:“阿台城主从北面而来,不明地理,原也怪不得他。”
巴图阿目光转动,又继续对阿台说道:“山路的确难行,但也正因山路难行,明军的骑兵才不好发挥作用,我们的军士都是本地人,熟悉这里地势,不妨主动出战,若是两位城主还有疑虑,就由我们的人马为先锋便是。”
阿台道:“我们共同起事,本是为了大义,由谁的人马出征都是一样的,不分彼此,只是此时出征确实不是最好的时机,外面还下着雪,山路难行,所以还请尼堪外兰城主三思呀。”
若是守城,必然守在他尼堪外兰的叶赫城下,对城中的建筑、百姓都必然要有所伤害的,倒不是尼堪外兰担心百姓的死活,只是这样一来,他的城中必然更穷,这是他不想看到的,可是让他真的为先锋出征,他又不敢,只好微微点了点头。
等到大家散去以后,夜晚十分,巴图阿却又回来了,外面还在下着小雪,他踏雪回到了尼堪外兰的府邸。
尼堪外兰开门训斥道:“巴图阿,这么晚了,你来这里找我,扰我清梦,是有何急事需要禀报?”
巴图阿还没进屋,已经叹道:“尼堪城主,你怎么能同意守城呢?”
尼堪外兰把他迎了进来,说道:“我不同意又有什么用,觉昌安、阿台都不同意出征,你难道让我带着我们的兵出征么?若是这点家底都打光了,那可怎么办?”
巴图阿叹道:“我的城主大人,你好糊涂呀!”
尼堪外兰道:“哦?”
巴图阿道:“我们的粮草是阿台借给我们的,也只够十天左右,况且,若是我们一直不肯出征,守城而战,那我们城中的消耗也必然越来越大。”
尼堪外兰叹气道:“我又何尝不知道呢?”
巴图阿道:“您也知道,若是这样一来,您的威望必然会慢慢减弱,而十天过去,我们又得找阿台支援粮草,你说那时他如果借口推托怎么办?”
尼堪外兰道:“咱们共同起事,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他应该会借吧。”他的声音并不是很确定。
巴图阿长叹道:“我的城主老爷呀,就算他肯借您,您说我们营中的军士吃着他给的粮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