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千年灵草(2/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扇大小),与进阶前的对比十分明显。  

现在还叫红色小光球,已经明显不合适,应该叫红色大光球!!  

“果然,神识是元神的一部分力量延伸。”  

“神识的增长,必然意味着元神的增长。”  

“而晋升金丹境界后,自己的神识范围,已经从原本的二十里出头,直接暴涨到七十五里,足足翻了三倍还多。”  

“元神也有了相应的成长,才是理所应当之事。”  

“金丹初期修士的神识范围,一般极限是五十里。”  

“金丹中期七十里,后期是九十里,大圆满则是一百里。”  

“自己刚晋升就有七十五里,已经超过了一般金丹中期修士,这多亏了在筑基期时的雄浑积累。”  

神识扫视着,代表元神雏形的红色大光球,刘玉暗暗点头,感到比较满意。  

普通修士晋升金丹期,神识不过四十里左右,要一直修炼到初期巅峰,才会到达极限的五十里。  

完成筑基到金丹的晋升,大约增长了四倍左右。  

而自己筑基到金丹,二十里到七十五里,只增加了三倍多,看似还少了许多。  

不过并不能这么算,神识越到后面,提升起来就越困难。  

七十五里的范围,相对于四十里左右的神识,依旧有着碾压性的优势,这一点并没有改变。  

其中的差距,并没有随着修为增长而缩小。  

或许是两份灵魂本源的原因,或许是“存神妙法”与养神丹的效果,刘玉后来增长的那一部分神识,同样享受了一部分晋升的效果。  

而普通的先天神识强大者,倘若不是灵魂本源强大,随着修为境界的提升,便会变得渐渐泯然众人。  

心中种种思虑,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  

刘玉进入仙府后,不过短短一个呼吸的时间,仙府就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  

青色结界中,方圆一里的小岛剧烈震动。  

“卡察”  

小岛上,彷佛地震一般,不断生出一条条触目惊心的裂缝。  

石头、泥土等等,唰唰往下掉落,从浮岛掉落向黑暗深处。  

在灵觉中,灵气剧烈波动,彷佛整个天地都在震颤!  

“这......”  

刘玉脸色一变,连忙望向黑色灵田的位置,连其安然无恙,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相对于整个仙府,黑色灵田确实微不足道。  

但不是他格局小,而是以目前来说,黑色灵田对他的帮助确实是最大,是目前阶段不可或缺的重要助力!  

过了数十息,最初的剧烈震动过后,虽然震动还是没有停下来的迹象,但总算减弱了许多,使得浮岛总算没有解体的趋势。  

刘玉看得暗暗捏了一把汗,要是黑色灵田被搞没了,那他怎么种田?  

靠炼丹和玉丹堂的收益,可没有办法维持奢侈的修炼!  

减弱了许多的震动中,小岛不断扩张,四周范围都在逐渐增大。  

一里、两里、五里......  

一直到八里,扩张的趋势才稍稍停止,但依旧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而青色结界,也在同步扩张!  

整个浮岛与青色结界,都在不断扩大,变得更为宽广!  

“不...用扩张来形容,有些不合适。”  

“这更像是...成长。”  

刘玉闪过念头,继续观看青色结界与空中浮岛的变化。  

他看到,在空中浮岛的边界,不断有点点泥土石头,自虚无中凭空生成,然后融入到浮岛结构,使得整个浮岛都在变化。  

剧烈的灵气波动背后,刘玉隐约感觉到一丝丝崇高力量的痕迹,那是世界的伟力!  

世界之力!  

刘玉已经多次进入那种,权限加身灵感无限拔高的状态,所以对这崇高的世界之力十分敏感。  

即使不进入那种状态,也能够隐约感觉到。  

若是换一个修士前来,他估计就算到了化神期、炼虚期,也未必能够察觉到世界之力的存在!  

毕竟,这中力量太过崇高,几乎与规则在同一个层次。  

轰隆隆的震动中,空中浮岛与青色结界一同成长,一直到了十里范围,才终于停止了下来。  

其上,震动与碰撞中,有山峦突起挺立,有道道沟壑形成,有更多更复杂的地形出现。  

“额...”  

“不过这“山峦”,也太小了一点吧?!”  

刘玉看着高不过五六丈的“山峦”,竟然一时不知道说什么。  

小岛从一里成长到十里,也依旧改变不了,还是一个小岛的事实。  

除了黑色灵田中,依然没有任何生机存在。  

也就是在这种小岛上,五六丈才称得上“山峦”,若是放在外界,估计只能算一个土坡。  

空中浮岛与青色结界停止扩张后,变化却还是没有停止。  

一颗颗极为细小的深红光点,密密麻麻从黑色灵田上方浮现,然后直接没入到了灵田中。  

红色光点闪闪发光,看上去美轮美奂,但其中蕴含的却不是火属性灵气,而是层次更高的一种能量!  

具体是什么,刘玉并不清楚,此时也更不理解不了。  

但他又隐约感觉到,有世界之力运行的痕迹。  

随着红色光点的没入,黑色灵田微微震动,甚至冒出了缕缕烟雾。  

其中的灵草灵药,以刘玉从未见过的速度,飞速走过了短暂或者漫长的一生,然后迅速枯萎凋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