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一章颜开崛起(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洞府大厅,刘玉悠闲坐在太师椅上,手捧典籍细细翻看,时不时停下来凝神思索。  

两名貌美侍女立于后方,轻轻用蒲扇扇着风。  

贴身侍女谷月英,则端着一盘切好的灵果,用那白皙修长的玉手,时不时将果肉送到他嘴边。  

尽管已是元婴真君,但刘玉并没有骄傲自满,一直未曾停下学习的脚步。  

没有修炼的时候,不是翻看各种古籍,就是阅读一些修炼心得。  

积流成海,聚沙成塔修为境界的高低,不能完全代表对于天地大道的领悟,有时候一些金丹修士的修炼心得,也能让人耳目一新。  

修炼到高深境界,除了法力的深浅外,对于天地大道的领悟,也直接影响着实力的高低。  

“大道真理无穷无尽,以修士有限的生命,去探索无穷之真理,何其难也”  

“规则之道,更是高不可攀”  

“即使自己灵觉足够高,可以“看”见银篆文,却仍旧无法提前参悟。”  

“幸好,修仙界还有许多前辈留下的典籍资料,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参悟,便容易了不少。”  

不知不觉间,典籍翻到最后一页,刘玉忽然轻轻一叹,随即将之放到一边。  

不说规则之道的高不可攀,就连主修的火属性奥妙,他也远远没有领悟完全。  

感觉就像是刚刚登堂入室,触摸到火焰奥妙的冰山一角。  

从奇异石碑中的景象里,记下的有关灵族九位大能的九枚“银篆文”,他已经参悟了数遍,却没有任何头绪。  

除了能接收符文本身带有的信息外,便没有任何一点收获。  

想到此处,刘玉忽然灵光一闪,猛然浮现一个念头“参悟不了,不代表不能利用。”  

“银篆文本身便具有力量,若将之铭刻在真宝上,或许能让真宝威能增强”  

“当然,银篆文也有属性,得考虑属性冲突。”  

浮现这个念头,他仔细思索一遍,觉得这个方案可行性很高,决定有时间便试验几次。  

就在这时,一名侍女快步从洞府外走过来,行礼后道“启禀公子,颜老祖来访”  

她口中的颜老祖,自然便是颜开。  

晋升元婴境界,就自动成为太上二长老,成为老祖一辈的人物。  

“让他进来。”  

刘玉淡淡吩咐道,旋即屏退所有侍女。  

虽然不具体掌管宗门事物,但元婴境界所要积累的更为庞大,颜开也是一个耐得住寂寞之人,平时不是在闭关便是在探险。  

此时来访,应该有比较重要的事情。  

思索间,洞府通道传来轻微的脚步声,紧接着一名男修便出现在视线中。  

此人穿着朴素,外面简单用一件灰袍罩体,长发用一条绳子系好,打理得一丝不苟。  

虽然穿着简朴,却不显得邋遢。  

令刘玉在意的是,此时颜开一身灵压气息,竟然再次提升许多。  

距离元婴初期巅峰,都不是很远的样子。  

要知道其晋升元婴境界,满打满算也不到二十年,速度着实有些惊人。  

不过其一头黑发上,却出现几缕灰白发丝,看上去沧桑了不少。  

看样子修为精进的背后,也有许多辛酸的故事。  

“看来秘境出世,我这位师弟得了一些机缘。”  

“同时,付出的代价也不小啊。”  

看到这里,刘玉心中暗道。  

上古秘境接连现世,流出大量的上古灵物,高阶修士得到的好处最多。  

颜开晋升元婴后,得到自己资助的几件真宝,就义无反顾外出寻找机缘,有一番际遇也不奇怪。  

“坐。”  

“灵压气息提升这么多,看来师弟数次外出收获不小。”  

“如今修为大进,对宗门来说也是一件幸事,可喜可贺”  

招呼落座,为其倒上一杯灵茶,刘玉笑着说道。  

闻言,颜开似乎是想到了什么,面露苦笑微微摇头。  

“师兄休要取笑,我这不过小打小闹罢了。”  

“逼退妖王,抗衡巅峰真君,相比师兄在辉夜洞天的辉煌战绩,我这又算得了什么。”  

“就是这小打小闹,还差点丢了性命,要不是运气不错”  

时值上古秘境出世,他进入一个秘境寻宝收获不错,出去时却被两名元婴修士盯上,不得已催动燃烧寿元的秘术提升战力。  

事后,即使服用灵丹妙用,损失的寿元也仅仅弥补一小部分,几缕灰白长发就是明证。  

那一次动用秘术,至少损失七十年寿元,代价不可谓不沉重。  

“低阶修士大概以为,元婴老祖就能安枕无忧。”  

“殊不知,我等不过寿元长了一些而已,精进法力却困难千倍万倍。”  

“倘若不能突破境界,最多一千六百年,同样免不了一死。”  

“若争夺机缘,就要同真君妖王交手,元婴修士也是说陨落就陨落。”  

提及获得机缘之艰难,颜开有感而发,话语中还有几分心有余悸。  

“师弟不必妄自菲薄,能在短短十几年内,法力修为就精进如此之多,胜过寻常真君不知多少。”  

“这种速度,比之刘某当年也不慢多少。”  

“若能突破中期瓶颈,元婴后期亦是不远。”  

刘玉含笑说道。  

按照他的估计,颜开应该是遇到危险,燃烧不少寿元化为法力修为。  

又服用了类似“纯阳灵露”的灵物,大幅度提升法力修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