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炼骨,铸体,黄粱一县(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纪渊细细摩挲槐木牌子,再用皇天道图映照一二,并未发觉什么特殊之处。  

于是,他顺手将之系在腰带上。  

尽管四个大字写得跟鬼画符一样,但毕竟是皇后娘娘赏赐,也不好表示嫌弃。  

室内灯火黯淡,纱幔、屏风后边的曼妙身姿,逐一隐没不见。  

这些公主、郡主,个个待字闺中,并非孀寡。  

倘若继续留下,万一遭到纪渊拒绝,岂不平白折损名声。  

传出去,还说天家贵女不如一妇人那多难听。  

“真是可惜…”  

“瞧他剑眉星目的英武模样,没成想还有这样的癖好。”  

“所谓花无百日红,女子终究都会变作妇人,但妇人却难重回妙龄。”  

“是极是极,放着娇花不折,偏生喜欢孀寡,迟早后悔。”  

随着窃窃私语之声渐渐微弱,洛皇后似是也有些乏了。  

旁边的尚宫立刻会意,轻轻敲击玉磬。  

纪渊适时地起身,拱手道:  

“内廷重地,不便叨扰,还请容臣告退。”  

洛皇后颔首,柔声笑道:  

“年纪大了,精力不济容易犯困。  

等你改日进宫,再好好聊一阵子。  

刚才想了想,其实宗室当中也有几个孀寡…”  

纪渊闻言面皮一抽,难得流露几分招架不住的尴尬之色。  

看来自己好人妻的名头,这辈子注定是洗不脱了。  

“哈哈哈哈,你这孩子…也是个有大志向的。  

去吧,去吧,再过个三年五载。  

等你名震天下,出人头地。  

自有无数娇娥痴恋,的确不急一时。”  

洛皇后轻笑一声,打趣说道。  

她从见到纪渊的第一刻,便莫名想起自幼沉默寡言的老二来了。  

那股子锐烈又沉静的独特气质,与少年时候的燕王颇为相似。  

遂多出几分亲近意思,将那一块太平无事牌送了出去。  

“洛施主,须得放宽心思,少些杂念,方能养住生机。”  

杀生僧上前诵念佛号,交待两句。  

洛皇后对于生死倒是看得很开,闲谈几句之后。  

由着尚宫搀扶,摆驾转回寝殿。  

待到跨出暖阁大门,纪渊像是卸下千斤重担,脚步都变得松快许多。  

“说是设宴连一口茶水都没喝到,更别提品尝御厨的手艺了。”  

坐进来时的宽大马车,他似是感到遗憾。  

杀生僧干瘪脸色微微一动,调侃道:  

“想吃御膳还不容易,你若答应皇后娘娘的做媒指婚。  

娶个公主、郡主,做了驸马、郡马,叫宫中拨几个御厨就是了。”  

大师你听到皇后有意赐婚,可是比我还要着急。  

纪渊心中暗自发笑,老和尚这时候倒是嘴硬。  

他也没有点破,转过话题道:  

“皇后娘娘是否生过大病?气色似乎有些不好。”  

杀生僧轻叹道:  

“连你都看出来了,可见洛施主当真时日无多。  

人之寿元,究其本质乃精气神之本源,易减难增。  

你是气血强盛,如大把的薪材投入炉中,越烧越旺,这才显得短命。  

若有奇花异草、灵丹妙药,完全可以弥补回来。  

但洛施主她不一样,乃本源亏空太多。  

就如一只漏水的木桶,任凭填进去多少,都会流失干净。”  

纪渊心下惊讶,不由问道:  

“为何会这样?”  

杀生僧解释道:  

“早些年前,圣人征战在外,洛施主时常随军,劳心劳力,这是其一。  

后来生下太子、燕王,两位有真龙气象的嫡亲皇子,损耗气数,这是其二。  

再者,人寿天定,无可更改。  

阴世都沉沦万年了,难有办法。  

也许洛施主她本就命短…”  

纪渊眉头轻皱,洛皇后身为月德贵人,没道理会寿数稀薄。  

他将疑惑放入心中,又说道:  

“大师,我过几日可能要出门一趟。”  

杀生僧眼皮耷拉,平静问道:  

“朝廷的差事?还是帮东宫的忙?”  

纪渊如实答道:  

“东宫。之前凉国公进京,东宫下了三道谕旨。  

算是我欠太子一个人情,加上他给的好处甚合心意,所以免不了走这一遭。”  

杀生僧脸色如常,低头道:  

“既然如此,老衲便不同行了。  

佛门、道门之中,常有护法、护道之人,保证嫡传不受加害。  

但也不是时刻都要保驾护航,那杨洪老匹夫不要脸皮,以大欺小。  

老衲拦之,合情合理。  

如若九郎只是历练,纵有危险,却得靠你自个儿度过了。”  

纪渊点了点头,显得并不意外。  

护道者不是奴仆,事事都要为人操持办妥。  

佛门更加如此,不经苦海扬波,怎能体味世情五味?  

不曾拿起,又何谈再放下?  

无论是大金刚体魄的不动山王经,亦或者深奥晦涩的断三世如来身。  

皆要依靠不断砥砺己心,方能有所成就。  

只躲在庙宇里头参禅念经,成不了正果。  

“大师为我照看一下家宅就好。”  

纪渊洒然一笑,转而再问:  

“我即将冲击换血关,听说积蓄深厚,血气外显,可以凝聚异象,且还有高下之分,请大师解惑。”  

他与杀生僧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  

气血武道上的许多修行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