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章侍妾现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年后。  

通天峰洞府,练功房。  

“呼”  

吐出一口浊气,身体表面的蔚蓝灵光渐渐收敛,刘玉缓缓睁开眼眸,面上露出一抹笑容。  

此时,他几乎齐根而断的左臂,已经完全恢复过来。  

一身伤势,也恢复得七七八八,至少不会影响正常修炼,实力臻至全盛状态。  

修为越高就越不容易受伤,可是一旦受伤,恢复起来也非常麻烦。  

故而高阶修士疗伤,动不动就是几十年,都再正常不过。  

“幸好全力防守元婴,神魂方面并无损伤,否则恢复起来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一年过去,肉身伤势好转大半,是时候出关了。”  

这样想着,刘玉缓缓起身。  

他打了一套“流星拳”,稍稍运转一遍气血,心念一动体型恢复到常人大小,披上一件宽大黑袍,便朝练功房外走去。  

“先出关处理一些事物,顺便调理自身状态。”  

“再次闭关,必然冲击元婴后期瓶颈”  

这样想着,刘玉行走间步步生风,身影很快消失在练功房。  

“轰隆隆”  

石门上升,发出沉重的声响,一道身着黑袍的魁梧男子,出现在了洞府大厅中。  

“参见公子”  

“水已温好,公子可要沐浴”  

“公子有任何需求,也可以吩咐婢女。”  

听见动静,随时候在门前的贴身侍女谷月英,立马弯腰行礼小心翼翼道。  

这些年过去,此女也修炼到金丹初期巅峰,看样子正准备突破初期瓶颈。  

作为元婴老祖,刘玉已经尽量节俭,但洞府中日常依旧有十几名侍女。  

皆是姿色上佳修为不俗,专心只为服侍他一人。  

元婴老祖侍女的待遇,可比一般筑基执事还要高,故而随随便便一个侍女位置,便有大把宗门的筑基女修勾心斗角。  

贴身侍女,与老祖更为亲近,待遇自然更上层楼。  

这么多年过去,以谷月英的宗门贡献,想必用不了多久就能兑换突破瓶颈的丹药。  

“沐浴。”  

刘玉脚步不停,直奔盥洗室而去。  

“遵命”  

见此,谷月英连忙快步跟在后面,同时取出宗门令牌,发出一道道讯息。  

快到,大厅里便出现一名名貌美女修,端上一道道珍贵灵药与高阶妖兽肉烹饪的山珍海味。  

进入水汽朦胧的盥洗室,刘玉张开双臂,很快便有一双柔弱无骨的玉手,贴了上来宽衣解带。  

被女修服侍,这么多年下来,他早就已经习惯。  

态度也从一开始的批判,变成现在的习以为常,安然享受高阶修士的特权。  

“以你的修为境界,应该足以坐镇一方了吧”  

“不错,看样子我元阳宗,不日就要再添一位金丹长老。”  

衣物褪去,刘玉缓缓步入水池,忽然间随口说道。  

时间过得真快,他忽然想起“莺歌燕舞”和“文彩衣”,一路走来侍女都换了数批。  

“启禀公子,婢女别无所长,也不喜欢打打杀杀,不想当什么金丹长老。”  

“只求永远留在公子身边,一心一意服侍公子。”  

说起宗门情况,谷月英神色如常回答。  

可一说到,要外放为金丹长老,眼中却闪过丝丝慌乱。  

什么金丹长老不仅要打打杀杀,还要与各种修士勾心斗角,胜出者才能获得可观的修炼资源,风险变数实在太大。  

她若是选择这条路,说不定某一次站错队,就会被发配边疆前途暗淡。  

而作为老祖的侍女,不仅不需要斗法与勾心斗角,偶尔还能在四阶灵脉修炼。  

晋升金丹后,更可轻易获得金丹长老都难以获得的资源,拥有种种无形的特权。  

两条路孰优孰劣,一眼便可分出高下。  

跟在老祖身边,才是真正的通天大道,她又怎会舍本逐末。  

男修征服世界,女人依附于男修,便可分享一部分荣耀,轻轻松松胜过无数人的努力。  

这或许不公平,但的确是一条从古到今都存在的捷径。  

能走捷径,为什么要选择更艰难的路成为金丹长老,是否能呼风唤雨,谷月英目前不知道。  

但留在老祖身边,轻易便可超越大部分金丹修士,这一点她十分确定。  

“是吗”  

刘玉似笑非笑,轻易看穿此女的心思,不过并没有揭穿,也没有羞辱的想法。  

此乃人之本性。  

人总是下意识选择更容易走的路,哪怕这条路意味着慢性死亡。  

如同蚊虫,始终改变不了要吸血的本性。  

“婢女之心,日月可鉴,只想永远留在公子身边”  

双颊浮现红晕,谷月英声若蚊吟。  

“又急。”  

“又想冲击侍妾之位。”  

刘玉没有再回话,倚靠在水池边,闭目静静享受服务。  

很快,上半身清洗完毕,谷月英步入水池跪伏,开始清洗下半身。  

大厅的桌案上,一道道佳肴热气腾腾。  

四名女修各有千秋,分别坐在桌案两旁,却没有动筷也没有交流,像是等待着什么人。  

“轰隆隆”  

忽然间,盥洗室禁制打开,石门发出沉闷的声响。  

洗漱一番后,浑身清爽的刘玉,出现在众人视线里。  

“夫君”  

不约而同,四名女修起身弯腰,眼中都闪过丝丝温情。  

严裙儿一袭红裙,面色看上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