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斋(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着实有事。待到你等解决了那桩事情,会遇到一条大水,那时我自会来会你们。”  

那行者一听这话,当时便谨记在心,与那化身挥手作别,而那化身,别了那行者之后。驾着祥光。往终南山而去。不多时,便到了终南山上,在终南山巅,与一个肋生双翅赤发蓝脸,手持黄金棍的怪物不期而遇。而那怪物见了化身之后,躬身行礼,开口道:  

“见过师兄。”  

那化身冲他点了点头,开口便道:  

“雷震子,久违了,我来这终南山,只为了确认一件事,那虎鹿羊三妖,是你的意思,还是云中子师伯的意思?”  

作为道廷名山之一,终南山在封神之后,有许多道门的新秀在。而且当年封神之战之后,十二金仙除了归西的那几位之外,剩下被自己坑死的人里边。有好几个抛弃了原本的府邸,来终南山隐居。  

因此终南山上道门高手还是很多的,而且对终南山有道门高手这一点,天下万国之内。大多数国君都有耳闻,正是因为这样,那青狮诓骗乌鸡国国王才说是终南山来的。  

而和青狮不同,虎鹿羊三人那是正经终南山出来的,而终南山上。除了几位天师之外,还有一个不一般的人。那便是从一开始就在终南山玉柱洞修行的云中子。  

要知道,当初的十二金仙里边。只有他云中子躲过了九曲黄河阵之后。又不在万仙阵的杀局之中。  

“师兄,你知道的。三教合一,是太上道祖所定的,甚至还不惜让灵宝天尊转世投胎化为孔夫子。我师父历来是在劫难中置身事外的福泽真仙,怎么会插手这件事情呢?”  

那化身一听这话,想了想之后点了点头,毕竟云中子本人是道廷截阐两教里边唯一一个自带趋吉避凶效果的人。不像是会插手西游的样子。而那样的话,事情就好办多了。  

“既然不是玉虚一脉的人。那等他们死了之后,交给我来安置吧。”  

在敲定好了计划之后,那化身并没有前去车迟国做些什么多余的事情,于是乎车迟国的事情,就这样平静安稳的度了过去,当然,三位大仙的魂魄,也在进地府之前被收入囊中。  

而这个时候,敖烈的手里已经不知不觉会聚了上万死在西行路上,孙悟空手里的妖魔了。这让他的最终计划,进展快了许多。  

再说那唐僧师徒四人,解决了车迟国的事情之后,孙悟空深刻的教育了那国王三教合一的重要性,之后又上了路。  

那师徒,晓行夜住,渴饮饥餐,不觉的春尽夏残,又是秋光天气。一日,天色已晚,唐僧勒马道:  

“徒弟,今宵何处安身也?”  

那行者一听这话。开口便道:  

“师父,出家人莫说那在家人的话。想那在家人,这时候温床暖被,怀中抱子,脚后蹬妻,自自在在睡觉;我等出家人,那里能够!便是要带月披星,餐风宿水,有路且行,无路方住。”  

那唐僧被说了一通,沉默不语,寂静思索,一旁猪八戒一听这话当即便开口道:  

“哥哥,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今路多险峻,我挑着重担,着实难走,须要寻个去处,好眠一觉,养养精神,明日方好捱担,不然,却不累倒我也?”  

那行者一听这话,知道那八戒又要偷懒,当即开口便道:  

“趁月光再走一程,到有人家之所再住。”  

那师徒没奈何,只得只得相随行者往前。又行不多时,只听得滔滔浪响。那猪八戒一闻水声,当即便道:  

“罢了!来到尽头路了!像是有水挡路,待我试试深浅。”  

一旁的三藏一听这话,开口便道:  

“悟能,你休乱谈,水之浅深,如何试得?”  

那八戒一听这话,有些不以为然,开口便道:  

“师父你是不知。寻一个鹅卵石,抛在当中。若是溅起水泡来是浅,若是沉下有声是深。”  

说不得,那八戒在路旁摸了一块顽石,望水中抛去,只听得一声水响,沉下水底。当即便开口道:  

“深深深!去不得!”  

那八戒话音未落,只听那唐僧道:  

“你虽试得深浅,却不知有多少宽阔。”  

那行者一听这话,当即便开口道:  

“师父莫急,待我看看去。”  

那行者纵筋斗云,跳在空中,定睛观看,却见波涛层层茫然浑似海,一望更无边。当即便按落云头,到了河岸上,对着三藏道:  

“师父,宽哩宽哩!去不得!老孙火眼金睛,白日里常看千里,凶吉晓得是,夜里也还看三五百里。如今通看不见边岸,怎定得宽阔之数?”  

三藏大惊,口不能言,声音哽咽,正想要哭又听得一个熟悉的s声音来至,哈哈大笑道:  

“三藏莫要烦恼,常言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等你了结了这里这桩事情,自然就过得这通天河了。”  

话音刚落,天际飞来一片虹光。落在地上,化作一个头陀僧人,冲着唐僧师徒施礼道:  

“诸位久违了。”  

“兄弟,你此时来,想必是知道些什么。”  

几人一番攀谈之后,那行者便开口问那化身,而那化身闻言便开口笑道:  

“此处啊,唤作通天河,与那沙兄弟的流沙河一般,河宽八百里,恒古少人行。”  

那化身话音刚落,三藏只觉得悲从中来,忍不住哭泣,口里道:  

“徒弟呀,我当年别了长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